laitimes

Who created the "universal glue", "Ma Daha" and "sitting cannon"?

Who created the "universal glue", "Ma Daha" and "sitting cannon"?

王鸣录相声作品集《皆大欢喜》

Who created the "universal glue", "Ma Daha" and "sitting cannon"?

高英培、范振钰演出了王鸣录的大量作品

Who created the "universal glue", "Ma Daha" and "sitting cannon"?
Who created the "universal glue", "Ma Daha" and "sitting cannon"?

《新相声》作品集 ◎辛酉生

3月下旬,天津著名相声作家王鸣录先生去世。熟悉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相声的人,一定听过《教训》《不正之风》《聊天儿》,知道“坐地炮”“万能胶”“李大白话旦”等相声演员用声音塑造的无比鲜活的人物,王鸣录便是这许多优秀相声的作者。重温相声的辉煌,也提示我们思考当下相声创作的问题,繁华背后也有隐忧。

王鸣录1938年生于天津,13岁拜师张嘉利学习相声。“文革”结束后他的相声创作进入高峰,后调入天津曲艺团,津京很多相声名家如常宝霆、李伯祥、苏文茂、马季、赵振铎、李金斗、赵伟洲等,都表演过他的作品,特别是高英培、范振钰演出了王鸣录的大量作品,三人也被称为创作、表演的铁三角。

王鸣录演员起家(现在还能听到他表演的《十八愁绕口令》等),创作成名。对他的创作特点,高英培、范振钰在其作品集《皆大欢喜》前言中有很好的总结:善于创造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选材严谨,从人物性格出发安排情节结构;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1

相声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总是演员更为人所熟知,但若没有隐在幕后的优秀作者,便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张三禄、穷不怕、恩绪所处的相声发展早期,演员同时兼任作者,作品在一代代演员的表演中逐步完善。清门相声《八猫图》之类,以及《报菜名》等具有一定文学性、知识性的作品,未必没有文人参与,只是无从考据。

随着相声的发展,部分作品有了较明确的作者,如《打白朗》《揣骨相》《哏政部》《庙游子(地理图)》作者是相声大师张寿臣。相声文本渐渐成为一种消闲文字,具有了独立价值,上世纪30年代张笑侠编辑、戏曲研究社发行的《相声一集》,就是较有代表性的相声文本集。

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基于市民趣味、口传心授的作品,突然跟不上时代的需求,相声演员迫切需要符合时代的脚本。侯宝林、孙玉奎等演员成立相声改进小组,找到回国不久的作家老舍,老舍欣然命笔创作多篇相声作品。而后在老舍、吴晓铃等作家、学者的帮助下,相声演员逐渐开始创作符合时代需要的作品,如小立本的《社会主义好》等。

但老舍创作的《假博士》《维生素》《对对子》等都不是很成功,没有成为某位演员的代表作,甚至几乎没有表演录音流传下来,而小立本的作品几乎就是口号。老舍、吴晓铃等人更重要的作用是帮助相声与时代合拍,这种合拍既包括表演内容,也包括表演本身。同时相声创作开启了一个新阶段,更多演员之外的人参与到相声创作中。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出版了大量相声作品,报纸杂志也刊登相声作品,北京文联主办、赵树理主编的《说说唱唱》,更是专门刊登曲艺作品的杂志。身先士卒的相声改进小组曾编辑多本题为《新相声》的作品集,由宝文堂书店出版。这些作品的创作者有演员、作家,也有文艺爱好者,许多相声文本是某一运动或活动的命题作文(现在还有不少宣传新《婚姻法》的文本和录音),其中还有不在少数的国际问题题材,这在1949年前不可想象。这种命题创作方式,更是一直影响到今天。

随着院团体制逐步建立完善,创作员成为院团中和演员并立的组成部分,将创作作为一种岗位的设计,也是相声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南开大学教授、著名曲艺研究家薛宝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播说唱团任创作员,主要从事相声创作。

这个阶段出现的比较好的作品,有北京市公安局交通队郎德沣等创作的《夜行记》,天津著名相声作家何迟更是佳作迭出。何迟是北京人,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做过抗日剧社演员,1949年后参与领导天津文艺工作,曾任天津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由他创作、马三立等表演的《买猴》《似曾相识的人》《十点钟开始》,成为相声史上的经典。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创相声作品,大部分情节都是社会变化、发展已经超越主人公的思想和行动。其中,歌颂型作品大都是主人公努力追赶社会建设需要;讽刺型作品大都是人物本身有各种落后思想,不能适应时代需要,而后经受教训、自食其果、成为笑料,如马三立《买猴》中的马大哈,《十点钟开始》里夸夸其谈毫无行动力的人,侯宝林《打百分》《跳舞迷》中沉迷扑克、舞蹈的人等。这个时期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不多,何迟创作了《开会迷》《统一病》中塑造的热衷开会的主任和凡事必要统一的人。

2

经过十年低潮,相声迎来井喷式发展,老演员焕发活力、优秀青年演员涌现的同时,还出现一批优秀的相声作者。北京曲艺团有王存立、廉春明,铁路文工团有沈永年、杜来,天津的作者有王鸣录、刘梓钰。

这个时期的作者们,一方面还在写人思想落后于社会,如王鸣录创作,高英培、范振钰表演的《跟谁对着干》,早点部卖老豆腐的营业员受“四人帮”思想毒害,经过学习决心为“四化”做贡献。另一方面对社会问题更为关注,王鸣录的作品《不正之风》中灵车拉新娘现实中不会出现,但“肉头换料头、料头换果头”“辈小点、嘴甜点,净吃香东西”的现象,在当时恐怕时有发生,“万能胶”这个名字入木三分。《石厂长》中的厂长“石棉瓦”,所有问题没有文件精神就不办,能挡就挡、绝不决策,以不办换不错;《扯皮专家》中的专家对所有问题都胡扯一气,各种民生问题拖黄为止,都是群众切身所感。此外如王存立、廉春明创作的《驯马专家》,有个性的良马被电击、被整治,成为统一驯顺的庸马,对人才使用中的问题做了深刻揭示。梁左的《虎口遐想》等作品则通过一个事件列举多个社会问题,没有明显褒贬而引观众遐想,是反映现实手段的又一种拓展。

面对这些相声作家的作品,演员通过二度创作让它们立起来,也让文本更加完善。高英培、范振钰有个著名故事,1980年代初两人已大火,东北演出,各地名家汇聚一堂,二人攒底表演《石厂长》却效果不佳。高英培极痛苦,拉着范振钰一宿没睡改本子。第二天一早演给各位演员听,得到了同行一致赞许。

《石厂长》文本从立意到包袱都堪称优秀,可是看文本和看演出是不同的感受。演员的二度创作要让不够口语化的文本真正口语化,符合相声表演规律。以何迟的《买猴》为例,文本中马大哈和对象这样对话:

“咱们看场电影去吧!”

“看什么片子啊?”

“《冷酷的心》。”

“不行,我正上班呐!”

“好心好意请你看电影,你泼了我一头冷水,你也太冷酷了。”

马三立表演中将最后一句改为“完了完了,你对我就是《冷酷的心》”,包袱一下就响了。文本中对肠胃不好的王文书的描述是“早就换啦!换的这位文书,字写得又好又快,人又仔细,就是一样,身体不好,有胃病,常闹肚子”。表演本改为“爱闹肚子,屎来刻不容缓,当时就算拉出来了”。虽然不够雅驯,确是真正口语,人物形象也更为鲜明,为后面情节做了观众无法忘记的铺垫。

有一个观点认为,因为有梁左,姜昆才是姜昆。且不说姜昆自己写作过许多好作品,梁左的相声文本同样需要姜昆才能成为真正的相声作品。马季在回忆录中专门记述了合作过的王兆元、王金宝等几位作者,并表示感谢。1980年代,相声演员和作者的良性互动,成就了相声的一段黄金时代。

3

1990年代后,电视综艺晚会兴盛,许多优秀相声作者都投身晚会撰稿,廉春明和更年轻的方清平等都写过文章回忆干晚会的经历。1990年代相声低潮期,固然有娱乐形式渐趋多样、相声形式较单一的原因,恐怕也因为作者流失,且相声多为晚会主题而做、慢工出细活的优秀作品少了。

2000年后,随着德云社兴起,相声进入一个以传统作品为主的快速发展期,许多观众对传统相声陌生,其实也是一种新相声。随着网络兴起,一些网友参与到相声创作中,但终不成气候。这时期相声作者和院团创作员基本缺位,虽有过一次相声作品拍卖会,但拍出的作品也没形成广泛影响。

现在活跃的演员具有创作能力的不少,如郭德纲早期有“我”字、“你”字系列作品,大逗相声的演员一直在不断推出原创作品。但少有特别优秀的相声文本,文学性与以往优秀作品有较大差距。文章开头引述了高、范二位为王鸣录总结的创作特点——善于创造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和从人物性格出发安排情节结构,这两点的缺失,以及对社会问题的介入不够,是现在相声创作的问题。

现在没有“万能胶”“坐地炮”“马大哈”等能成为社会现象代名词的相声人物,郭德纲的“我”字系列塑造了一个叫“我”的人物,但更像他本人风格和演员人设,并不够鲜明,遑论通过人物较深刻地诠释社会现象,其他演员在人物塑造上也没能做得更好。几乎所有新锐相声演员都有一段回忆80后生活的段子,有的演员善学北京公交售票员、胡同大妈,这是对生活的观察,但只是对生活的罗列,不是深刻的表达。

当传统相声再次失去新鲜度,观众比演员还熟悉台词,缺乏创作能力的演员就只能加入大量零碎垫话,变成小笑话拼盘。古人作文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讲求结构,这些相声演员的作品则像是气球,上面是空虚虚大头,下面只有一根线,结构全无,内容稀碎。

Rea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