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信:美國在阿富汗的六大孽債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網

8月30日,伴随着美軍運輸機載着最後一批駐阿富汗美軍在夜色掩護下匆匆飛離阿富汗,持續20年的阿富汗戰争落下帷幕。美軍的撤離,并不代表責任的終結,更不代表債務的一筆勾銷。時隔2個月再回首,美國欠下的孽債變得更加清晰。

一、戰争債務

20年間,美國高峰時在阿投入兵力超過10萬,2021戰争結束時,共陣亡2461人,受傷超過2萬人,其他11個參戰國陣亡人數接近3000人。而30年前的海灣戰争,美軍陣亡148人,受傷458人。據布朗大學“戰争成本項目”估計,2001年至2021年4月,美國納稅人為阿富汗戰争已經花了大約2.261萬億美元。另據其他第三方機構評估,美間接投入估計超過4.2萬億美元。2萬億美元可購買超過200艘最新的滿載排水量11.2萬噸的“福特”級航母,444艘滿載排水量10萬噸的尼米茲級航母(按最新造價計算),相當于2020年印度軍費開支的31.2倍,俄羅斯軍費開支的33倍。

二、反恐債務

美國在阿富汗戰争中付出巨大傷亡和經費開支,非但未能實作反恐目标和戰略初衷,反而“越反越恐”,“越打越亂”。據不完全統計,2001年,阿富汗發生20起恐怖襲擊,死亡177人;2020年,阿富汗發生2373起恐怖襲擊,死亡人數高達6617人,被阿富汗媒體稱為“最血腥之年”。阿富汗境内恐怖組織不但未被徹底消滅,數量反而不斷增加,“基地”、“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從個位數增加到20多個。美聯社認為,阿富汗戰争付出“最高代價”的是阿群眾。據美國布朗大學2021年釋出的“戰争代價項目”報告顯示,自2001年至2021年4月中旬,美軍及其盟友20年來累計造成阿富汗17.4萬人死亡,包括7萬名阿富汗軍警和至少4.72萬名平民,受傷人數多達數十萬。此外,阿富汗頻繁發生恐怖襲擊、爆炸事件、暴力沖突,國土上埋設了難以計數的地雷,使大量阿富汗人緻殘。據阿富汗獨立人權委員會資料顯示,阿14%以上人口是殘障人士。

三、人權債務

美國主導的阿富汗戰争肆意威脅和踐踏阿富汗人民的生存權、勞動權、發展權、健康權、受教育權等基本人權。美軍濫殺平民、酷刑虐囚、亵渎宗教等的卑劣行徑不斷被曝光。根據美國防部資料,2015年美國在阿富汗實施空襲不到1000次,2019年達到7423次,增加6倍多。2010年,美軍組建殺戮小組,出于娛樂目的射殺阿富汗平民。2012年,一名美軍闖入阿富汗村莊,槍殺16名平民,事後該士兵通過達成認罪協定成功逃脫死刑。美國布朗大學2020年報告指出,美國自2017年放寬在阿實施空襲交戰規則,顯著擴大空襲規模,以此向塔利班施壓,導緻死于空襲的阿富汗平民數量激增。美軍撤離前夕,還制造了一起濫殺喀布爾平民的人間慘劇,緻使10名平民死亡,其中7名是兒童。而據法新社11月3日報道,美空軍調查後稱,“誤殺”10名阿平民系因通訊中斷和“執行錯誤”,為無心之過,未違反包括戰争法在内的任何法律,無人擔責。這對于自視為民主人權“燈塔”的美國而言,簡直就是天大的嘲諷和自我暴露的絕佳教科書。

美國開放社會基金報告稱,美國在阿富汗設立多座“黑監獄”,數千人作為恐怖分子嫌疑人被拘留,在戰争頭三年就多達5萬人。美國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空軍基地折磨、虐待囚犯受到國際社會譴責。2016年,國際刑事法庭指出,美軍和中情局在2003至2014年間存在殘忍和暴力逼供手段,至少對61名在押人員實施過酷刑、虐待、性暴力等嚴重侵犯人權行為。2002年12月至2008年3月,美國中情局至少對27名被羁押人員實施了折磨、虐待等行為。

阿富汗群眾信仰伊斯蘭教,《古蘭經》是伊斯蘭教最重要經典,禁止火葬。标榜崇尚宗教自由和普世價值的美國卻做出焚燒《古蘭經》,以及焚燒、侮辱塔利班人員屍體等嚴重亵渎阿富汗群眾宗教信仰的惡劣行徑。2012年2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公布了美軍焚燒《古蘭經》畫面。2005年,澳洲一家電視台曝光美軍在阿富汗坎大哈省焚燒兩名塔利班武裝人員屍體的錄像,這一嚴重亵渎伊斯蘭教的“焚屍門事件”在伊斯蘭世界引發軒然大波。2012年9月,英國《衛報》釋出視訊,四名美軍士兵向三名塔利班人員屍體做出侮辱性舉動并以此為樂。

四、人道主義債務

阿富汗戰争20年來,危機和沖突導緻無數阿富汗群眾遠離家鄉、淪為難民。聯合國難民署資料顯示,今年1至5月,共有25萬阿富汗人逃離家園,其中80%是婦女和兒童。截至目前,伊朗累計接收80萬注冊阿富汗難民(另有220萬未注冊),在巴基斯坦有超過140萬注冊阿富汗難民(另有130萬未注冊),而阿富汗難民危機的“始作俑者”美國僅接收了3.7萬人。

美國在阿不但未有效打擊種販毒活動,反而導緻阿毒品種植面積大幅增長,成為全球第一大罂粟種植國和鴉片生産國,鴉片産量約占全球總産量的85%,形成罪惡的“毒品經濟”。據美國阿富汗重建事務特别檢察長(sigar)報告,2002年至2018年,美國每天投入150萬美元用于阿禁毒項目。而2020年阿鴉片産量較2019年增長37%。

五、重建債務

阿富汗戰争20年中,阿經濟社會發展陷入停擺,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嚴重滞後。2020年,阿富汗gdp隻有198.1億美元,全國72%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下,人均壽命驟減至53歲(全球倒數第一),全國近半數兒童營養不良。2011年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訓練部門釋出資訊稱,阿富汗國民的文盲率達到74%,負責安全的阿富汗軍隊和警察識字率僅為11%。2021年,阿整體文盲率仍高達63.7%,其中女性文盲率占比88%,整體國民教育水準幾乎沒有提升。

美國宣稱在阿富汗投入約1450億美元重建資金,但大部分因使用不當、A錢浪費等因素,未被真正用于發展和民生改善,更談不上培育阿富汗發展的内生動力。美國阿富汗重建事務特别檢察長承認,美在阿投入巨額發展援助,但連一座像樣的現代化工廠都未建立起來。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美國在阿的一些重建項目簡直就是“滑稽劇”,比如2007年投資3.35美元建成tarakhil電站實際發電量隻有設計能力的2%;投入5億美元的貨運機隊隻飛行了一年;計劃投資8500萬美元的商業酒店從未開業;為阿安全部隊打造的迷彩軍服采購費高達2800萬美元;一個拟建的阿富汗醫療康複中心選址在地中海......

美國援助使阿形成畸形的“援助經濟”。阿富汗前政府被戲稱為“穿西裝的乞丐”,70%的财政收入,80%的軍事開支來自國際援助,糧食、能源、日用品、醫藥品等基本物資嚴重依賴援助或進口。“援助經濟”沖擊阿國民經濟,造成大量人口失業,約五分之一的人口聚集在首都喀布爾,很多依靠援助及其附帶産業維生,每天生活費不足2美元。

六、對盟友的信用債務

美國在阿富汗的潰退及其相關不負責任行為嚴重折損盟國對美的信心和信任,成為盟友間難以愈合的裂痕。在撤離阿富汗過程中,美國一系列操作再次将“美國優先”展現得淋漓盡緻,強勢接管喀布爾國際機場,優先保證美方人員撤離,在此過程中預斷失誤、情報不準、協調不力、組織混亂,嚴重失信于盟友。為確定“美國先行”,美國曾一度不允許其他任何飛機起降喀布爾國際機場,讓英、法、德、韓等國出盡洋相、着急上火,對美國不滿情緒直線上升。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公開批評稱,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決定是個“錯誤”,将導緻阿富汗安全形勢惡化,整個國際社會可能将為此承擔後果。英國前駐美大使邁耶表示,美國在阿富汗的敗退動搖了英國内部對于英美特殊關系普遍認同的信念。歐洲戰略界也有聲音表示,美國無條件提供支援的時代已經過去。阿富汗撤軍後不久,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進階代表博雷利提出組建一支5000人的快速反應部隊計劃。阿富汗撤軍是歐盟戰略自主的“警醒鈴”,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表示,歐洲不需要另一個像阿富汗這樣的地緣政治事件來促使自己認識到,歐盟必須努力争取更大的決策自主權和更大的全球行動能力。

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卻在阿富汗這個貧弱國家折戟沉沙、铩羽而歸,正應了中國那句古語——多行不義必自斃。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學者 周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