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使譚」“南麒北馬”馬連良和周信芳相比,誰的水準更高?

作者:天使譚評

先談談馬連良,再說說周信芳。

「天使譚」“南麒北馬”馬連良和周信芳相比,誰的水準更高?

衆所周知,馬連良對平劇須生藝術的貢獻是全面而卓越的。

他尊重傳統卻不拘繩墨,厚積薄發而自立機杼,為平劇藝術增添了一冀絢麗多姿的流派。他那俏麗而脫俗的聲腔、潇灑飄逸的做派、铿锵抑揚的念白乃至造型典雅的扮相,無不給人以經久難忘的美感。他長于刻畫人物,他塑造的孔明、宋士傑、蒯徹、張元秀和海瑞等形象,個個性格鮮明,血肉豐滿。

馬先生的藝術成就,絲毫不遜于周先生。

兩位藝術家風格迥異而又異曲同工,在形式的大别後面蘊含着創造方法的大同。正是他們各自創造出的輝煌成果,把生行表演藝術共同推上了迄今未曾超越的峰巅。

對馬連良藝術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在以下問題的回答。馬連良在現在這個時代,如果還從藝平劇的話,會有原來的地位麼?

「天使譚」“南麒北馬”馬連良和周信芳相比,誰的水準更高?
「天使譚」“南麒北馬”馬連良和周信芳相比,誰的水準更高?

再說說周信芳。

麒派是平劇老生行當中的一個重要流派,它的流布地區很廣,無論在中國的南方或北方地區,乃至平劇之外的其它劇種,均有深遠影響,擁有衆多演員和愛好者。創立這個特色極為鮮明的藝術派别的,是平劇大師周信芳先生,藝名麒麟童,是以人們簡稱他創立的這個流派為“麒派”。

戲曲界有一句諺語:“文靠嗓子,武靠膀子”,梨園行業内還有一種說法,叫“一響遮百醜”,是說演員若有響亮的好嗓子,能彌補演員在其它技藝方面的不足,以長遮短,老生、青衣行當尤其如此。

梨園界還有一種說法,把嗓子(實際是指嗓音)叫演員的“本錢”。

周信芳是唱老生的,而他的麒派恰恰是在創始人自身的嗓音條件不占優勢的情況下殺出一條血路來的。麒麟童的嗓音不是一般的不好,而是很不好,到了沙啞的程度,這樣的嗓音條件根本不适合吃“開口飯”的。然而他卻不但做了演員,而且做了老生演員,還能夠在人才濟濟、競争激烈的平劇舞台上立得住的老生演員,并且進而獨樹一幟,創出自己的一派藝術。這是一個特例現象,這個現象本身就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可以值得探讨的話題,引發人們深思,去探究其中的奧妙。

「天使譚」“南麒北馬”馬連良和周信芳相比,誰的水準更高?

縱觀麒派表演藝術,可以看出麒派表演的核心是“塑造人物”,可以說麒派是中國戲曲“演人物派”藝術體系的傑出代表。

藝術劃分派别和流派的标準不同,平劇也是有許多劃分流派和派别的不同方法,演人物派是現實主義表演體系的重要一支。周信芳創立的麒派藝術被人們稱為以做戲為主的“做工老生”的一派,是“做工老生”行當的傑出代表,做工表現得最為突出,這也是麒派藝術的最大成就所在。

「天使譚」“南麒北馬”馬連良和周信芳相比,誰的水準更高?

“做工”做什麼?就是塑造劇中人物的舞台藝術形象,怎麼做?就是除了唱、念的語言類表現而外,配合面部表情、眼神、肢體動作和舞蹈,來表現人物情感或情境。

周信芳表演藝術的成就無一不是與其演出的每一個人物緊緊聯系着的,文天祥、史可法、徐策、宋江、吳漢、蕭何、宋世傑、鄒應龍、張元秀、王中......這數不盡的劇中人物由他演來之是以能給人們留下極深的印象,令人難以忘懷,正是因為他把劇中人物演得性格鮮明,思想突出,形象生動感人,進而确立起他的麒派藝術。有的平劇藝術家說:做為演員,要觀衆記住的不是你,而是要記住你扮演的角色。這是很有道理的,能讓觀衆記住你演的人物,自然也會記住了你,已經把你與角色聯系為一體了,演員的表演藝術也就達到了最高境界。

毋庸諱言,周信芳本人具備的藝術條件并不優越,甚至可以說很差,這裡主要指的是嗓音條件。作為戲曲演員沒了好嗓音,還有他藝術發展的好前景嗎?

一般是不會有的。

周信芳的驚人和令人欽佩之處,即是在沒有好嗓音的條件下,他能為人所不能,于梨園百花争豔中不但立而不倒,而且獨樹一幟,硬是創出了自己的麒派藝術體系。他憑借什麼創出麒派,他的麒派突出特點是什麼?最基本的不是他嗓音的沙音,而是做戲,是表演,是塑造人物,是演活劇中人物。這方面确實是其他演員難以超越的,乃至當今。

有人著文盛贊周信芳表演藝術是完整的、全面的。

「天使譚」“南麒北馬”馬連良和周信芳相比,誰的水準更高?

這一點不可否認,麒派的唱、念确有其獨具的特色,特點鮮明而突出,以至于讓人一聽,就絕不會判斷錯是他人,可以說他的嗓音和唱、念之法是獨一無二的。他的唱、念、做、舞的确都有其獨有的特色。但是,他的唱、念、打、舞之技與其做工相比較,我認為他的做工還是優于其它方面,成就也大于其它方面。他以做工演劇情、塑造人物,是他比其他演員略勝一籌的最重要方面。也可以反過來說,在唱、念、打、武(舞)的方面,比周信芳優秀的演員是很多的,唯獨做戲、演人物,難有出其右者。

無論是唱、念、做、打、舞,既是表演的形式,也是技術,應該都是拿來為演好人物服務的,終極目标還是演好人物,表現好劇情,演出角色的情感來,周信芳的表演優勢正在這裡。劉厚生和陶雄合著的《簡論麒派藝術的兩個特點》一文說:“解放初期,他(指周信芳)曾明确指出:‘運用技術主要是為了加強和深化人物的刻畫和劇情的渲染。’”憑心講,能說周信芳的唱和念是悅耳動聽的嗎?我以為,雖然他的唱和念很有韻律和韻味,我仍不認為比其他老生名家更悅耳動聽。可是,他的唱和念是緊密結合人物與劇情的,是充滿感情的,于是就更加真實感人,就顯得有了戲劇藝術的韻味,就有了适度的表現節奏,表現力度更強些,這一點比其他老生名家确乎更為突出。也就是說,無論他的唱和念都在人物裡、在劇情裡,是在時刻演戲當中。有很多演員的唱、念似乎悅耳動聽,卻是在那賣味兒,脫離了劇情和人物。

他何以在做戲、演人物方面能拔得頭籌,與其他演員相比更顯得優秀呢?他塑造人物有豐富的生活基礎,因而顯得真實;他塑造人物有更多的激情,感情充沛,釋放充分,因而能感動人;他塑造人物采取更為誇張的藝術表現,給觀衆的視覺和聽覺的沖擊力更強烈,因而給人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他塑造人物采取了盡量多的藝術手段加以綜合運用,觀賞性更強,因而更具藝術魅力。

歸根結底,他的一切表演、唱做都是在以最強烈的藝術手段為表現人物服務,這就是周信芳的麒派藝術能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訣竅。

看到這裡,想必心中了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