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安舊事 朱文傑:南院門的“春發生”(節選)

作者:杜雪軒
西安舊事 朱文傑:南院門的“春發生”(節選)

新近提升的春發生

  說到西安繁華之地南院門的美食,首先要說的就是春發生葫蘆頭泡馍館。因為葫蘆頭泡馍,是西安風味獨具,影響大江南北的一種名優美食,而南院門的“春發生”的葫蘆頭泡馍,絕對是西安超一流的正宗老字号。

  首先是名字叫得絕,有先聲奪人之勢,讓你一下就和詩聖杜甫以及他的《春夜喜雨》聯系上了。其中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衍生出的“春發生”三個字,詩意豐沛,隽永清新,讓人一聞而難忘。

  1996年8月編輯的《西安市志•飲食》記載:“春發生飯店,位于南院門19号,建立于20世紀20年代初期。營業面積400平方米,職工84人,其中三級以上廚師6人。主要經營葫蘆頭泡馍,以選料精細、湯鮮肉嫩、異香滿口而聞名。除有海味、時鮮、蝦仁、雞片、大肉等系列葫蘆頭泡馍外,又研制出具有食療效果的‘五行菜’,深受顧客贊譽。”

  擔任過中國作協副主席、陝西省作協主席的陳忠實先生2000年8月曾給“春發生”撰寫一副對聯:“兩千年世紀交替春去春來春發生,八十載滄桑難改原汁原味葫蘆頭”。一下把曆史淵源追溯到千年前。

  春發生葫蘆頭的曆史淵源也牽扯到了藥王孫思邈。相傳在唐代,京城長安已有名為“煎白腸”的小吃。當年藥王孫思邈被唐太宗召到太極宮,為長孫皇後“引線診脈”治病,一次他遊長安東市時,品嘗了一次“煎白腸”,但覺其味腥而有異味,遂從藥葫蘆裡取出西大香、上元桂、漢陰椒等幾味除腥添香之藥,教給店家如何使用。于是一般的“煎白腸”搖身一變成咧味香四溢長安街坊的美食。孫思邈第二次來品嘗後大加贊賞,還将自己的藥葫蘆贈予了店主。店家敬服藥王是一位“醫濟天下”的“蒼生大醫”,又感念藥王指點之功,扶助之恩,就将象征藥王身份的藥葫蘆高懸于門首。而葫蘆諧音“福祿”,寓意吉祥。店主也靈智洞開,加之所謂“煎白腸”,選用的是豬大腸與小腸連接配接處的肥腸,因其熟後收縮狀似葫蘆頭,而将“煎白腸”更名為“葫蘆頭”,既有典故,也因形象,順理成章。于是“葫蘆頭”一時間聲名鵲起,轟動京城長安。

  當然,讓葫蘆頭泡馍上溯唐代,挂上藥王孫思邈招牌的這個傳說,可以講:編得很是不錯,并不怎麼離譜,且不傷大雅。因之筆者亦比較認可。而另外還有不少相關的傳說,那就有點勉強的生搬硬套啦!

  而真實的“春發生”曆史沿革淵源還是很清晰,如今已達百年了。

  “春發生葫蘆頭” 的前身為何記葫蘆頭。事情發生在20世紀的1920年,一位姓何,名樂義的關中小夥子,當年就挑着擔子在西安繁華之地的南院門和五味什字一帶穿街走巷,風雨無阻沿街叫賣。因為何樂義賣的葫蘆頭選料精細、制作考究、調味獨特,在這一帶口碑甚佳。

  接着一年多後他在南院門西邊的五味什字開了一家店鋪,挂出了何記葫蘆頭的招牌,開始固定經營,生意逐漸紅火。再接着,陝西省督軍陳樹藩聞名親臨他的小店,品嘗他制作的葫蘆頭,吃了“三頭一脯”(葫蘆頭、肚頭、腸頭、脯肉)。吃得陳督軍唇齒留香,連聲叫絕。一下使何記葫蘆頭聲名大震,鬧得整個西安城無人不曉。

  于是,“何記葫蘆頭”生意很快做大,到了20世紀20年代中期,何記葫蘆頭和王記羊血在南院門合為一店,經營範圍擴大,品種增加,“何記”如虎添翼,生意更加興旺。自得意滿的何樂義老闆同時又把自己僅有兩間的小鋪子,擴充到了五間店面,一下鳥槍換了炮。

  那時間的何記葫蘆頭店,一開門,便吃客盈門,到中午飯點,店鋪内已是人聲喧嘩,座無虛席。

  人氣旺盛,也引來不少文人騷客,各界名流光顧,其中有文人建議何老闆,把店名改為“春發生”,借詩聖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為之造勢揚名。

  大喜過望的何老闆自然應諾,從此,“春發生葫蘆頭”之名誕生,并越發生機勃勃,春天永駐,傳承至今。

  記得我們小時兒歌裡就有:“南院門的葫蘆頭,一說涎水滿嘴流。春發生裡咥一碗,個個精神旺盛氣更足,恰如二月二日的龍擡頭。”“春發生”恰逢“龍擡頭”,這兒歌編得實在是有點水準。

  抗戰時期,東北軍因官兵水土不服,多有患腸胃病者。經懂食療的人推薦,讓患者吃春發生的葫蘆頭,說什麼:吃啥補啥,吃了大腸的葫蘆頭可以補腸胃。誰知一吃,還真靈驗,患腸胃病的官兵竟然一個個都痊愈了。知春發生的“葫蘆頭”有補中益氣、養身固本的功效。後來張學良親自下令把春發生葫蘆頭定為東北軍的病号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春發生葫蘆頭”再一次紅火起來,質優實惠,生意特别之好。“葫蘆頭泡馍”作為地方名優小吃,成了咱省、市上司、社會團體用以招待外地來客的首選。

  20世紀50年代,公私合營後的“春發生飯店”,遷往南院門正街中段靠南邊的西安市少年之家舊址,60年代初遷到原老鳳祥金店舊址旁,即現在的春發生葫蘆頭泡馍館。營業面積100多平方米。改為全天營業,但仍難滿足群衆的需求,常常是客滿無座。60年代前後,“春發生葫蘆頭”需憑票供應,路過南院門的人,隻能是臨“春發生”店門而不得入。如有幸得到一張餐票,大多也是選擇買一碗端回家配些豆腐白菜,弄成一大鍋,供一大家子人分享。

  我的一位同學告訴我,20世紀50、60年代,春發生飯館門口好像擺了一口熱氣騰騰的大鐵鍋,大鐵鍋上架一根四棱子木棍,上面懸吊一隻油光油亮的光葫蘆大肥雞,特别醒目。這是告訴顧客葫蘆頭泡馍的湯裡有雞湯。那年月不少飯店門口湯鍋都是擺個流油的大肥雞,例如平安市場裡西邊一家賣雞絲馄饨的門口也有。記得一位老廚師告訴我,雞湯最鮮,炒菜炖肉全靠雞湯提味呢!

西安舊事 朱文傑:南院門的“春發生”(節選)

新春發生内景

  筆者第一次進“春發生”葫蘆頭泡馍店,還是20世紀的1965年年底。當時我上中專在鐘樓食品店勞動鍛煉。我上的學校屬半工半讀性質,每月要發15塊錢。扣過8元夥食費,還餘7元。于是,去“春發生”飽餐一頓,解了三年多對“春發生”葫蘆頭泡馍的念想。

  這種念想源于我上國中時吃過一次張三的梆梆肉,感覺味道美極了!吃時不由連聲贊歎,旁邊正好有我的一位發小說:“你可能不知道,除了張三的梆梆肉,還有‘春發生’的葫蘆頭,更好吃,都是大腸特制出來的絕味呀!”這一下引起了我想咥一碗“春發生”葫蘆頭的饞念。但那年月,一是家裡生活不富裕,上國中時的窮學生娃,沒錢。二是吃“春發生”葫蘆頭要憑票供應,而我家裡也從未得到過這種票。

  改革開放時的70、80年代以來,“春發生”經過多次改建裝修,逐漸成為外觀古樸典雅,餐廳寬敞亮麗的現代化中型飯店。1983年我從銅川回西安又有機會去“春發生”葫蘆頭吃了一回。當年我在銅川市中心文化館任戲劇文學組負責人和《銅川文藝》主編。來西安準備參加陝西省作協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也是“文革”後召開的第一次作協大會。我抽時間去教場巷西安市文聯《長安》文學雜志看望和谷和商子雍兩位谝閑傳,中午飯時他兩位請我吃飯,叫上賈平凹,我們一行四人,步行到南院門春發生吃葫蘆頭泡馍。進了春發生,座無虛席,人滿為患,于是我和賈平凹去占凳子,商子雍去買酒和菜,和谷去開票買葫蘆頭泡馍。那天又是酒又是菜,擺了一桌子。又一次讓我過了一次饞嘴瘾。當時他們三位可是對“春發生”葫蘆頭贊不絕口,記得和谷說:“到西安就得咥‘春發生’的葫蘆頭,不然,等于沒來。”回想那年月,文化人交往,純真得一塌糊塗,他們幾人當年的盛情,至今仔細想來,仍讓我感動。

  1998年“春發生飯店”在原店舊址上進行一次大的擴建,營業面積一下增加到1120多平方米,可同時容納500餘人就餐。春發生飯店 “葫蘆頭泡馍”1997年被中國烹饪協會評為“中華名小吃”稱号,國家貿易局授予中國“名菜名點”稱号。春發生還于2010年8月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号”。并獲2018第十五屆中國中華老字号精品博覽會“金獎”産品稱号。

西安舊事 朱文傑:南院門的“春發生”(節選)

  春發生的葫蘆頭有“三絕”之說:

  第一絕:洗腸留香祛異。做葫蘆頭泡馍的主要原料是豬腸肚,而腸肚清洗的好壞是關系到整個泡馍品質的頭一關。春發生在清洗腸肚方面曆史悠久,方法獨特,要經過漂沖、捋、刮、翻、摘、回翻、漂、煮、晾等十幾道工序,且在清洗腸肚過程中,按一定的比例,用鹽、醋等物除腥祛味。這樣洗好的腸肚色白晶透、無腥無臭,經過烹制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食之滑嫩、入口即爛。

  第二絕:熬湯料精味濃。葫蘆頭泡馍的好壞關鍵在湯上,“春發生”的創始人何樂義先生,他選料精心、制湯上精,每天一大早他将豬大骨、雞、鴨等料按一定比例投入鍋中,熬好湯後放入桶中,下午出攤賣飯,将桶中湯逐次加入泖飯鍋中,湯完收攤多一碗也不賣,即使後來發展為店鋪後,其做法依然如故,從不亂加水,是以春發生葫蘆頭的湯,具有味濃、湯鮮、色白的特點,冬天滴在地上即刻成冰。幾十年來,春發生飯店在熬湯配料上嚴格按照傳統制湯技藝:單鍋熬湯、定量投料、一次成湯、不再加水,并在原配料基礎上增加牛骨、鮮大肉,使春發生的的湯料精味濃堪稱一絕。

  第三絕:泖馍滲透均勻。葫蘆頭泡馍的成形,關鍵在廚師最後的加工手法“泖”上,這是烹調技藝中一種古老的傳統工藝,“泖馍”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一碗葫蘆頭最終的好壞全在這個“泖”,好的廚師能熟練運用旋、轉、打的手法,使馍全部浸透,馍塊滑軟沒有硬心、調料滲透均勻、層次分明、造型美觀,顧客食後才會味香纏齒、回味無窮。

  春發生飯店在“葫蘆頭泡馍”的基礎上,還按腸屬金、肝屬木、心屬火,肚屬土以及以髒養髒的傳統食療理論,進一步開發研制了“五行菜”。

  說到五行,與酸、甜、麻、辣、鹹五味相聯相配,“春發生飯店”名廚大師,……采取炒、炸、燒、炝、挂汁等烹調工藝,真正做到了色、香、味、意、形、營養具佳,是不可多得的滋補美味佳品。現已研創出幾十個品種,如:清炸大腸、椒鹽大腸、麻辣心片、溫拌腰花、火爆肚仁、蔥爆肝尖、腸參不老(長生不老)、腸香絲(常相思)、竹節腸(節節高升)等衆多名菜,寓意深刻,極富文化内涵。如造型獨特的菊花肥腸、雞蓉腸片、荔枝腸等,可謂一菜一形、百菜百味,别具一格,加之獨特的食補功能,深受顧客喜愛。

  春發生“五行菜”還被西安市餐飲協會評為優質菜點,曾先後在上海、鄭州的全國美食節上獲得金獎。春發生飯店還研制推出了“五行古韻宴”和“五行争輝宴”,分别在2004年第一屆東西部國際美食博覽會上被評為“特别金獎”;2006年第二屆東西部國際美食博覽會上被評為“中國名宴”。

西安舊事 朱文傑:南院門的“春發生”(節選)

陶浒繪圖

  曆經百年風雨的“春發生葫蘆頭”能盛名不衰,春色永駐,與飯店始終堅持精工細作的傳統烹制工藝,以及在洗腸、熬湯、泖馍等各個環節上嚴格把關,一絲不苟,密切相關。正如此,春發生“葫蘆頭泡馍”才能一直保持其獨特風味而享譽至今。

西安舊事 朱文傑:南院門的“春發生”(節選)
西安舊事 朱文傑:南院門的“春發生”(節選)

南院門 陶浒 繪

西安舊事 朱文傑:南院門的“春發生”(節選)

本文經朱文傑先生授權刊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