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弘農楊氏在兩漢“發迹史”,竟與項羽、司馬遷有密切關系

作者:左馮翊郡守

弘農楊氏又稱華陰楊氏,是輝煌上千年的名門望族,源自西漢,盛自東漢,巅峰一直延續到隋唐。期間,弘揚楊氏出現很多人才,兩漢的楊敞、楊震、楊彪、楊修等,魏晉南北朝的楊駿、楊佺期、楊愔等,隋唐時期的楊堅(有冒認的争議)、楊素、楊貴妃等,乃至後來的北宋楊業等楊家将。也創造出很多耳熟能詳的故事,包括“關西孔子”、四世四公、黃雀銜環等,這些都是我國曆史文化瑰寶。由于弘農楊氏的曆史綿長而故事繁多,我這篇文章和大家談談弘農楊氏在兩漢如何“發迹”的故事。

一、弘農楊氏最早的起源和初步發展階段是“跟對人”

戰國末年,有一個叫楊碩的年輕人随家人定居華陰(當時還沒有弘農郡,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才設弘農郡)。華陰,因在華山北面而命名,地處沃野千裡的關中平原東邊,東起潼關,剛好是當時首都鹹陽和中原重鎮洛陽之間地帶,自古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是關中通往中原的必經之地。後來,秦始皇統一了天下,招攬天下英才,當時華陰這邊有人推薦楊碩,但面對秦朝政府數次征召,楊碩選擇隐而不仕,在家潛心專研天文。楊碩的選擇是明智的,秦統一全國才十來年時間就爆發了農民大起義,天下大亂,英豪并起,期間有很多人邀請楊碩加盟到他們陣營,但楊碩都拒絕了。但奇怪的是,劉邦率軍進入關中攻入鹹陽後駐軍霸上,請他加盟,楊碩竟然答應了。楊碩這樣的隐士選擇跟劉邦,我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他是學天文的,當時的天文和圖谶、相面等“學科”聯系緊密,估計對劉邦的“天子氣”有所研究。第二,劉邦進入關中的表現也深深打動他,劉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秋毫無犯,口碑很好,與一般的農民起義軍有所不同。從此,楊碩死心跟着劉邦,由于他對天文、曆史之類有研究,劉邦封他為太史。可能家族都有研究天文曆法的傳統,後來他的後裔才會與司馬遷家族發生聯姻。

弘農楊氏在兩漢“發迹史”,竟與項羽、司馬遷有密切關系

楊喜(影視圖)

楊碩的兒子楊喜受父親影響,也投奔了劉邦集團,在劉邦集團也很受重用。但他風格與父親楊碩又很不同,他十分勇武,是漢初有名的猛将。劉邦先後将他封為郎中騎都尉、宮中更值宿衛,這些雖然類似警衛連的工作,但在當時都是身邊信任的人才能做的。可以看出,楊喜雖然官職不大,但是劉邦信賴之人。後來,發生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楊喜及其家族的命運。在楚漢相争的末期,漢軍在韓信率領下圍困項羽于垓下,項羽雖然突圍,還剩下二十八騎,仍被數千漢軍圍堵,其中就有楊喜,雖然被項羽數次擊退,但他勇猛的他對項羽窮追不舍。項羽後來選擇不受辱而自刎烏江,項羽的頭顱被他曾經的舊部王翳取走,由于斬殺項羽能得到重賞,項羽其餘屍體漢軍内部展開一番激烈争搶,死亡幾十人才停息,最後楊喜等四人各自得到項羽屍體一部分,楊喜是以被封為赤泉侯。這是弘農楊氏發迹的開端,當然這時隻是有軍功,雖然封了侯,也隻能算是“暴發戶”,離世家大族還有很大距離。但這個侯爵是富貴的“入場卷”,而且還能襲封。後來,楊喜的兒子楊敷、孫子楊胤都繼承了赤泉侯的封号。到赤泉侯隻到了楊胤,他因犯罪被免去侯爵。

弘農楊氏在兩漢“發迹史”,竟與項羽、司馬遷有密切關系

楊敞

到了楊喜的曾孫楊敞,情況終于有了新變化。楊敞和他的先祖楊碩、楊喜一樣,也是“跟對人”,他是當時權傾一時的大将軍霍光的人。他早年就跟在霍光身邊做事,由于平時謹小慎微、兢兢業業,受到霍光的欣賞。霍光掌權後,楊敞迅速進入升官“快車道”。他先後做了大将軍府長史、搜粟都尉等官,後來又升遷為大司農,掌管國家财政,已經很高的官職了。但這時,出現了一點意外事件,當時有人首先将上官桀謀反的事情告訴楊敞,但他知道後由于怕惹是生非而不敢上報朝廷,他竟然選擇在家裝病。後來這件事被告知另一個官員後迅速行動而順利平反,當時協助處理這宗謀反案的都升官封侯,隻有楊敞,但不幸中的萬幸,由于他是霍光的人,也沒免他的職。

後來,這件事過去沒幾年,楊敞又升官了,做了禦史大夫(名義上的朝廷二把手),跻身三公行列。兩年後,他又晉升為丞相,成為朝廷除了霍光之外的二号人物。當然,他隻是霍光的“跟屁蟲”,完全沒有主見。後來果然又發生突發事件,楊敞差點沒被吓死。這次幸虧他的妻子司馬英站出來了。這件事是這樣的:當時漢昭帝死後,霍光等人擁立了漢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做了新皇帝,但由于劉賀很能作死,做了很多在霍光看來荒唐的事,霍光決定廢了劉賀,重新擁立新皇帝。霍光和朝中重臣張安世、田延年秘密商量好之後,霍光派田延年通知楊敞,要求大家一條心行動,畢竟楊敞當時是丞相,朝廷名義上的一把手。但這可吓壞了老實人楊敞,他頓時不知所措,幸虧他妻子司馬英及時站出來,她勸唯唯諾諾的丈夫:“國家大事,豈能猶豫不決。大将軍已有成議,你也應當速戰速決,否則必然大難臨頭。”看到丈夫還是猶猶豫豫,司馬英幹脆直接和田延年講,表示楊敞願意聽從大将軍的吩咐。霍光很滿意,安排楊敞上表奏請上官太後。太後下诏廢劉賀,另立漢武帝的曾孫劉詢皇帝,是為漢宣帝。廢立之事後,心理素質不怎麼強的楊敞竟然去世了,他的長子楊忠繼承爵位,漢宣帝念楊敞擁立有功,還加封了三千五百戶。

楊忠在曆史上留下事迹并不多,但他弟弟楊恽名氣頗大,而且對中國曆史貢獻不少。當時,司馬遷在漢武帝年間完成的《史記》,但這部曆史巨著極具批判性,對當朝的漢武帝也直言不諱,是以為了儲存好這部他畢生心血、忍受巨大痛苦下所著的書,他一直選擇不公開,後來交給嫁給楊敞的女兒司馬英保管,司馬英後來生下兒子楊忠、楊恽,由于楊恽聰明伶俐又天性好學,司馬英就把珍藏的史記讓楊恽閱讀學習,楊恽一下子就被這部書迷住了,他讀了很多遍,心生向往,也深深影響着他的性格、品行,他俠義心腸,樂善好施,廣交英才,這些性格也為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埋下伏筆。楊恽起初以孝聞名,當年他母親死後,他依舊侍奉父親續娶的後母很好,後來父母去世後,他雖然沒有繼承爵位,但也為他留下一大筆錢,但他全部用來接濟親友。後來,他做官之後,也是為官清廉,打擊A錢受賄,後來還因揭發霍光兒子造反,立下大功而封侯。當時,他們兄弟都是侯爵,風頭一時無兩。然而物極必反,他很快就因為耿直的性格,從天堂跌到地獄,他得罪了漢宣帝太仆戴長樂,這個是漢宣帝患難時候在民間所交的密友,戴長樂告楊恽膽大妄為,竟敢“開皇帝的玩笑”,楊恽很快就被下了監獄,後來又被免為庶人。回家後還不檢討,還寫信給朋友的信中諷刺漢宣帝,這次徹底惹怒了漢宣帝,将他腰斬了。雖然楊恽在個人仕途上成也性格,敗也性格,但他當時在他立功封侯後,将他外公司馬遷的曆史巨著《史記》獻出給漢宣帝,使到這部中國曆史上的瑰寶得以公開,這是楊恽的巨大功勞。

弘農楊氏在西漢早期積累期間,實際一直是跟對人,站隊很準,楊碩、楊喜父子跟對了劉邦,楊敞又跟對了霍光,進而跻身朝廷重臣,包括後來雖然被殺了的楊恽也是跟對漢宣帝,進而得到封侯。楊恽父子在弘農楊氏家族發展史上極其重要,從楊敞開始,雖然他性格不怎麼樣,由于他在朝廷位居高位,為家族帶來了之前沒有的政治地位,弘農楊氏才開始擺脫靠搶屍體而封侯的“暴發戶”形象,逐漸踏進了世家大族行列。是以,弘農楊氏将楊敞作為他們的一世祖。我想,天性謹慎怕事的楊敞應該不會想到他在後代有這麼高地位。但不得不說,和司馬遷家聯姻,對弘農楊氏“發迹”也很有幫助,一來當時司馬遷由于敢于為李陵對漢武帝直言,後來蒙冤受到宮刑,社會普遍對司馬遷充滿同情和崇敬,這聯姻順帶為楊家帶來了社會聲望。二來,司馬遷女兒司馬英遺傳了她父親的風格,敢于任事,關鍵時候幫楊敞作出正确決斷。包括後來司馬英的兒子楊恽性格和命運也像極了司馬遷,才學過人,性格耿直,最後都是因言獲罪。

二、及時轉型,華麗變身,由功勳權貴向經學世家轉變

漢初,誕生了不少王侯将相,但很多都是昙花一現或者富不過三代,能形成世家大族、名門望族卻很少。原因很多,這其中有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們的後代依靠祖蔭,躺在功勞本上過日子,他們不想改變,也不願改變。尤其一些憑軍功封侯的,如果不改變,随着國家進入穩定發展階段,他們愈發成為國家負累。是以,家族的及時轉型,特别是增加家族文化底蘊就顯得極其重要。其實,從楊敞開始,弘農楊氏已經開始走轉型之路,帶來了好的開端,但論家族真正徹底轉型要講到已是東漢的楊震開始。

說起楊震,我們不得不先說他的父親楊寶。楊寶是兩漢之交時期的當世名士,他是楊敞的曾孫,楊忠的孫子。西漢末年,外戚幹政,政局混亂,但經學發展迅速,誕生了不少儒學大師,其中有位大師叫歐陽生,他是西漢早期經學博士之一,為《尚書》作注,是尚書歐陽學說開創者。楊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隐居不出,攻讀儒家歐陽學說,進而成為當時大儒。楊寶還有一個很有名的典故“結草銜環”中“銜環”。這是一個關于弘農楊氏的美好故事。故事說,楊寶小時候救了一隻被咬傷的黃雀,幫它治好傷之後,又放了。後來有一次楊寶夢見黃雀化作一個黃衣童子回來報恩,贈送給楊寶四個白色環,并且對他說:“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三公),當如此環矣。”預兆楊寶後人會出現四個三公之人。

弘農楊氏在兩漢“發迹史”,竟與項羽、司馬遷有密切關系

楊震雕像

這傳說一語成真!後來,楊寶兒子楊震雖然五十多歲才出仕,但他博學多才,滿腹經綸,素有“關西孔子”之稱,社會聲望極高,先後到地方做了荊州刺史、東萊太守,後來又入朝為太仆、太常,後來很快就做到太尉(東漢三公之一),後來他的兒子楊秉、孫子楊賜、曾孫楊彪都做了太尉,貨真價實的“四世四公”,比袁紹的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還高出不少。而且楊震為官清廉,當時有個老朋友夜裡找他送黃金十斤求推薦晉升,楊震拒絕,求官的人說,“暮夜無知者。”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求官者慚愧不已。這就是著名的“楊震四知”。楊震還不畏權貴,敢于和當時把持朝政的外戚、宦官作鬥争,因為得罪的宦官被免官,後又被遣返家鄉,楊震不堪其辱,選擇自殺。楊震做官品行的影響及其深遠,為當時及後世士人所敬仰。

楊震的兒子楊秉、楊奉、楊牧,孫子楊賜、楊敷、楊統以及曾孫楊彪、楊衆等人都是深受他的影響,德才兼備,學問很高,都是當時經學大家。經過這幾代的發展,弘農楊氏成為當時聲望最大的士族大家之一,對東漢政治、文化的影響深遠。

三、忠于國家和朝廷,始終為士大夫的“清流”代表

無論是西漢時期的楊喜、楊敞、楊恽等人,還是東漢的楊震、楊秉、楊賜、楊彪等人都是忠于朝廷、正直為官,有些還為此付出生命代價,但弘農楊氏始終沒有放棄信念,堅守着自己家族的價值觀。之前說過了楊敞、楊恽、楊震等人故事,下面,我說說楊秉、楊賜、楊彪祖孫三代為國盡忠的事。

楊秉也像他父親楊震那樣,為官十厘清廉,甚至自己的薪酬都按日計算,多出的堅決不要。他由于做過漢桓帝劉志的老師,他多次規勸漢桓帝行為。後來,楊秉做了太尉之後,堅決打擊貪贓枉法。當時,宦官和外戚輪流執政,宦官勢力很大,他們的子弟黨羽遍布朝廷和地方,這些人狼狽為奸,作惡多端,楊秉聯合朝中正直大臣上書懲治以匈奴中郎将燕瑗、青州刺史羊亮、遼東太守孫渲等五十多人,得到了漢桓帝的支援,朝中風氣為之一變。楊秉甚至敢直接向正得寵的宦官開炮,當時,中常侍侯覽的弟弟侯參任益州刺史,極度貪婪,A錢受賄累計多達一億,楊秉對侯參、侯覽以及具瑗等其他宦官進行彈劾,侯參畏罪自殺。由于當時從侯參搜出的證據,鐵證如山,漢桓帝雖然寵幸宦官,但還是不得已将侯覽免職,并削減了具瑗的封邑。相對父親楊震的“四知”,楊秉也有自己的“三不惑”。楊秉不飲酒,喪偶後不複娶,又不貪财。他曾容言說:“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雖然楊秉很多事都是很逆耳,但都是忠言,漢桓帝還是很尊敬他的老師,是以他死後,漢桓帝從自己皇陵附近特賜墓地來陪陵安葬,這是作為人臣的極大榮耀。

弘農楊氏在兩漢“發迹史”,竟與項羽、司馬遷有密切關系

楊賜

楊秉的兒子楊賜也是做過皇帝的老師,但這個皇帝是漢靈帝。楊賜不懼自己安危,也不愛惜自己官職,多次為時政與漢靈帝争論,他也是以數次被罷官。其中有一次,因黃巾起義爆發後,楊賜的言語惹怒了漢靈帝被勒令回鄉。後來,當漢靈帝後來看到楊賜在事前關于防範起義的上書,深受感動,封楊賜為臨晉侯。楊賜去世時候,也是倍受哀榮,昏庸的漢靈帝穿喪服三天不上朝,還親自為他搞了一個盛大的葬禮。

弘農楊氏在兩漢“發迹史”,竟與項羽、司馬遷有密切關系

楊彪

楊賜的兒子楊彪少年時受家學影響,也是一名極其有氣節的官員。這時的東漢已是末期,各類腐敗事件頻發,以王甫為首的宦官亂政,國家多難。王甫是漢靈帝身邊的大紅人,甚至将他當成自己的父輩對待。這時,楊彪冒死收集證據,聯合朝中正直大臣揭發王甫的貪贓行為,使到這個朝廷的大蛀蟲終于被除掉。後來,西北軍閥董卓掌握朝政,他也敢于作鬥争,言辭拒絕他的遷都意圖,後來還跟随漢獻帝來到許昌,極盡忠臣之氣節保護年幼的皇帝。最後,他看到曹操有篡漢之心,漢室複興無望,選擇歸隐。後來,他的兒子名士楊修被曹操殺害。楊彪身體消瘦,有一次,曹操問楊彪:“公何瘦之甚?”楊彪說:“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曹操深感慚愧。這就是成語“老牛舐犢”的由來。

弘農楊氏為什麼能夠延續近千年,從楊震到楊彪可以看出端倪,他們四代人從不趨炎附勢,代代忠烈,滿門忠良!這是很多世家大族所不能比拟的。後來他們的輝煌一直延續到魏晉南北朝、隋唐甚至到北宋。這與他們的良好的家風、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在關鍵時候的挺身而出,敢于鬥争,不怕犧牲有着密切的關系。這是個值得傳頌的輝煌家族!弘農楊氏的家族故事還有很多,他們家族曆史與國家的發展深度融合在一起,成為推動曆史發展的重要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