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品小官上書朝廷彈劾李鴻章:他犯下八大可殺之罪

晚清名臣李鴻章當了20多年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封爵一等肅毅伯,權傾朝野,誰也不敢輕易招惹他,冒犯他的威權。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1884年,一個七品芝麻官,竟然敢上書朝廷,對李鴻章進行彈劾,直陳他的八大罪狀,請求朝廷将他殺頭謝罪。

這名“吃了豹子膽”的七品芝麻官,叫梁鼎芬。

七品小官上書朝廷彈劾李鴻章:他犯下八大可殺之罪

梁鼎芬,字星海,廣東番禺人,生于1859年。梁鼎芬從小就失去父母,成為了孤兒,寄養在姑母家裡,在姑母的撫養下長大成人。梁鼎芬雖然家庭不幸,卻聰穎過人,勤奮學習,18歲就考中了舉人,21歲又考中進士,點了翰林。1883年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翰林院編修的職位并不高,隻是正七品,可地位尊崇,且擁有專折奏事的權力。這就意味着,他的聲音能夠直達上聽。梁鼎芬性格剛毅,不畏強權,是以擔任翰林院編修以來,就屢次上奏,彈劾權貴。

1884年春天,梁鼎芬再次出手,彈劾李鴻章。

七品小官上書朝廷彈劾李鴻章:他犯下八大可殺之罪

梁鼎芬為什麼要彈劾李鴻章呢?這是因為李鴻章在中法戰争中表現得太糟糕了。

1882年,法國為了全面侵占越南,打通到中國西南邊境的通道,不斷往越南增兵。越南向中國求助。由于越南是中國的藩屬國,中國不能坐視不管,便在西南邊境地區進行了戰備。一時之間,中越邊境戰雲密布,戰争一觸即發。

朝廷派李鴻章、左宗棠、劉長佑、劉坤一、張樹聲會商辦理應對之策。在這5人中,左宗棠、劉長佑、劉坤一、張樹聲都是強硬的主戰派,隻有李鴻章一人主和,不願意與法國開戰。

後來,朝廷任命李鴻章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指揮作戰:“着派李鴻章迅速前往廣東,督辦越南事宜。所有廣東、廣西、雲南防軍,均歸節制。應調何路兵勇前往,着該大臣妥籌具奏。”李鴻章竟然抗命不去。朝廷無奈之下,隻好讓他仍然回任直隸總督,改以兵部尚書彭玉麟前往廣東籌辦軍務。

七品小官上書朝廷彈劾李鴻章:他犯下八大可殺之罪

如果僅僅是拒絕前往廣東指揮作戰,也就罷了,李鴻章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極力在朝廷裡鼓吹中國實力不足,還散布劉永福與法國求和的謠言(事實上劉永福一直在與法軍艱難作戰),使得朝廷在戰和之間猶豫不決,錯失良機,以至于在中法戰争初期屢屢受挫。

梁鼎芬作為一名旁觀者,看到李鴻章是所作所為,不禁痛心疾首。他“值時艱孔亟之秋,敢獻刍荛,不辭斧钺”,毅然上書朝廷,斥責李鴻章昏庸無能,禍害國家,“驕橫奸恣,罪惡昭彰”,犯下八大可殺之罪。

七品小官上書朝廷彈劾李鴻章:他犯下八大可殺之罪

梁鼎芬彈劾李鴻章的消息傳出,朝野震動。李鴻章在做官20多年,早已結下了一張龐大的關系網,淮軍系列的将帥遍布朝野。他們當然要齊心協力來對付梁鼎芬,紛紛指出“不去梁某(梁鼎芬)無以安用事大臣之心”,意欲對梁鼎芬清除而後快。

慈禧太後也對梁鼎芬很是不滿,因為梁鼎芬的奏折措辭激烈,言外之意,頗有責怪慈禧太後“有眼無珠,用賊作臣”的意思。為此,慈禧太後打算将梁鼎芬嚴厲懲處。

七品小官上書朝廷彈劾李鴻章:他犯下八大可殺之罪

在這關鍵時刻,幸好閻敬銘站了出來,為梁鼎芬解脫,說梁鼎芬隻是書生之見,不用跟他計較。慈禧太後這次放過了梁鼎芬,隻是将他降了5級,到太常寺去做一名司樂的小官。

梁鼎芬從此對官場心灰意冷,刻了一枚“年二十七罷官”小印,辭官而去。

【參考資料:《晚清遺老梁鼎芬》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