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了凡四訓》第一篇 立命之學3-每日一讀,以自省,防抑郁原文【注釋】【譯文】【評析】

作者:伊軒齋1219

自此以後,凡遇考校,其名數先後皆不出孔公所懸定1者。獨算餘食廪米②九十一石五鬥當出貢3;及食米七十餘石,屠宗師④即準許補貢,餘竊⑤疑之。後果為署印6楊公所駁。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師見餘場中備卷,歎曰∶"五策⑦,即五篇奏議①也,豈可使博洽淹貫9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縣申文準貢,連前食米計之,實九十一石五鬥也。餘是以益10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11無求矣。

《了凡四訓》第一篇 立命之學3-每日一讀,以自省,防抑郁原文【注釋】【譯文】【評析】

①懸定∶預定。

②廪米∶是指科舉時代官府每月發給在生員的糧食。

③出貢∶從廪生更新成為貢生。

④宗師∶是明清時期對提督學道、提督學政的尊稱。"子文又到館中,靜坐了一月有餘,宗師起馬牌已到。那宗師姓梁名玉範,江西人。"《(初刻拍案驚奇》卷十)

⑤竊∶悄悄地,暗暗地。

⑥署印∶代理行使職權的人。舊時官印同于官位,最為

潮一幅宣奮之學

重要,是以代行職權的人稱署印。"首揆怒其異己,遂改命侍郎楊時喬署印。"(明·沈德符《野獲編·吏部二·言官例轉反诘》)

⑦策∶是科舉考試中規定的一種文體。應試者對考試ni

問題的回答被稱為"對策"。

⑧奏議∶古代臣子向皇帝上書言事、條議是非的文字的統稱。"(王仲舒)在禮部奏議詳雅,省中伏其能。"(唐·韓愈《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銘》)

⑨博洽淹貫∶意思是指作者的文章寫得挺好,征引廣博,說理透徹,行文流暢。博,廣博。洽,恰當。淹,透徹貫,貫通、通達。

⑩益∶更、愈加。

11、澹然∶内心恬淡、甯靜。"餘見高壽之人多能養精神,不妄用之,其心澹然,無所營求。"(明·謝肇制《五雜俎. 人部一》)

《了凡四訓》第一篇 立命之學3-每日一讀,以自省,防抑郁原文【注釋】【譯文】【評析】

從此之後,但凡遇到考試,我的名次先後都與孔老先生的預測相符合。唯獨在推算我的廪米問題上,孔老先生說我領到九十一石五鬥廪米才能更新拔擢為貢生。而實際上我領到七十餘石廪米時,提學屠大人就準許我補了貢生。是以,我暗暗地懷疑老先生預測的準确性。後來,我的補貢生資格果然被代理楊大人駁回。一直到丁卯年,提學殷秋溟大人看到了我在考場中的備選試卷後,感歎道∶"這本試卷所做的五篇對策,竟然像上呈給皇帝的奏議一樣。怎麼能讓文章寫得這麼好的儒生被埋沒了呢?"提學殷秋溟大人于是依照縣裡的呈文,準許我升為補貢。加上之前我已經領到的廪米,總數确實是九十一石五鬥。于是我更加相信:人一生中的得意失意、進退變化都是命中注定的,時運來得早晚快慢也是象數注定的。既然如此,人生的一切便都淡然無味了。

《了凡四訓》第一篇 立命之學3-每日一讀,以自省,防抑郁原文【注釋】【譯文】【評析】

孔先生的預測,都在了凡先生的實際生活中得到了證明。進而使了凡先生對命運深信不疑。幾條象數的預測與現實世界的經曆相呼應後,便具有了使人信服的強大精神作用。了凡先生雖然讀了很多書,但知識的力量在命運面前似乎毫無能力,是以,他的理性失去了對現實的批判功能。不僅如此,了凡先生的這種樂安天命,已經影響到了他的生活态度以及對他自己目标的态度。他好像成為一部大機器上的小齒輪,隻是按照事先的安排不停運轉着,沒有任何突破現狀和改變的希望和要求。

《了凡四訓》第一篇 立命之學3-每日一讀,以自省,防抑郁原文【注釋】【譯文】【評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