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講了凡四訓與四度空間,是在故弄玄虛嗎?

作者:賈旭東看世界

編者按:《了凡四訓》,是我國古代一本著名的勸善之書。四度空間,則是當今前沿實體學的一個研究課題。看起來如此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中間有着什麼樣的聯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賈旭東教授是如何解讀的。

《了凡四訓》,在國學裡面叫做造命之學,講述了作者改變命運的過程。

但它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國學不一定能闡釋清楚,這個答案也許需要從科學裡面尋找。

講了凡四訓與四度空間,是在故弄玄虛嗎?

而科學,也一直在研究人類命運的奧秘。

但現在的科學,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理論,能夠解釋清楚這個問題。

現在,我們結合當今科學的研究成果,來讀《了凡四訓》。有可能你會發現,我們能找到《了凡四訓》中,關于改命之是以可能的原理。

因為現今科學的進展,已經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講了凡四訓與四度空間,是在故弄玄虛嗎?

你最後一次學實體學,是在什麼時候?

一般情況下,大學不是念理工科專業的話,實體學不會再學了。

也就是說,大部分人最後一次學習實體學,是在高中。

講了凡四訓與四度空間,是在故弄玄虛嗎?

我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上的高中。那麼,那個時候的實體學的課本上,寫的知識是哪個年代的科研成果?

基本上可以肯定,是上個世紀前半葉的實體學知識。

講了凡四訓與四度空間,是在故弄玄虛嗎?

而且據我所知,上個世紀中葉的一些實體學發現,都沒有寫入我們當時的實體學課本。

比方說量子力學,我們那時候沒有這個概念,不知道什麼是量子力學。

但是實際上,在一九二幾年的時候,科學界就已經在研究這個東西了。

講了凡四訓與四度空間,是在故弄玄虛嗎?

再比如,1957年,美國量子實體學家艾弗雷特Ⅲ世,提出“多重宇宙”的假說。

該假說表明,我們的宇宙并非唯一,而隻是數億個宇宙中的其中之一。

這些宇宙總共分為四個層級,每個層級中都有N個宇宙。這些宇宙或處于其他次元的時空中,彼此的距離僅為1毫米。

随着時間的推移,這個假說得到越來越多實驗和證據的證明。平行宇宙确實存在。

但直至今日,該理論也隻有一小部分人知道。即使他是一個對常識極具颠覆性的科學發現。

講了凡四訓與四度空間,是在故弄玄虛嗎?

也就是說,我們關于在科學裡面最科學的,實體學這個學科,這個關系到我們宇宙人生奧秘的知識,幾乎是一百年前的。

幾乎是一個世紀前的知識,裝在我們腦子裡,建構起了我們認為的世界和人生。

而當時的知識,是完全不符合現在的時代的。

我們現在講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中,世界觀決定了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試問,當我們對于這個世界的認識是落伍的、過時的,我們的人生觀,對于人生終極追求的看法,是否也需要重新審視呢?

我們今天講《了凡四訓》,是人生觀的問題。

但是要解決人生觀的問題,我們得從世界觀開始。而科學,能夠幫助我們形成一個全面而詳盡的世界觀。

這就是為什麼《了凡四訓》會和四度空間扯上關系。

四度空間是一個實體學的名詞,是一個科學研究的範疇。

而《了凡四訓》裡面所展現的人生觀,是可以從現在科學裡面找到一些答案的。是以我們要從科學中,去看到一些對于國學的啟發。

實際上,科學和國學這兩個東西是并行不悖、互相促進的。

科學研究偏重物質、側重外在;國學研究偏重精神、側重内在。

按照國學的體用論,科學着重研究“用”,國學着重研究“體”。“用”離開“體”就是無用之本,“體”離開了“用”就變得虛無缥缈。

但可惜,現在我們國内的科學界和國學界是嚴重割裂的。

學科學的人覺得學國學的人是迷信,國學就是些老掉牙的東西。

學國學的人,覺得自己是在傳承老祖宗幾千年前留下來的智慧。而科學,僅僅發展了兩百年,隻不過是一個“毛頭小子”。

殊不知,更高層次的人類文明,一定是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結合。中體西用,體用不二。

中西方追求真理的人們對真理的探索,就像分别沿着東、西兩個不同的方向和道路,攀登真理的高峰。

雖然方法不同、路徑不同、沿途景色不同,但最後一定會在峰頂彙合,領略到同樣美麗的風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