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了凡四訓》:遷善改過,積善成德

作者:大道知行
《了凡四訓》:遷善改過,積善成德

《了凡四訓》又名《命自我立》,包括“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篇,是中國明朝袁了凡所作的家訓,教誡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标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的效驗。

袁了凡(1533-1606),是明朝重要的思想家。他的《了凡四訓》融會禅學與理學,勸人積善改過,強調從治心入手自我修養,提倡記功過格,在社會上流行一時。《了凡四訓》,是一部教子的家訓經典,更是一部蘊含人生智慧之書,對後世産生了較大的影響。

袁了凡生平

袁了凡,名表,後改名黃,字坤儀,原号學海,後因拜訪雲谷禅師,領悟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之道,進而擺脫了宿命論,不願再做一個受制于天命之人,因而改号了凡。從此,他便以袁了凡之名行世。

據學者考證,袁了凡祖上在元末時家境富足。明朝初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皇位,袁家因為和反對燕王的人有交往,受到牽連而被抄家。袁了凡曾祖的父親幸免于被捕,開始四處奔走逃亡。袁了凡的曾祖袁颢著有《袁氏家訓》,用以教導袁氏後人。

受良好家風和家教的影響,袁了凡自幼勤奮好學,博學多才,于天文、象數、水利、兵政、醫藥無所不通。隆慶四年(1570),袁了凡中了舉人。萬曆五年(1577),他參加會試,初拟取第一,卻因策論違逆主考官而落第。萬曆十四年,袁了凡終于中了進士,後被授予寶坻(今屬天津)知縣。任職期間,他勤政愛民,一身清廉,主持興修水利,構築堤防,以防止水災;他還鼓勵百姓開荒耕種,并減免賦稅和雜役,以利民生。

幾年後,袁了凡擢升兵部職方司主事,掌管天下輿圖,以周知險要。當時正逢日本侵犯北韓,應北韓的請求,明朝下令派兵前往,以助戰陣。薊遼經略宋應昌上書請袁了凡到軍營贊畫,即輔助謀劃,以便抓住戰機。當時,提督李如松握有兵權,袁了凡不滿于李如松的一些做法,而遭到李如松的彈劾。最終,袁了凡被罷官。從此,他閉門著書,誠懇行善,直到七十四歲而卒。明天啟年間,袁了凡的冤情大白于天下,朝廷追記其征讨之功,贈“尚寶司少卿”的官銜。

《了凡四訓》:遷善改過,積善成德

《了凡四訓》包括哪“四訓”

書名《了凡四訓》,顧名思義,這部書由四部分組成,分别是“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

這四篇文章來自于袁了凡的不同著作。其中“立命之學”是袁了凡晚年總結自己的人生經曆和經驗以訓誡兒子的《立命篇》。袁了凡自幼喪父,母親命他學醫。後來,他在慈雲寺遇到一老者,說他是“仕路中人”,并把他什麼時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幾名,什麼時候當官,什麼時候壽盡,有沒有孩子等都作了預見。

今天看來,這位老者應該就是古代以“相面”“算卦”為生的人。巧合的是,此後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進行着,這讓他笃信了宿命論,認為“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榮辱生死,皆有定數”,從此沒有了上進之心而流于世俗。

直到他遇到雲谷禅師,二人“對坐一室”,徹夜而談,終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他說:“吾于是而知,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乃聖賢之言;若謂禍福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也就是說,道德仁義自己可以力求,功名富貴也可以自己求得,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相信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聽命于天,聽命于他人。

其實,這是對孟子關于“命”的說法的繼承和發展,孟子認為,人的一生就是不斷選擇的過程,人的命也展現為不同的過程。而人在自己的命運中起主導作用,雖然有不可預測的因素,但命的獲得還是要靠個人的努力。可見,以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是以高度的主觀能動性來面對不可知的命,态度是積極的。

從此,袁了凡的人生信念發生了根本改變,從笃信宿命論轉到信仰命由我造、福善禍淫的人生觀。他以自己的人生經曆告誡其子,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其關鍵在于自身的修養和行為,要多做善事,消除惡念。這就是《立命篇》的主要内容。

“改過之法”和“積善之方”是了凡早年著作《祈嗣真诠》中的兩篇:《改過第一》《積善第二》。“改過之法”意在強調要端正自己的信念,将自身的缺點一一改正。具體的方法有“見賢思齊”,以古代聖賢為榜樣;敬畏天地,不起邪念;下定決心,勇于改過;等等。“積善之方”列舉了大量的事例,說明“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道理,對于真善、至善也做了充分的論述和說明,并将善行分門别類地一一展開讨論,基本統攝了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

“謙德之效”是袁了凡晚年所作的《謙虛利中》,為的是告誡兒子袁天啟以及世人要謙虛謹慎,虛己待人,恭敬處事,并舉事例加以論證。

應該指出,書中的這四個部分雖各自獨立成篇,但義理卻一以貫之,實乃一部家訓良作,也為人們在為人處世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了凡四訓》:遷善改過,積善成德

《了凡四訓》的現代價值

《了凡四訓》這部書,糅合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學說,是以,必須承認,書中的一些理念如“因果報應”等,以及一些封建糟粕思想,是我們應該摒棄的。但書中所講的忠孝仁義、改過自新、處世原則等内容,則對今人有着啟發意義。

一、自強不息,剛健有為,改變命運。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這是《了凡四訓》中關于“立命之學”的直接诠釋。何謂“立命”?即是指創造命運、改變命運,不為其所束縛所禁锢。

了凡先生在沒有遇到雲谷禅師前,隻是知命認命,聽憑命運安排,不想讀書,一度消極、被動對待;後自強不息地改造命運,最後功成名就。

二、百善孝為先,與人為善。

人除了自己,考慮最多的是子女後代。不用任何外在力量作用和要求,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對子女好,也舍得付出。而對自己有最大養育之恩的父母,則往往忽視了。一個對父母都舍不得付出的人,你不可能指望他會在與你合作時合理考慮你的利益,更别說他會寬容不争;一個對父母都言辭不敬的人,你不可以指望他做你的下屬會聽從你的指令,提高執行力,如期完成工作任務;一個連父母的需求都懶得了解的人,你不可能指望他了解客戶需求,一個對同僚對客戶口角相向的人,對待父母肯定也言辭不敬。

是以說:想要改變命運,想要與人為善重塑性格,就應從孝順父母開始,百善孝為先,因為這是我們為人處世第一課題,也是必過的第一關。

三、行善積德,享受人生。

第三篇“積善之方”所說的,都是積善的方法,發慈悲心,廣積陰德。行善積德都以慈悲心為根本,有了慈悲心,你才能有博愛的胸懷,去接受感化大家。慈就是給衆生快樂,悲就是拔除衆生痛苦。時常關懷衆生,處處為别人着想就是慈悲心。

《了凡四訓》還講到布施,我們的錢财要舍,确實不容易,俗話說:“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禮記·中庸》所說,君子即使處于别人看不見的地方也要心存敬畏,不敢造次;在别人聽不見的地方也要有所戒慎畏懼。越隐秘的事越容易顯露,越細微的事越容易顯現。是以,君子獨處獨知之時更要謹慎,心中不起惡念,真正做到克己功夫。

《了凡四訓》告訴我們,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是以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并要建立改變命運的信心。人若能為“厚”,即待人厚道,處處為他人着想,必有後福;一個人若為“薄”,即對人刻薄,心胸狹窄,起心動念都為自己的利益,将招緻災禍,即使眼前有福報,福也會折損消亡。

做善事不能貪功,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果大家都能秉持一片善心,那麼這個世界将會是一個真善美的世界。我們不能強求所有人都做善事,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善事,來改變身邊的人,做善事是一種快樂。

四、虛懷若谷,功成名就。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訓誡一直成為世人的座右銘。在《了凡四訓》中,同樣闡釋了“謙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須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氣盈者,必非遠器,縱發亦無受用。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如果說積善是自我的修行,專注于自身的話,那麼,謙虛則是在人際關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态度。“無知者無畏”,不知謙虛的人肯定會捅出大婁子,後悔莫及。因為謙虛,我們能放開心胸,接納他人,赢得更多的機遇;因為謙虛,我們能反躬自省,及時發現弊病,極力改過,赢得新的生命;因為謙虛,我們能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獲得更多的青睐和賞識,助力于成功。

五、改過自新,成為聖賢。

縱觀古今中外曆史,再偉大的人,再有聲譽的人,也難免會犯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些人,因為一點小錯誤,斷送了性命;有的人,因為犯下錯誤,成為千古罪人。當然,并不是所有的錯誤都是緻命的,絕大多數的過錯是能夠避免或是改過的。

那麼,如何去改?《了凡四訓》中提到“改過之法”,第一,要有羞恥心;第二,要有敬畏心;第三,要有勇氣與決心。“具是三心,則有過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過,有從事上改者,有從理上改者,有從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驗亦異。”即是說,如果能有這“三心”,就能去除弊病,找回自我,重新做人。

《了凡四訓》告誡我們,要“與人為善”,不被名利富貴等物欲所束縛,将堅定的正念、正信堅持下去。隻要一心一意地發善心,做善事,正氣的念頭出現在前,那麼邪惡的念頭,自然就難以污染我們的心靈。即便有過錯,有過失,隻要發心發願去用心改正,一樣能回歸到我們最真實最善良的一面。

六、寬宏大量,寬恕待人。

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凡事要忍耐、包容一點,許多大事失敗,常常都是從細微處發生的。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奸邪之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闡述了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别人。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厭的事物,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系,也會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縱覽《了凡四訓》一書,它不僅包括了待人接物的技巧、安身立命的方法,還有應對人生、處理情感、生活的政策,值得大力傳播和弘揚。

◎本文原載于《人民政協報》,原文有修改,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