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0億可轉換債券即将發行!成都銀行的三大股東為何減持?

作者:投資時報

今年上半年,成都銀行資本充足率指數較去年同期全線下滑,資金有待補充。此外,該行的房地産貸款占比超過監管"紅線"

80億可轉換債券即将發行!成都銀行的三大股東為何減持?

方悅,《投資時報》研究員

9月30日,成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銀行,601838.SH)宣布,已響應中國證監會關于可轉換債券公開發行的回報意見。

9月18日,證監會就該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公開發行《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複核意見回報通知》。回報相關問題包括成都銀行報告期内行政處罰、經營風險、不良貸款率、房地産貸款餘額率等10項。

據悉,成都銀行拟發行不超過80億元的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後股份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該銀行早些時候釋出的2021年半年度報告暴露了該銀行的兩個營運問題。

首先,資本充足率指數全線下跌。截至今年6月底,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别為8.23%、9.42%和12.67%,較2020年底分别下降1.03個百分點、1.23個百分點和1.56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繼續下降。

二是房地産貸款占比過高。在房地産貸款方面,成都銀行個人購房貸款占比和全部房地産貸款占比分别超過監管"紅線"4.63個百分點和6.84個百分點。

此外,成都銀行還面臨着股東大幅減持的問題。截至8月27日,第三大股東渤海實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将其持股比例從出售前的6.64%降至1.00%。據悉,渤海基金計劃繼續減持。

三大股東減持

公開消息顯示,成都銀行成立于1996年12月,并于2018年1月3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四川省首家上市銀行,也是中國第8家A股上市的城市商業銀行。截至2021年6月30日,該行總資産7,361.83億元,負債6,884.05億元。

8月27日,成都銀行釋出《關于股東集中競購減股結果的公告》。根據公告,在抛售之前,渤海基金共持有成都銀行2.4億股,占其總股本的6.64%。上述股份來自成都銀行在首次公開募股前持有的股份,将于2021年2月1日退市。截至8月27日,渤海基金通過集中競價和批量交易,減持總股量約2.04億股,占總股本的5.64%,而渤海基金仍持有成都銀行約3612.25萬股,占其總股本的1.00%。

8月30日晚,成都銀行釋出《股東減持計劃公告》,表明渤海基金計劃在公告之日起三個交易日後的三個月内進一步減持1%股權。

此外,根據成都銀行半年度報告,截至2021年6月30日,北京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東昌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分别減持800萬股和1032.63萬股。

至于股東減持,成都銀行告訴《投資時報》,上述股東持有的股份已經持有10年以上,減持是根據自身資金需求、實作投資收益要求、股價波動等情況做出正常的投資決策。

資金需要補充

截至今年6月底,成都銀行共發放貸款和墊款3447.1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06.48億元,增幅21.35%。随着貸款業務的擴大,成都銀行面臨着資本充足率下降的壓力。

半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成都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别為8.23%、9.42%和12.67%,分别較2020年底整體下降1.03個百分點、1.23個百分點和1.56個百分點。

縱觀成都銀行近年來的年報資料,《投資時報》研究人員注意到,成都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直在持續下降,從2018-2020年底的11.14%、10.13%和9.26%下降。

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上半年末57家上市銀行的平均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别為13.68%、11.12%和9.89%。可以看出,成都銀行的三個名額都低于上市銀行的平均水準。

針對資本充足率下降,成都銀行表示,2021年上半年貸款總額較上年末增加606.48億元,帶動權重風險資産增長。在資本方面,現金分紅配置設定後,淨資本增速不如權重風險資産高,導緻資本充足率水準分階段下降。

今年4月28日,成都銀行釋出了《關于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公開發行計劃的公告》。9月1日,該行宣布已獲得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四川省監管局的準許,發行價值高達80億元人民币的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9月10日,該行披露已受理證關于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公開發行行政許可的申請。9月1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就上述發行可轉換債券出具《關于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複核的回報通知》,成都銀行對此回報作出回應。

據悉,成都銀行發行可轉換債券募集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将用于支援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并在可轉換債券持有人轉換股份後,按照相關監管要求補充公司核心一級資本。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公開發行仍需經證監會準許。

"我們正在按照相關監管要求,全面推進監管備案審批相關工作,并将按照監管要求及時披露相關事項的後續進展。"成都銀行表示。

"在黨委、董事會的統一上司和部署下,我們将全力推動各項業務發展,不斷加快改革轉型步伐,與全國省市保持恢複性增長态勢,保持穩健穩中、穩中有強的經營業績, 成功實作穩定的收入和收入增長,并保持強勁的盈利勢頭。同時,注重資本的内生增長,堅持以基礎管理為基礎穩定發展,着眼目前,立足長遠,不斷提高基礎管理能力,不斷優化資本結構,提高資産充足率水準。該行進一步訓示。

成都銀行資本充足率指數

80億可轉換債券即将發行!成都銀行的三大股東為何減持?

來源:成都銀行2021年半年度報告

按揭比率超過"紅線"

今年1月1日,銀行金融機構房地産貸款集中管理制度實施,商業銀行房地産貸款占比受到市場和監管的密切關注。

半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成都銀行個人購房貸款餘額為762.71億元,占該行貸款和墊款總額的22.13%,加上房地産行業貸款248.85億元,合計房地産貸款的29.34%。

根據中國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釋出的《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産貸款集中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不動産貸款餘額占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比例上限要求分為五個等級, 包括成都銀行在内的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都歸入第三梯隊,上限分别為22.5%和17.5%。

可以看出,成都銀行個人購房貸款比例和房地産貸款比例分别超标4.63個百分點和6.84個百分點。

通過梳理年度報告,《投資時報》研究人員指出,成都銀行個人購房貸款的比例在過去兩年中有所下降。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底,成都銀行個人購房貸款餘額為604.54億元,占比26.07%;

按照《通知》要求,成都銀行在四年内降低房地産貸款比例,以滿足監管要求。作為回應,成都銀行表示,在過去兩年中,它已大幅收緊對個人購房的貸款,2021年上半年升至七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水準。同時,我們将認真研究,積極研究央行、保監會釋出的通知,按照監管要求做好工作,確定業務健康發展。此外,我們将做好經營計劃安排,積極穩妥推進信貸重組,堅持"數字化、精細化、大零售化"三大轉型,不斷調整貸款結構,推動銀行營運高品質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