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0亿可转换债券即将发行!成都银行的三大股东为何减持?

作者:投资时报

今年上半年,成都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数较去年同期全线下滑,资金有待补充。此外,该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超过监管"红线"

80亿可转换债券即将发行!成都银行的三大股东为何减持?

方悦,《投资时报》研究员

9月30日,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银行,601838.SH)宣布,已响应中国证监会关于可转换债券公开发行的反馈意见。

9月18日,证监会就该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开发行《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复核意见反馈通知》。反馈相关问题包括成都银行报告期内行政处罚、经营风险、不良贷款率、房地产贷款余额率等10项。

据悉,成都银行拟发行不超过80亿元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后股份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该银行早些时候发布的2021年半年度报告暴露了该银行的两个运营问题。

首先,资本充足率指数全线下跌。截至今年6月底,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23%、9.42%和12.67%,较2020年底分别下降1.03个百分点、1.23个百分点和1.56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继续下降。

二是房地产贷款占比过高。在房地产贷款方面,成都银行个人购房贷款占比和全部房地产贷款占比分别超过监管"红线"4.63个百分点和6.84个百分点。

此外,成都银行还面临着股东大幅减持的问题。截至8月27日,第三大股东渤海实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将其持股比例从出售前的6.64%降至1.00%。据悉,渤海基金计划继续减持。

三大股东减持

公开消息显示,成都银行成立于1996年12月,并于2018年1月3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四川省首家上市银行,也是中国第8家A股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截至2021年6月30日,该行总资产7,361.83亿元,负债6,884.05亿元。

8月27日,成都银行发布《关于股东集中竞购减股结果的公告》。根据公告,在抛售之前,渤海基金共持有成都银行2.4亿股,占其总股本的6.64%。上述股份来自成都银行在首次公开募股前持有的股份,将于2021年2月1日退市。截至8月27日,渤海基金通过集中竞价和批量交易,减持总股量约2.04亿股,占总股本的5.64%,而渤海基金仍持有成都银行约3612.25万股,占其总股本的1.00%。

8月30日晚,成都银行发布《股东减持计划公告》,表明渤海基金计划在公告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进一步减持1%股权。

此外,根据成都银行半年度报告,截至2021年6月30日,北京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东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减持800万股和1032.63万股。

至于股东减持,成都银行告诉《投资时报》,上述股东持有的股份已经持有10年以上,减持是根据自身资金需求、实现投资收益要求、股价波动等情况做出正常的投资决策。

资金需要补充

截至今年6月底,成都银行共发放贷款和垫款3447.1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06.48亿元,增幅21.35%。随着贷款业务的扩大,成都银行面临着资本充足率下降的压力。

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成都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23%、9.42%和12.67%,分别较2020年底整体下降1.03个百分点、1.23个百分点和1.56个百分点。

纵观成都银行近年来的年报数据,《投资时报》研究人员注意到,成都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直在持续下降,从2018-2020年底的11.14%、10.13%和9.26%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末57家上市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68%、11.12%和9.89%。可以看出,成都银行的三个指标都低于上市银行的平均水平。

针对资本充足率下降,成都银行表示,2021年上半年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增加606.48亿元,带动加权风险资产增长。在资本方面,现金分红分配后,净资本增速不如加权风险资产高,导致资本充足率水平分阶段下降。

今年4月28日,成都银行发布了《关于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开发行计划的公告》。9月1日,该行宣布已获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省监管局的批准,发行价值高达80亿元人民币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9月10日,该行披露已受理证关于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开发行行政许可的申请。9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就上述发行可转换债券出具《关于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复核的反馈通知》,成都银行对此反馈作出回应。

据悉,成都银行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支持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并在可转换债券持有人转换股份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开发行仍需经证监会批准。

"我们正在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全面推进监管备案审批相关工作,并将按照监管要求及时披露相关事项的后续进展。"成都银行表示。

"在党委、董事会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我们将全力推动各项业务发展,不断加快改革转型步伐,与全国省市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保持稳健稳中、稳中有强的经营业绩, 成功实现稳定的收入和收入增长,并保持强劲的盈利势头。同时,注重资本的内生增长,坚持以基础管理为基础稳定发展,着眼当前,立足长远,不断提高基础管理能力,不断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产充足率水平。该行进一步指示。

成都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数

80亿可转换债券即将发行!成都银行的三大股东为何减持?

来源:成都银行2021年半年度报告

按揭比率超过"红线"

今年1月1日,银行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实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受到市场和监管的密切关注。

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成都银行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为762.71亿元,占该行贷款和垫款总额的22.13%,加上房地产行业贷款248.85亿元,合计房地产贷款的29.34%。

根据中国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不动产贷款余额占比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比例上限要求分为五个等级, 包括成都银行在内的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都归入第三梯队,上限分别为22.5%和17.5%。

可以看出,成都银行个人购房贷款比例和房地产贷款比例分别超标4.63个百分点和6.84个百分点。

通过梳理年度报告,《投资时报》研究人员指出,成都银行个人购房贷款的比例在过去两年中有所下降。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成都银行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为604.54亿元,占比26.07%;

按照《通知》要求,成都银行在四年内降低房地产贷款比例,以满足监管要求。作为回应,成都银行表示,在过去两年中,它已大幅收紧对个人购房的贷款,2021年上半年升至七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研究央行、保监会发布的通知,按照监管要求做好工作,确保业务健康发展。此外,我们将做好经营计划安排,积极稳妥推进信贷重组,坚持"数字化、精细化、大零售化"三大转型,不断调整贷款结构,推动银行运营高质量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