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银行员工到手月薪不足1000元!从长期来看:暂时降薪是“好事”

有银行员工到手月薪不足1000元!从长期来看:暂时降薪是“好事”

中访网财经

2024-05-24 10:42发布于四川

有银行员工到手月薪不足1000元!从长期来看:暂时降薪是“好事”

来源|中访网

作者|一杭工作室

不知不觉,银行人也过上了“紧日子”。

近日,#银行员工降薪后工资到手不足1000元#、#半数银行人均薪酬下降#的话题登上热搜,揭露了银行业普遍降薪的现状。据财联社报道,有某银行员工反映,其所在部门当月绩效奖金出现不同程度“打折”,波及范围甚广。

金融精英们开始过“苦日子”了?为什么会出现降薪的情况?

银行业普遍降薪吗?

随着42家A股上市银行年报的披露,各银行2023年的薪酬情况也浮出水面。Wind数据显示,2023年,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共有14家上市银行人均薪酬下降,最大降幅达13.95%。在社交平台上,亦有不少银行员工们纷纷现身说法,表示自己遭到了“降薪”。

来自西部某地方性银行的客户经理赵某表示,自己本月只收到了不足1000元的工资,而此前她的工资可以过万。某国有大行的网点负责人也表示,如今考核方式也有所调整,调整后的考核方式难以达标,若无法完成指标,薪酬就会受到影响。据南方周末报道,一位来自上海银行的员工表示,上海银行也存在降薪行为。

除了“降薪潮”以外,多家银行“反向讨薪”也引发市场关注。2023年,越来越多的银行机构开始严格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包括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都公布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

其中,招商银行2023年“反向讨薪”总金额最高,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达到4329万元,涉及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共计4415人。中国银行、渤海银行去年“反向讨薪”的金额亦在千万元以上,分别为2275万元、2344万元。环境真的如此艰难吗?

确实有不少人遭到了降薪的情况,但银行业是普遍降薪吗?也不见得。据南方周末报道,2023年,有超过半数上市银行人均薪酬较2022年上涨。其中,瑞丰银行的涨幅最高,超过了10%。涨薪的背后,自然是和业绩挂钩。数据显示,该行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8.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7亿元,较去年增长13.04%。

从人均薪酬来看,不过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罢了。国有大行的人均薪酬表现一直比较平稳,变化较大的多为中小银行。

银行降薪背后的艰难环境

一般来说,银行业降薪的核心原因都是和业绩不景气挂钩,而业绩不景气则与大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整个金融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

其一是因为净息差收入持续降低。据安永发布的《中国上市银行2023年回顾及未来展望》,2023年上市银行的净息差为1.69%,已连续下降四年,比疫情前2019年下降了54个基点。有专家表示,净息差收窄的主要原因是货币政策宽松、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导致银行的贷款利率不断走低。比如首套房贷利率的调整实施,导致负债端成本上升,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其二是因为居民的储蓄倾向发生了变化。相信大家都刷到过前段时间金价猛涨的消息,这是因为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强、投资回报预期下降的情况下,居民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更稳定的资产中。增加储蓄也是一种方式,人们越来越愿意把钱放在银行里,这就使得银行存款规模攀升。不过,存款增加看似是会有利于银行的资金来源,但存款多了贷款放不出去,银行就只能一个劲儿给存款人付利息,反而会抬高银行的付息成本。

三是因为整体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等因素亦对银行业造成了冲击。外向型经济受到冲击,宏观经济因素导致企业信贷需求减少,增加了银行资产质量的压力,进而影响到了银行的利润表现。

不过,长期来看,这只是经济调整下的必然反应。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恢复和发展,银行业的薪酬结构预计将会逐步优化,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查看原图 34K

  • 有银行员工到手月薪不足1000元!从长期来看:暂时降薪是“好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