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滿樓
鹹豐十一年十月初九日,也就是辛酉政變成功的第九天,太和殿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
這天上午,年僅6歲的小皇帝載淳頭戴小皇冠,身穿小龍袍,腳蹬小龍靴,在太監的扶掖下,小娃娃勉強蹭上了高大而朱紅漆鍍金的皇帝寶座。
随後,響鞭齊鳴,祥樂大作,滿朝的王公大臣們在一片嘈雜聲中行三跪九叩大禮,小皇帝就算是正式登基了。
行禮結束後,禮部堂官奉旨頒布傳位遺诏和登基诏書,布告天下。
十月初十,也就是小皇帝登基的次日,這天恰好是慈禧的27歲生日。

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慈禧的心情明顯好了許多。
當天晚上,禦膳房給她做了一頓非常豐盛的晚膳,計有:
火鍋兩品:羊肉炖豆腐、爐鴨炖白菜;
大碗菜四品:燕窩福字鍋燒鴨子、燕窩壽字白鴨絲、燕窩萬字紅白鴨子、燕窩年字什錦攢絲;
中碗菜四品:燕窩肥雞絲、溜鮮蝦、脍鴨腰、三鮮鴿蛋;
碟菜六品:燕窩炒雞熏絲、肉絲炒翅子、口磨炒雞片、溜野鴨丸子、果子醬、碎溜雞;
片盤二品:挂爐鴨子、挂爐豬;
饽饽四品:白糖油糕壽意、苜蓿糕壽意、王福捧壽桃、百壽桃;
銀碟小菜四品:燕窩鴨條湯、雞絲面、老米膳、果子粥。
看到這麼豐盛的壽宴,慈禧百感交集,難免有些傷心和失落。自從去年八月随同丈夫鹹豐逃出北京後,一路上風塵仆仆,吃盡苦頭;
到了熱河後,鹹豐身體每況愈下,而整個熱河都在肅順的控制之下,對後宮的供應極薄,就沒有吃上一頓舒心的飯。
如今,丈夫早已歸天,隻留下孤兒寡母,宮中冷冷清清,好不令人傷感!好在現在政敵已經除去,這個生日總算可以安安心心的吃頓好飯。
由于之前的年号“祺祥”是八大臣所拟定,在前者被掰倒後,“祺祥”的年号當然不能再用。
政變結束後,大學士周祖培對“祺祥”的年号嗤之以鼻,他認為“祺祥”二字無論是文是義都屬不順。
譬如“祺”字,從來沒有那個朝代在年号中用過這個字;
而“祥”字也隻有南宋的少帝用過(“祥興”),但少帝是亡國之君,而且結局極為悲慘。
他是南宋的最後一個皇帝,當時被蒙古大軍一直追趕到南海邊上,最後被大臣陸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可見“祺祥”二字是多麼的不吉利。
想起當年做戶部尚書時被肅順羞辱之事,周祖培忍不住狠狠的“呸”了一口,其心裡大罵:
肅順這些人從小就不學無術,連拟個年号都大出洋相,還能指望他們治國嗎?要說治國,還得靠我們這些讀書人!
于是,周祖培建議将“祺祥”改為“同治”,并很快得到了兩宮太後的準許。
說起“同治”這個年号,意思就複雜了。
在大臣們的眼中,這是兩宮太後和小皇帝的“共治”,其中以兩宮太後為主;
在慈安太後和慈禧太後的眼中,這是她們兩個女人的“同治”,而其中以慈禧為主;
在恭親王奕訢的眼中,這應該是他和兩宮太後的“一同治理”,而他才是真正的主心骨。
當時的奕訢或許心想,這兩宮太後畢竟是内宮中的女人,學識有限,又不好好随便抛頭露面,到時朝政還不是由我說了算?
但是,從後來的事實看,奕訢錯了,大錯了,他的如意算盤算是基本落空了。
宮裡的那女人,厲害啊!
(節選自金滿樓:《女人當國:慈禧太後與晚清五十年》,中國勞工出版社2015年)
女人當國:慈禧太後與晚晴五十年 女人當國,誰說女子不如男! ¥25.3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