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年漂流的結束的天龍山石窟佛頭返聖儀式今天在山西省太原舉行。

作者:中國網直播

山西省太原的天龍山石窟,在北朝末期挖掘到唐代,是中國石窟雕塑發展藝術史上的瑰寶,反映了那個時期充滿活力的曆史特征,但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被大規模發掘出來。經過國家文物局的調查找回,今天(24)上午,天龍山石窟終于迎來了文物的首次回歸。

百年漂流的結束的天龍山石窟佛頭返聖儀式今天在山西省太原舉行。

經過曲折的恢複過程,國家文物局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天龍山石窟佛首返源祖國,回歸原有領土,今天上午,佛頭返還儀式在山西省太原舉行,失去近一個世紀的海外天龍山石窟"第八洞北壁主佛頭"終于回歸他的家鄉,正式進入天龍山石窟博物館。

為了迎接佛頭的回歸,文物部推出了将天龍山石窟回歸佛陀首位的特别展覽,不僅彙集了天龍山石窟在過去100年中的變化,同時使用數字化手段,将回歸原有的第8洞部分景觀複制到展廳, 為觀衆帶來"沉浸式"的沉浸式視圖。觀衆看到佛頭後,還可以感受到它在第8洞中的原始位置和原始環境。燕代是中國佛教石窟逐漸本地化的重要過渡時期。這是從北汽"張意肉"的雕像風格到豐滿圓潤的唐朝的重要過渡時期。

回到佛原第8洞北壁靠近懸崖體的地方,崖體裂縫比較嚴重,如果佛頭放在原位難免會有一定程度的風化。是以,佛陀的頭顱将在博物館中永久展出。展廳内特别設計的燈光和超低反射率展示櫃等,将是佛陀最吸引人的輪廓線完美呈現。

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天龍山石窟博物館館長于偉介紹:他的臉比較紅圓,眉毛彎曲,眼睛微微閉合,嘴角微微向上,有一種非常平和、平靜的笑容,這是典型的魏代一種風格的形象。我想從這張圖檔中,我們可以展現出隋朝佛像的美學特征,以及工匠娴熟的雕刻技藝。

經過多年的調查,國家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廳發現,1920年代和1930年代有240多座雕像被盜和發掘,其中157尊明顯位于11個國家,31家博物館和一些私人收藏家遍布世界各地。第八佛頭的回歸從發現到恢複的回歸隻有三個月的時間。

百年漂流的結束的天龍山石窟佛頭返聖儀式今天在山西省太原舉行。

2020年9月14日,國家文物局監測發現,一家日本拍賣行正計劃在東京拍賣天龍山石像,疑似是山西省太原市天龍山石窟的遺失文物。國家文物局迅速組織鑒定,判斷其确實是天龍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佛像被盜的佛頭,隋朝時期,1924年左右被盜非法走私出國。2020年10月15日,國家文物局緻函拍賣行,要求拍賣行停止與佛頭有關的拍賣和宣傳活動。10月16日,拍賣行決定退出拍賣,國家文物局聯系了拍賣行董事長張榮和赴日華僑華人,鼓勵他們推動文物回歸。10月31日,張榮與日本文物持有人協商完成購買,并在與國家文物局充分溝通後,決定将佛頭捐贈給中國政府。11月17日,佛陀的頭顱被移交給我國駐日本大使館保管。2020年12月12日,佛頭被安全運到北京,交給國庫,送回祖國。

今天,佛頭正式進入天龍山石窟博物館。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強調,遺失文物是中國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政府保留追回曆史上被盜和非法出口的文物的權利,包括石窟寺廟中丢失的文物。中國政府堅決支援遺失文物返還原籍國,願與國際社會一道,為妥善解決遺失文物返還問題,探索和建立制度安排,共同建構更加公平公正的文物返還國際秩序。

據悉,本次特别回歸佛陀的第一主題是"複興回歸國寶之路"特别展覽以《天龍山第一次回歸佛陀》為主線,分為兩個單元,将世界的繁榮、世界的回歸、 描述了天龍山石窟被盜的曆史以及佛陀在複興道路上回歸的曆史意義。(田雲華,中央電視台記者,于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