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世炎:李大钊、周恩來的戰友,26歲英勇就義,外甥後來成了總理最重要的創始人少年志氣英勇就義

作者:小琦侃侃談

建國後,我黨帶領着人民走向了希望,但在建設我黨的過程當中,需要不少人在其中推動,是以,有不少英雄壯士為此犧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因為許多人前赴後繼地推動,我黨才有了如今欣欣向上的面貌。

趙世炎:李大钊、周恩來的戰友,26歲英勇就義,外甥後來成了總理最重要的創始人少年志氣英勇就義

曾經,有這樣一位十分重要的創始人,他為了我黨建設,在26歲的時候就壯烈就義,新中國建立後,他的外甥還成為了國家總理。

在共産黨發展曆史中,趙世炎的姓名對于我們而言可能十分陌生,但是對于共産黨而言,這三個字是一個永不會被忘記的名字。

2009年,國家曾經評出100個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其中就有趙世炎的名字。

可惜的是,當我們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陌生感撲面而來,我們并不清楚他為什麼會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但聽聞他的故事以後,我們又會潸然淚下,為他的付出而感動。

趙世炎:李大钊、周恩來的戰友,26歲英勇就義,外甥後來成了總理最重要的創始人少年志氣英勇就義

1901年4月13日,重慶市的曲陽縣出生了一個男嬰,這個孩子十分幸運,他的家庭條件足以給予他一個不錯的教育環境,四歲的時候,他就已經進入私塾學習知識,而當時,教他們的老師是從日本宏文師範學院校畢業的陳德元和川大高材生李玉坤。

兩個出身不俗的老師,注定要培養出來一個不凡的學生,在他們的教導之下,小小的趙世炎心中就已經開始知曉反帝反封建是怎樣的一種概念。

然而,那個時候的他年紀太小了,根本做不出什麼實際行動,是以,在目睹所處封建社會的不足後,他暗暗蓄力,立志要改變封建社會的不足之處。

趙世炎:李大钊、周恩來的戰友,26歲英勇就義,外甥後來成了總理最重要的創始人少年志氣英勇就義

時間匆匆過去,14歲的時候,趙世炎考入了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中,那個時候正流行着陳獨秀主辦的《新青年》,哪怕是剛處于青少年時期,趙世炎也積極投入到新文化運動當中,并得以認識到李大钊這樣的偉人。

在之後的短短幾年時間裡,趙世炎的成長速度令人感歎,他不僅參與了幾本主要雜志的編制,還在其中宣傳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除此之外,在《少年》這本專屬于青少年讀物中,他還連續發表了很多論文來分析當時的青年思想狀況。

趙世炎:李大钊、周恩來的戰友,26歲英勇就義,外甥後來成了總理最重要的創始人少年志氣英勇就義

期間,他不斷向大家揭示着封建社會家庭和舊的教育制度對青少年的危害,在我們後人看來,我們沉浸于新式教育的環境當中,是以清楚那些封建的危害,認為這樣的舉動沒有什麼不妥,但在當時,這是一種十分前沿的行為。

對這些封建的存在,我們心中早已秉持着排斥摒棄的心思,可是在那個時代,人們正沉浸在那樣的教育當中,群體性和謀求共鳴性催發我們的本能,哪怕受到了影響,也不會正視其缺點。

在這樣的環境下,有如此前沿的覺悟,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更何況這樣的認知發生在一個青少年的身上。

趙世炎:李大钊、周恩來的戰友,26歲英勇就義,外甥後來成了總理最重要的創始人少年志氣英勇就義

也許是他的個人魅力招來了許多的夥伴,之後,他們在一起探讨着中國的前途,思考光明到底在哪裡,社會主義是否會成為新中國的光芒。

直到趙世炎18歲的時候,經過好友李大钊的介紹,趙世炎加入了中國少年學會,并參加了五四愛國運動,在這次運動中,他作為學生會幹事長,帶領着學生走出校門,聯合了幾大高校師生一起參加愛國運動。

他們用稚嫩的嗓音表達着對恥辱條約的憤懑,《巴黎條約》也許不能引起國内那些沉睡靈魂的共鳴,但讓這群年輕的雛鳥感到刀削一般的傷痛。驕傲的中華學子怎會忍受自己的國家低人一等,哪怕隻是在國土的道路上行走,我們都堅決表達自己不接受的态度。

趙世炎:李大钊、周恩來的戰友,26歲英勇就義,外甥後來成了總理最重要的創始人少年志氣英勇就義

從18歲的成人之初,到27歲的青年時期,趙世炎一直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中,他和李大钊、周恩來等人一起上司着中國覺醒的人們不斷前進,截至1927年的時候,趙世炎已經參與了三次武裝起義,而他和周恩來更是一起指揮和帶領着勞工糾察隊沖鋒陷陣,向着聯軍發起沖擊。

也正是在那青春年華當中,上海經過了三十多個小時的激戰以後,成為了他們的勝利品。

那是一次載入史冊的壯舉,在大革命時期,那是中國勞工運動當中永遠不可被忽視的一筆濃墨重彩。

27歲是多麼美好的年齡,可是就在那一年的7月2日,趙世炎被捕,17天後,他被執行砍頭。

趙世炎:李大钊、周恩來的戰友,26歲英勇就義,外甥後來成了總理最重要的創始人少年志氣英勇就義

英勇靈魂不會害怕這世界上的一切刀槍,在聽到自己的名字後,大家看着趙世炎起身整理好自己身上的紐扣,系好了領帶,雖然那一身西裝早已半舊,可是他依然像一位優雅的紳士一般,淡定地走了出去。那副樣子不是去面對死亡,而是去赴約,赴一場早已注定的約會。

他從容且淡定地走向刑場,口中還高呼着共産主義萬歲,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為共産事業付出,當時的牢房當中還有其他同志,而他們眼中的趙世炎仿佛不是要去面臨人生終點一般。

他的高呼引起了敵人的注意,敵人迫不及待地要劊子手拿刀砍向趙世炎的脖子,随着劊子手刀起刀落,人民失去了一個好兒子。

趙世炎:李大钊、周恩來的戰友,26歲英勇就義,外甥後來成了總理最重要的創始人少年志氣英勇就義

共産主義的事業不會被按下暫停鍵,相信面對死亡的趙世炎,心中也認定自己的死亡不過是激勵無數個趙世炎站起來的催化劑而已。

正如這位英雄所想,他犧牲後,無數人站起來了,到後來,他的精神一直影響着一部分人,其中他的外甥李鵬雖未見過他,卻一直以他為榜樣,一步步向着努力建設共産黨的目标前進着,并在最後成為了總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