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世炎:李大钊、周恩来的战友,26岁英勇就义,外甥后来成了总理最重要的创始人少年志气英勇就义

作者:小琦侃侃谈

建国后,我党带领着人民走向了希望,但在建设我党的过程当中,需要不少人在其中推动,因此,有不少英雄壮士为此牺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因为许多人前赴后继地推动,我党才有了如今欣欣向上的面貌。

赵世炎:李大钊、周恩来的战友,26岁英勇就义,外甥后来成了总理最重要的创始人少年志气英勇就义

曾经,有这样一位十分重要的创始人,他为了我党建设,在26岁的时候就壮烈就义,新中国建立后,他的外甥还成为了国家总理。

在共产党发展历史中,赵世炎的姓名对于我们而言可能十分陌生,但是对于共产党而言,这三个字是一个永不会被忘记的名字。

2009年,国家曾经评出100个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就有赵世炎的名字。

可惜的是,当我们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陌生感扑面而来,我们并不清楚他为什么会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但听闻他的故事以后,我们又会潸然泪下,为他的付出而感动。

赵世炎:李大钊、周恩来的战友,26岁英勇就义,外甥后来成了总理最重要的创始人少年志气英勇就义

1901年4月13日,重庆市的曲阳县出生了一个男婴,这个孩子十分幸运,他的家庭条件足以给予他一个不错的教育环境,四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进入私塾学习知识,而当时,教他们的老师是从日本宏文师范学院校毕业的陈德元和川大高材生李玉坤。

两个出身不俗的老师,注定要培养出来一个不凡的学生,在他们的教导之下,小小的赵世炎心中就已经开始知晓反帝反封建是怎样的一种概念。

然而,那个时候的他年纪太小了,根本做不出什么实际行动,因此,在目睹所处封建社会的不足后,他暗暗蓄力,立志要改变封建社会的不足之处。

赵世炎:李大钊、周恩来的战友,26岁英勇就义,外甥后来成了总理最重要的创始人少年志气英勇就义

时间匆匆过去,14岁的时候,赵世炎考入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那个时候正流行着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哪怕是刚处于青少年时期,赵世炎也积极投入到新文化运动当中,并得以认识到李大钊这样的伟人。

在之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里,赵世炎的成长速度令人感叹,他不仅参与了几本主要杂志的编制,还在其中宣传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除此之外,在《少年》这本专属于青少年读物中,他还连续发表了很多论文来分析当时的青年思想状况。

赵世炎:李大钊、周恩来的战友,26岁英勇就义,外甥后来成了总理最重要的创始人少年志气英勇就义

期间,他不断向大家揭示着封建社会家庭和旧的教育制度对青少年的危害,在我们后人看来,我们沉浸于新式教育的环境当中,所以清楚那些封建的危害,认为这样的举动没有什么不妥,但在当时,这是一种十分前沿的行为。

对这些封建的存在,我们心中早已秉持着排斥摒弃的心思,可是在那个时代,人们正沉浸在那样的教育当中,群体性和谋求共鸣性催发我们的本能,哪怕受到了影响,也不会正视其缺点。

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如此前沿的觉悟,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这样的认知发生在一个青少年的身上。

赵世炎:李大钊、周恩来的战友,26岁英勇就义,外甥后来成了总理最重要的创始人少年志气英勇就义

也许是他的个人魅力招来了许多的伙伴,之后,他们在一起探讨着中国的前途,思考光明到底在哪里,社会主义是否会成为新中国的光芒。

直到赵世炎18岁的时候,经过好友李大钊的介绍,赵世炎加入了中国少年学会,并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他作为学生会干事长,带领着学生走出校门,联合了几大高校师生一起参加爱国运动。

他们用稚嫩的嗓音表达着对耻辱条约的愤懑,《巴黎条约》也许不能引起国内那些沉睡灵魂的共鸣,但让这群年轻的雏鸟感到刀削一般的伤痛。骄傲的中华学子怎会忍受自己的国家低人一等,哪怕只是在国土的道路上行走,我们都坚决表达自己不接受的态度。

赵世炎:李大钊、周恩来的战友,26岁英勇就义,外甥后来成了总理最重要的创始人少年志气英勇就义

从18岁的成人之初,到27岁的青年时期,赵世炎一直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和李大钊、周恩来等人一起领导着中国觉醒的人们不断前进,截至1927年的时候,赵世炎已经参与了三次武装起义,而他和周恩来更是一起指挥和带领着工人纠察队冲锋陷阵,向着联军发起冲击。

也正是在那青春年华当中,上海经过了三十多个小时的激战以后,成为了他们的胜利品。

那是一次载入史册的壮举,在大革命时期,那是中国工人运动当中永远不可被忽视的一笔浓墨重彩。

27岁是多么美好的年龄,可是就在那一年的7月2日,赵世炎被捕,17天后,他被执行砍头。

赵世炎:李大钊、周恩来的战友,26岁英勇就义,外甥后来成了总理最重要的创始人少年志气英勇就义

英勇灵魂不会害怕这世界上的一切刀枪,在听到自己的名字后,大家看着赵世炎起身整理好自己身上的纽扣,系好了领带,虽然那一身西装早已半旧,可是他依然像一位优雅的绅士一般,淡定地走了出去。那副样子不是去面对死亡,而是去赴约,赴一场早已注定的约会。

他从容且淡定地走向刑场,口中还高呼着共产主义万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为共产事业付出,当时的牢房当中还有其他同志,而他们眼中的赵世炎仿佛不是要去面临人生终点一般。

他的高呼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敌人迫不及待地要刽子手拿刀砍向赵世炎的脖子,随着刽子手刀起刀落,人民失去了一个好儿子。

赵世炎:李大钊、周恩来的战友,26岁英勇就义,外甥后来成了总理最重要的创始人少年志气英勇就义

共产主义的事业不会被按下暂停键,相信面对死亡的赵世炎,心中也认定自己的死亡不过是激励无数个赵世炎站起来的催化剂而已。

正如这位英雄所想,他牺牲后,无数人站起来了,到后来,他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一部分人,其中他的外甥李鹏虽未见过他,却一直以他为榜样,一步步向着努力建设共产党的目标前进着,并在最后成为了总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