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史|趙烈文為什麼怕做官?

作者:上司文萃
讀史|趙烈文為什麼怕做官?
讀史|趙烈文為什麼怕做官?

出于對心腹幕僚和弟子趙烈文的真誠關心,曾國藩不僅多次建議他出去做官,而且為他在浙江謀得了副知府級的同知職位,還說隻要趙烈文一點頭答應,他就會給浙江省的頭頭們打好招呼。曾國藩這麼做,除了趙烈文跟随自己多年,應該對他有所回報,更為關鍵的是曾國藩對趙烈文的從政能力期望很高,說他聰明絕頂,理論水準當今無人可比,唯有實踐經驗稍有欠缺,隻要在實踐方面加強鍛煉,以後一定能夠成為全才。這種評價是極高的。在得一實職難于登天的晚清時期,曾國藩能夠積極主動為趙烈文謀取官位,可以說是最大的照顧了。但趙烈文總以各種理由加以推辭。原以為趙烈文故意違反世俗人情,以顯示自己的與衆不同,有些過于矯情,直到看了同治六年(1867)九月十五日他與曾國藩的對話,才發現是以小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

讀史|趙烈文為什麼怕做官?

曾國藩和趙烈文的對話原文是:

曾:“足下如去,吾為諄屬浙大吏,不無所裨。足下天分絕頂,世間學問事理有虛實二宗,無虛則實,有時而窒礙不行;無實則虛,又無所附麗。論虛處則足下當世無敵,惟實處讨探未盡,再能勉力,便為全才。”

趙:“做官未必能了負累,烈一遊客,而幹請者尚紛紛,況做官邪?愛錢無以對知己,不愛錢無以了一身,進退維谷,徒稽首屈膝于流俗,亦何為邪?烈以菲才而素負虛聲,一入仕版,責備必嚴,再操師竿牍以往,彼省大吏即無畛域之見,同輩中能無側目邪?故以做官為身謀,烈皆未見其可。至政務本儒者之所當知,無關出處。師亦虛實二義尤為的當不移,烈請遠歸後,即來師處親炙一二年,烈雖散誕,自問于求學一事而不敢自畫,且何忍負師厚意邪。”

原來趙烈文不願出去當官,并不是不想當官,而是怕當官。

一是怕别人上門求辦事。趙烈文隻是一個普通幕僚,來走門子托關系的人都絡繹不絕,更何況做了官!他是個正人君子,也是個原則性很強的人,親戚朋友找上門來,向他求官要項目等等,是鐵面無私加以拒絕呢?還是照顧面子違背原則滿足他們的無理要求?這對樂善好施熱心腸的趙烈文來說是件大難事。

二是怕拒絕不了别人送上門來的錢物。别人上門求辦事,大多不會空着手,對送上門的錢物,趙烈文是接呢還是不接?接了,就是受賄,是搞腐敗,他不願為、不忍為;不接,就是駁人家的面子,情面上過不去。俗話說人無橫财不富,馬無夜草不肥,趙烈文如果堅決不受賄,兩袖清風隻靠死工資,做官後當然不能解決家庭“負累”問題,還不如在幕府工作收入更高。是以對他來說,把做官作為謀生的手段和途徑,确實不是什麼好事。

讀史|趙烈文為什麼怕做官?

三是怕不能為百姓辦實事。正如趙烈文所說,一旦做官,就要奉公守法、為百姓辦實事,否則既對不住這份俸祿,也對不住自己的良心。但是古代官場上的人,說奉公守法就能奉公守法嗎?說為百姓辦實事就能為百姓辦實事嗎?絕大多數官員,最後隻能曲從世俗,人雲亦雲;随波逐流,得過且過;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而這些,都不是趙烈文願意面對的。

四是怕别人說三道四。趙烈文是個很有能力和名望的人,出去做個知縣、知府之類中下級官員,按說不會招緻多大非議。但為什麼衆多有能力有名望的人得不到官位,偏偏你趙烈文能輕易得到,還不是朝中有人好做官,背靠大樹好乘涼!何況曾國藩還想跟浙江的頭頭們打招呼,要為趙烈文的官途鋪路架橋,這就更讓趙烈文感到為難了。這種把自己放到爐火上烤的事,趙烈文無論如何不敢答應。

正因為有這些“怕”,是以趙烈文甯願在曾國藩幕府待着,也不願意走入官場。看來官并不是那麼好當啊!

如今想入仕途或即将走上官場的人,想清楚了其中道理和利害嗎?

(摘自《上司文萃》2016年5月上)

稿件來源:《雜文月刊》

精彩回顧

讀史|趙烈文為什麼怕做官?
讀史|趙烈文為什麼怕做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