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兩人曾預言清朝命運,曾去世後他歸隐田園

在晚清政局當中,曾國藩稱得上舉足輕重之人,不是他率領湘軍平定太平天國,清王朝恐怕要提前幾十年退出曆史。而曾國藩之是以能立非常之功,離不開他善于招攬人才,讓他們的聰明才智為已所用。時人就稱他的幕府是''神州第一幕府''。其中有一個幕僚,他在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形勢一片大好之際預言清朝五十年必亡。這位奇人,就是趙烈文。

趙烈文(1832~1894),字惠甫,号能靜居士,江蘇常州人。祖上世代有為官者,但他本人的科第之路卻十分不順,在多次科舉不第後,他斷了入仕的念頭,轉而研究起易學、醫學、軍事等經世緻用之學。

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兩人曾預言清朝命運,曾去世後他歸隐田園

1855年,受曾國藩禮聘,趙烈文來到他所在的軍營,在參觀樟字營向其提了一堆軍務上的意見,曾國藩以為他的話隻是不懂實務的書生之言,以為他也是個隻會空言的,是以十分不悅。趙烈文見狀,忙告辭而出。後來湘軍果然大敗,這件事讓曾國藩對這位年輕人不禁刮目相看。

1861年,趙烈文服喪期滿,正式成為曾國藩幕僚。''凡運籌決策以及軍書章奏,多出裁定。''、趙烈文學淵識厚,曾國藩多次稱贊他洞達時務。比如,在粗略了解了日本曆史和近些年的變化以後,他斷言日本必能強大,成為中國的勁敵。預言科舉一定會被廢棄,等等。

1863年,趙烈文被委派到其弟曾國荃身邊,協助他攻打南京。南京城破後,眼見兵士大肆燒殺掠奪,趙烈文痛心不已。戰後,曾氏兄弟保奏他做官,趙烈文卻選擇了退隐田園。他在故鄉為自己籌辦了一間叫''天放樓''的書屋,曾國藩就任兩江總督後,趙烈文想念曾國藩,應曾國藩之召回到他身邊,為其籌謀劃策。

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兩人曾預言清朝命運,曾去世後他歸隐田園

曾國藩與趙烈文可謂亦師亦友,相知甚深。一次,曾國藩說自己靠自強不息之道''粗能有成'',趙烈文則說,''師曆年辛苦,與賊戰者不過十之三四,與世俗文法戰者不啻十之五六。''平定太平天國後,曾國藩成了中興大清的功臣,被朝野上下歌頌,但他卻沒有一絲欣喜,因為他預感到時局将發生巨變,于是有了1867年6月20日晚上,他與趙烈文的談話。

期間,趙烈文說清帝國隻是回光返照,還推測''異日之禍,必先根本颠仆,而後方州無主,人自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曾國藩聞罷,''蹙額良久'',問:''能否效法晉、宋兩朝南遷?''趙烈文斷然否定了這一可能。曾國藩長歎一聲:''吾日夜望死,憂見宗祏之隕。''

果不其然,44年後,武昌城響起槍聲,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頃刻間土崩瓦解。

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兩人曾預言清朝命運,曾去世後他歸隐田園

深知清廷即将覆滅的曾國藩選擇了知不可為而為之,應清廷之命北上就任直隸總督。趙烈文随行,期間,他出仕為官,署理了易州知州。任上理冤獄,修水利,興文教,事事躬親,盡職盡責。

1875年,趙烈文辭官歸隐,此後寄情山水,悠遊書海,感歎''吾老是鄉,雖萬戶侯不易也。''他的一生著述頗豐,尤其是留下了一部《能靜居日記》,裡面詳細記錄了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前後經過,是研究晚晴曆史不能不看的資料之一。1894年,趙烈文去世,享年62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