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祁鎮冤殺于謙,重奪皇位3年後,一大臣說:皇上,你被騙慘了

一、别用朱祁鎮對比朱元璋

越細看明朝曆史,尤其是大明16位帝王,估計絕大多數人,就越會有兩種感覺。

其一:對朱元璋的贊佩。不少人認為,朱元璋的曆史作用被高估了。甚至還有一些人,就死死盯住大明建立後,朱元璋對功勳們舉起的刀之上。但當我們把明朝放在曆史長卷中,立刻就能發現問題。

自盛唐開始都是哪裡先亂的?是幽州地區。唐朝剛建立沒多久,劉黑闼就在河北舉兵反抗,差點打爆大唐。随後是安史之亂,也是自該地區開始的。宋朝就更不必多說了,遼國、金國如山一樣壓在宋朝腦袋上。

朱祁鎮冤殺于謙,重奪皇位3年後,一大臣說:皇上,你被騙慘了

這說明了啥呢?北方和南方,自唐朝開始就互怼,動不動就分家!那麼是誰把北方和南方,重新捏合在一起的?答案是朱元璋!也就是說,明朝的建立,等于消除了南北對立!為啥朱元璋時期的科舉,要向北方傾斜?别忘了,他可是自南方起兵的。

乃至朱棣的“靖難之役”不也是自幽州開始的嗎?當我們都說朱棣遷都北京,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時,可曾深思過,難道威脅僅僅來自“門外”嗎?明朝的國都,如今定在幽州地區,是不是一種向心力的培養和凝聚?

這就是朱元璋最牛的貢獻!哪怕再拔高一把朱元璋,是不是也沒啥不可啊?所謂重塑山河的評價,不為過!

朱祁鎮冤殺于謙,重奪皇位3年後,一大臣說:皇上,你被騙慘了

其二:對朱祁鎮的憤怒和鄙視!一個土木堡之敗,不但他自己被活捉,且還引導着瓦剌大軍兵臨帝都。若沒有于謙“補天”,一旦明朝退回南京,最好的結果就是又一個“南北朝”。北方毫無疑問,則再次胡化!

若真如此了,那麼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等人,玩命彌合了那麼多年的南北裂痕,立刻就化為烏有,這不僅僅是明朝的損失吧。是以當我們後人翻看曆史時,不能用自己的一點情緒,一種喜好,去一葉障目。

比如朱祁鎮,由于臨死前廢除了活人殉葬制度,一下子被捧上了天,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很簡單,打個比方,一個人孝順父母一輩子,隻因最後怼了父母兩句,就被罵得體無完膚。相反,另一人是逆子,隻因父母死前回來看了看,哭了幾聲,就被說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朱祁鎮是不是這種情況?就更不要說,其實朱祁鎮還是,所有大明所有帝王中,最糊塗,甚至是智商最堪憂的那位。他當瓦剌的“扣關天子”等事情咱就不說了,畢竟可以給他個理由,那時他還年輕,沒有被現實毒打過,咱就隻說他,曆經磨難後的“奪門之變”!

朱祁鎮冤殺于謙,重奪皇位3年後,一大臣說:皇上,你被騙慘了

二、景泰帝、于謙和朱祁鎮

倘若說于謙是大明的“補天臣子”,那麼景泰帝則應稱之為“補天皇帝”。朱祁鎮被瓦剌活捉後,成了瓦剌“攻城拔寨”的利器。大明處于生死存亡之際,當時有兩種意見。

一種是以徐有貞為代表的遷都說。他道:“驗之星象,稽之曆數,天命已去,惟南遷可以纾難。”總的意思就是:老天爺命你遷都,不丢人!

《三國演義》中的谯周,就是這樣的“天象狂人”,從來不說自己的主張,而是把老天爺推在前面。後來就是他,用天象忽悠劉禅,表示:這是老天爺命你投降,不丢人!是以筆者嚴重懷疑,羅貫中借給谯周加戲,諷刺徐有貞呢!

朱祁鎮冤殺于謙,重奪皇位3年後,一大臣說:皇上,你被騙慘了

道理很簡單:既然徐有貞這麼牛,為啥朱祁鎮出征時,他不吭聲?分明就是想逃跑保命罷了。

于謙則代表着另一種意見:決不能遷都,這是毀大明呢,再有敢胡扯南遷者,都該殺!

就這樣在于謙的強悍表态下,南遷被否決。但皇上在瓦剌手中,成了瓦剌手中的“王炸”,這個問題如何解決?隻能是廢了這張牌。于是又在于謙的支援下,朱祁鎮被廢,朱祁钰登基,這就是景泰帝!

決定曆史走向的北京保衛戰,顯然于謙居功至偉,但景泰帝的支援和力挺,也照樣起到了大作用。否則他若是個軟骨頭,就算再來個于謙,也是沒法玩轉的!是以,朱祁钰的作用,不能被忽略。不能僅強調于謙這根頂梁柱,而無視了朱祁钰這個大明象征。

朱祁鎮冤殺于謙,重奪皇位3年後,一大臣說:皇上,你被騙慘了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若沒有朱祁钰和于謙,朱祁鎮的結局不堪設想。熟悉曆史的都知道,亡國君是啥結局,尤其是落入北方蠻族手中的亡國君們。是以朱祁钰和于謙,等同于朱祁鎮的救命恩公,這點不會錯吧?

承認了這點,我們再來看,朱祁鎮被瓦剌送回大明後,他都幹了些啥。其實就一個,這就是“奪門之變”,也叫“南宮複辟”。朱祁鎮趁朱祁钰病重之際,在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的擁戴下,重奪了皇位。

由此,朱祁鎮又坐在了帝王寶座上,竟然在石亨、徐有貞等人的要求下,殺掉了于謙。理由是,你若不殺于謙,那咱這叫南宮複辟,還是南宮篡位?(《明史》有貞進曰: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

是以,雖“天下冤之”,于謙還是被朱祁鎮給殺掉了。顯然朱祁鎮也認可:不殺于謙,自己這皇位就等于來路不正。畢竟,是于謙力挺朱祁钰,頂替了他。而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則都成了朱祁鎮的“恩公”,被瘋狂封賞。比如徐有貞,就一屁股坐上了首輔寶座。

朱祁鎮冤殺于謙,重奪皇位3年後,一大臣說:皇上,你被騙慘了

三、皇上,你被騙慘了!

一晃3年後,朱祁鎮由于發現石亨飛揚跋扈,以至于都不把他這皇上放眼裡,故而朱祁鎮殺掉了石亨。殺完後,其實朱祁鎮就覺得有點對不起人家了,三年前,是石亨冒死把他撈回來,可如今卻殺了人家!

于是朱祁鎮就想起了一位大臣,叫李賢!當年土木堡之變時,李賢就跟着他出征,明軍全軍覆沒後,為數不多逃回了的人中,便有他!

李賢來後,第一句話就是:“皇上大哥,我知道你想問當年奪門之變時的事情,我就問一句:倘若當年石亨等人的事情敗露,他和徐有貞等人是必死無疑。那麼皇上您是不是也會提前下線了?”(《明史》:爾時幸而成功,萬一事機先露,亨等不足惜,不審置陛下何地。)

朱祁鎮冤殺于謙,重奪皇位3年後,一大臣說:皇上,你被騙慘了

朱祁鎮點頭。畢竟若失敗了必是謀反!

李賢這才接着說:“是以啊,皇上,你被騙慘了!當時景泰帝(朱祁钰)唯一的兒子已經死了,而景泰帝也病入膏肓。按咱大明祖制來言,一旦景泰帝駕崩,會有兩個人有資格繼位,第一個就是您的兒子朱見深(後來的明憲宗),第二個就是皇上您自己!可偏偏石亨、徐有貞他們去冒死奪門,這是他們擁戴你啊,還是在投機呢?”

其實潛台詞就是,皇上啊,你不是奪走了朱祁钰的皇位,而是奪走了你兒子的皇位,再或說皇位本來就會是你的。結果,你不但被人家騙了不算,還幫着數錢!

朱祁鎮如夢方醒。慌忙下旨,從今兒起誰再用“奪門”字眼,我就殺了誰。同時一口氣,罷免了四千多,依靠“奪門之變”上位的官員。(《明史》:自今章奏勿用“奪門”字,并議革冒功者四千餘人。)

朱祁鎮冤殺于謙,重奪皇位3年後,一大臣說:皇上,你被騙慘了

這不是筆者講笑話,而是記錄在《明史》中的事情。

當年劉禅用一句“此間樂不思蜀”,換來了“扶不起來的劉阿鬥”,那麼,朱祁鎮這種被騙了還幫着數錢的行為,又該怎麼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