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可愛的叛軍!官賊對比明顯的“涼州之亂”前奏——品三國(9)

作者:曆史形象

184年,遍地造反。除了黃巾起義,最出名的要屬“涼州之亂”。

“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關群盜反,共立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将軍,殺護羌校尉泠徵。金城人邊章、韓遂素著名西州,群盜誘而劫之,使專任軍政,殺金城太守陳懿,攻燒州郡。”

北地郡的先零羌,是漢時羌族部落裡最猛的!他們先後被李息逐過,被義渠安國坑過,被來歙剿過,被馬援揍過,被段颍扁過,還因為崇拜皇甫規而主動投降過……

嗯……看起來很糟糕,但他們面對的,都是妥妥的漢朝名将啊,加上“漢環首刀”、“以胡治胡”這些明槍暗箭,打不過也正常。

直到中平元年冬,羌人衆部落再次制造混亂,以“響應黃巾軍”。

想必不少朋友都是如此認為,隻是。依據很多,其中最直接的一點,是十一月時,黃巾軍死守的廣宗城頭,已經插滿了漢旗,即便羌人此前便已準備造反,又能去響應誰呢?

這不重要,我們繼續聊涼州之亂。

可愛的叛軍!官賊對比明顯的“涼州之亂”前奏——品三國(9)

羌人聯合盜賊起事,共推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和李文侯為首領。義從,就是歸附朝廷的少數民族。他們殺了護羌校尉泠徵,又劫持了邊章和韓遂。

正如文中所說,邊章、韓遂都是好人。此前,功德頗深的金城太守殷華在任期去世,邊、韓等人便追送其遺體并立碑,名為《漢金城太守殷華碑》。而且韓遂,還曾被新任大将軍何進所賞識,隻因何進沒有聽其“誅殺宦官”的建議,于是自請傳回涼州。

叛軍綁架他們,也是看中了他們的名聲和名氣。

後來,叛軍殺了太守陳懿,從史料來看,這個人很有膽識,當邊章、韓遂被劫持時,陳懿匹馬入敵營,希望叛軍釋放二人。在那個年代,有膽識的人分兩種,要麼勇,要麼貪,而“勇”的人,大部分都是英雄。

說到這裡,有個小問題,就是《資治通鑒》與《後漢書》注引獻帝春秋似乎有所出入,據後者記載:

“涼州義從宋建、王國等反。詐金城郡降,求見涼州大人故新安令邊允(邊章)、從事韓約(韓遂)。約不見,太守陳懿勸之使往,國等便劫質約等數十人。金城亂,懿出,國等扶以到護羌營,殺之,而釋約、允等。”看這意思,陳懿并非邊、韓所殺。

但《後漢書·董卓傳》中說:“伯玉等乃劫緻金城人邊章、韓遂,使專任軍政,共殺金城太守陳懿,攻燒州郡。”而且《後漢書》中多處提到,陳懿為邊、韓所殺。

無論真相為何,當邊韓二人決定叛漢之時,便改了名,也轉了性,從良臣,變成了反賊。

可愛的叛軍!官賊對比明顯的“涼州之亂”前奏——品三國(9)

抵抗叛軍的主要上司人,是涼州刺史左昌,左昌也是個有膽識的人,但他卻不是“勇”,而是“貪”。

蓋勳這個人“戲”很多,他出身官宦世家,不僅文武雙全,還是個大大的好人,《後漢書》為他立了傳。

左昌的意圖很明顯,借叛軍之手除掉蓋勳,即便被蓋勳僥幸逃脫,也能治他個作戰不力之罪,将他軍法處置,卻沒想到,蓋勳竟屢立戰功,打得叛軍決定放棄阿陽縣。

這本是好事,卻帶來了一場浩劫……

放棄阿陽縣的叛軍,轉而進攻金城郡,蓋勳見狀,連忙請求身在冀縣的左昌發兵救援,可左昌不聽,于是就發生了“叛軍劫邊韓、殺陳懿”的事。

原本左昌隻是為洩私憤,卻将邊、韓二人推給了叛軍,不但害了陳懿,也害了涼州百姓。

可愛的叛軍!官賊對比明顯的“涼州之亂”前奏——品三國(9)

邊章韓遂決定造反,一部分因素在于左昌見死不救,是以他們第一時間兵圍冀縣,想要殺掉左昌。

不知此刻的左昌是否後悔,可事已至此,他隻能在死守待援和突出重圍中做選擇。

前文說過,左昌是個巨貪,雖然擁有沖出去的實力,但他的财産和前途,也就徹底完了。是以,他決定派人向蓋勳求援。

這一幕既好氣又好笑,以至于漢陽郡從事辛曾、孔常等人都表示疑惑,蓋勳手下的人,是左昌精挑細選的老弱殘兵,而擁兵守城的左昌卻要蓋勳去救,實在是太奇葩了,便不想聽命。

蓋勳與邊、韓二人在戰場上相遇,大罵他們不忠,二人無奈,又不想為難蓋勳,隻說自己罪孽深重,不能回頭了,于是罷兵而去,冀縣之圍随解。

可愛的叛軍!官賊對比明顯的“涼州之亂”前奏——品三國(9)

在這段過程中,最令人氣憤的就是左昌,好在他很快被免了職。

這也很好了解,連遠在帝都的“巨貪”漢靈帝劉宏都知道,發國難财是不想活的表現,又怎麼能容忍左昌這樣比自己更“過分”的官員呢?

然而,這個調令,卻險些要了蓋勳的命。

可愛的叛軍!官賊對比明顯的“涼州之亂”前奏——品三國(9)

當叛羌包圍了護羌校尉夏育之時,楊雍命蓋勳出兵援救,由于兵力不足,待援軍行至狐盤,被叛軍打得大敗。

蓋勳面無懼色,收攏僅剩的百餘勇士,擺出魚麗之陳,做最後的抵抗。

在叛軍騎兵的沖殺之下,勇士們陸續陣亡,蓋勳自己也有三處重傷,但他卻巋然不動,指着身旁的木标說:就讓我死在這裡吧。

句就種部落羌人首領滇吾,非常敬重蓋勳,又曾受過蓋勳的恩惠,是以用武器攔住士兵們說:“蓋長史賢人,汝曹殺之者為負天。”可蓋勳卻擡頭大罵,表現出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把所有人都看呆了。

滇吾将馬讓給蓋勳,想要尊他為首領,遭到蓋勳的拒絕,滇吾無奈,隻能把他捆綁回營。

由于羌人都非常敬佩蓋勳的忠義和勇敢,不想加害他,見他死忠漢廷,便派人将他送回了漢陽郡。

楊雍得知後,表奏蓋勳為漢陽郡太守。

可愛的叛軍!官賊對比明顯的“涼州之亂”前奏——品三國(9)

這就是“涼州之亂”的前奏。

雖然戰争殘酷,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羌人的可愛。

他們先是推舉北宮伯玉和李文侯為将軍,劫持了邊章、韓遂,又推其為首領,繼續造反,俘虜蓋勳之後,還想讓他來做自己的上司,蓋勳不肯,最後把人家送了回去。

可見,這幫人從來就沒想過要稱王稱霸,而是把自己崇拜的人弄到手,然後“脅迫”其當自己的老大,最重要的是,他們有一顆敬重英雄的心!

對比之下,涼州的官員們卻大多糟糕,除了蓋勳貪而狹隘之外,還有武威太守的殘暴不仁,更有邊章韓遂這樣的變節之人。

雖然在很多朋友看來,羌人,甚至所有胡人都殘暴至極,但就此事而言,他們卻展現了可愛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