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愛的觀衆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曆史說書館。今天我們講一下段祺瑞三造共和,段祺瑞第一造共和就是幫助袁世凱成為了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順帶腳把清朝給滅了。袁世凱能當上臨時大總統,段祺瑞幫着袁世凱,那是出謀劃策,袁世凱也是知恩圖報的人,于是段祺瑞那就水漲船高了,成為了中華民國陸軍總長。這個時候段祺瑞對袁世凱那也是唯命是從,沒有二話,刀山敢上火海敢闖,隻要大哥一句話讓我削誰我就削誰。當時這幫革命黨對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袁大腦袋那是橫豎看不上,成天找茬,袁世凱還要跟這幫革命黨客客氣氣的面子上的事兒,咱得過得去。
但是手握重兵的段祺瑞根本就不慣這幫革命黨的病。段祺瑞那真是個狠人,誰要是敢炸刺兒,老子就弄死誰。革命黨也不把段祺瑞放在眼裡,于是終于出事了。到了1912年的6月8日,于是革命黨也不把段祺瑞放在眼裡,雙方這麼一幹終于出事了。到了1912年的8月16日,段祺瑞忍不了了,他把武昌起義的元兇張振武給幹死了,這一下全國都驚了。
孫中山和黃興聽到這個消息,當時就怒了,指着袁世凱的北洋政府就是一頓罵街,咱們這位袁大總統覺得理虧,就把段祺瑞當擋箭牌推在了前面。咱們這位老段那是風采依舊,沒有二話,你們誰要是不服我就幹死,誰少跟我在這扯犢子。這幫貨這幫革命黨聽到段祺瑞這個話,也不把段祺瑞放在眼裡,革命黨也是一幫聾子。
當年跟大清對着幹的時候,這幫人也是抱着炸彈往人群裡穿的主,那也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幹,根本就不鳥你段祺瑞,你愛誰誰。這一幫革命黨的大哥就到國會裡去彈劾段祺瑞,但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袁大總統還得仰仗段祺瑞,于是就給段祺瑞加官進爵,封段祺瑞為陸軍上将,授予二等嘉禾勳章。

袁大總統和革命黨人誰看誰都别扭,這兩撥人根本就尿不到一個壺裡,而且袁大腦袋從一開始就防備着革命黨。1913年3月10日由段祺瑞出面向德國的捷成洋行借款2億,這筆錢就是要購買軍火鎮壓南方的革命黨。
本來這兩撥人已經劍拔弩張了,但是後來又出事了,到了3月20日,國民黨的領袖宋教人遇刺身亡。這個事一查查到了當時的國務總理趙秉鈞身上,這樣袁世凱那是褲裆裡的黃泥,不是死也是死了。革命黨就指着袁大腦袋,光頭一頓罵娘,就是你袁大腦袋幹的。當時的袁世凱也是賊怨,重要人的死成了千古之謎,也說不好這個事是誰幹的,雙方竟然說不到一塊去,那就别廢話了。
于是孫中山上司了護法運動,跟袁世凱開始死磕,于是段祺瑞開始率領北洋軍跟南方的革命黨大打出手。老段帶兵那是有一套的人你很久了,今天說什麼要幹死你?當時孫先生的部隊都是南方那幫小軍閥,根本就不扛揍。段祺瑞一到這幫貨就魂飛魄散了,孫先生的護法運動宣告失敗,南方的革命黨被段祺瑞給鎮壓了。當時的中華民國袁世凱是大總統,南方還有一個副總統,就是黎元洪,老段覺得這樣不行,不能正出兩家,于是派手底下的親信徐素珍去南方把黎元洪給我請回來。
徐樹铮就是一個愣子,橫豎看不上這個黎元洪,于是拿着槍把黎元洪給綁回了北京,黎元洪這一道上杆子顫,從此以後黎元洪一看見徐處長心裡就發虛,這個時候袁大總統和段祺瑞那是親密無間的,一個人在紫禁城裡唱紅臉兒,一個人四處唱白臉兒,中國的政治舞台簡直成了這兩個貨的,二人轉劇場,這兩個戲精演技倒是相當的精湛,真是人生如戲,全看演技,但是這個人一旦牛了就容易膨脹,這個袁大腦袋當總統當的還不過瘾。他後來想當皇帝,袁大腦袋一想當皇帝,這個袁大總統和段祺瑞的蜜月期就算到頭了。
段祺瑞年少的時候在私塾讀過書,學的是宋明理學,他也知道什麼是忠心報國,他對袁世凱那也是忠心耿耿,但是别忘了段祺瑞去德國留過學,他是留過洋的,吃過面包,喝過咖啡,外國的那套東西他是見過的,雖然段祺瑞不知道中國需要怎樣的政體,但是段祺瑞明白中國不需要怎樣的政體,總統專制這個是要不得的,但是倒退到封建帝制,那是萬萬要不得的,是以你袁大總統幹什麼,我老段都支援你,唯獨你當皇帝,這個事兒沒商量。袁世凱也是看明白了,自己想當皇帝,段祺瑞就是不支援他,那這樣可不行,這樣可不行,老段手握重兵,這樣可不行。你要是沒有兵權,幹什麼事都辦不成,槍杆子裡邊出政權,這個是真理,于是袁大總統設立了一個陸海軍大元帥總領辦事處,并以此為政府最高的軍事指揮機關。這個就是袁大腦袋把軍權歸為己有。
現在的陸軍總長段祺瑞,那就是一個名頭,就是一個擺設,就是一個吉祥物,袁大腦袋想當總統,剛開始那也是極力拉攏段祺瑞,那是該賞的賞,該封的封,能給的都給了,但是這個段祺瑞就是不理袁大腦的,反正已經沒有實權了,于是段祺瑞反正已經沒有實權了,于是段祺瑞就把工作交給了他的親信徐樹铮,自己成了一個甩手掌櫃的。
咱們先說一下徐樹铮在晚戲那是特别的出名,人送外号小扇子。在古時候在封建時期,官員身邊都有一個師爺,師爺就是官員的智囊和軍師。師爺雖然沒有官職,但是地位是相當高,官員對師爺也是相當的重視,這個師爺一般是站在官員的旁邊,手裡拿一把小折扇,他就是給官員出謀劃策的。在皖西裡,徐樹铮就是給段祺瑞出謀劃策的老段手下,那也是人才濟濟,什麼靳雲鵬、吳光新,段之貴等等。
但是段祺瑞最信任的就是徐樹铮。雖然現在老段已經沒有實權了,但是他在北洋軍中,那是說一無二的,北洋軍中中上層的軍官,那都是段祺瑞的人,而且段祺瑞一直都是保定軍校的總辦,他的學生早就遍布北洋系了,是以無論是中上層還是下層,那都是段祺瑞的人,袁大腦袋想當皇帝,但是袁大腦袋不缺心眼,他看出來了,現在的北洋軍那是段祺瑞的天下,我現在說話是越來越不好使了,是以我想當皇帝必須有一支我信得過的軍隊,于是袁大腦袋派出他的儲軍,就是他的親兒子袁克定,民事條約簽完之後,外交總長陸征祥向記者說了那句至理名言:“弱國無外交”這個條約的簽訂,讓袁世凱的形象在國民心中那是一落千丈,最後落到了谷底。而一直撸胳膊挽袖子要跟小日本大幹一場的段祺瑞,那人設可是做足了,在群眾中的地位那是直線上升,袁大腦袋想當皇帝,那就得養外必先安内,這幫小日本就算不幫自己,也不能去南方幫助孫中山,孫中山跟日本的關系聽說那也是賊鐵,我要是一激動跟小鬼子幹起來,南方那幫革命黨肯定趁火打劫,說什麼我也得把小日本給穩住了。
袁世凱要當皇帝,那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跟他光明正大對着幹的。除了那幫南方的革命黨,戰友就是段祺瑞了,其他的人都是瞄着悄着,還真不敢跟袁大總統犯相。王士珍和馮國璋這兩個北洋大佬都保持了中立,而晚戲中段祺瑞的幾個小兄弟,如靳雲鵬、段志貴、田中玉、盧永祥,還有張勳都支援袁大腦的稱帝,原因就是隻要元大總統一稱帝,咱們就是開國功勳,那樣的話财神爺爺戴烏紗帽,要錢有錢,要權有權。
袁大總統對段祺瑞那是該做的都做了。既然你敬酒不吃,那就讓你吃罰酒,袁大腦袋,一不做二不休,搬不倒葫蘆,撒不了油。他把段祺瑞給撸了,陸軍總長的位置交給了王世貞,捎帶腳把段祺瑞的小扇子徐樹铮也給一撸到底了。段祺瑞沒辦法跑到了天津,當了一名愚公。到了1915年12月12号,袁大腦袋登基了中華民國改為中華帝國年号為洪憲,袁大腦袋一稱帝,這一下全國都瘋了。各地都進行了讨袁運動,隻稱二次革命,尤其是雲南的蔡锷,那是腦袋削個尖兒跟袁世凱死磕,有打一的就有打二打三的,于是全國各地的實力派那是烽煙驟起,這一下子袁大腦袋成了孤家寡人了,沒有一個人搭理他,老袁是徹底虛了。
當了80多天皇帝之後,袁世凱宣布退位,3月22号老袁宣布取帝制,廢除洪憲年号袁大腦袋又幹回了中華民國大總統。這個時候袁大腦袋又請回了在天津當愚公的段祺瑞,并恢複了段祺瑞的一切官職。不但是陸軍總長還是國務總理,這個時候袁大腦袋的人設是徹底崩塌了,但是段祺瑞的人設那是越走越高,原大腦的是越想越憋屈。
到了1916年6月6日,袁世凱撒手人寰了,一代枭雄黯然謝幕,袁大腦袋臨死之前哪有一個繼承者的名單,第一個副總統的黎元洪,第二個是徐世昌,第三個就是段祺瑞。這個時候的段祺瑞已經是羽翼豐滿了,北洋軍的實權已經完全落到了段祺瑞的手中。
這三個人裡最好使的那就是段祺瑞,黎元洪和徐世昌沒有實權,尤其是徐世昌就是一個耍嘴皮子的,但好歹他還是北洋的人,大總統黎元洪,他根本就不是北洋的人,他能夠起家,那就是辛亥革命的時候,黎元洪被這幫革命黨給架走了,當了幾天傀儡領袖成了一個全國網紅,他既無真才又無實學,而且還沒有帶兵打過仗論執政,那也是個半吊子。
但是黎元洪那是副總統,是繼任總統的第一人選,讓段祺瑞維護黎元洪,段祺瑞心裡10萬個不爽,但是沒有辦法形勢所迫,又不得不擁護這個黎元洪。黎元洪不但是北洋的人看不上他,南方的革命黨也看不上這個貨,黎元洪多次叛變革命,那是一個兩面三刀的主,但是黎元洪倒有一個好處,雖然能力平平,他是一個老好人,幾方他都不得罪。
段祺瑞認為這個黎元洪是一個很好的傀儡,原來你就是當傀儡的,是以大權還是段祺瑞的。
自從黎元洪當上了中華民國大總統之後,這個府院之争就開始了,府院之争就是總統府和國務院尿不到一個壺裡去,在中國真正拍闆說的算的是國務院的段祺瑞,而不是那個擺設大總統黎元洪。
這一段時間段祺瑞幹任何事情都是我行我素,根本沒把大總統黎元洪放在眼裡。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的戰場主要是在歐洲,是列強和列強之間的一場狗咬狗的戰争,跟中國半毛錢都沒有,但是在中國好多的政客跟着德國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是以好多人向着德國為主的同盟國一方,尤其是黎元洪跟德國人的關系賊鐵,後來保持中立的美國和日本都加入了協約國一方,這個時候中國政府就面臨了選擇,段祺瑞可不管那套誰價碼給的高,我就跟誰混。
段祺瑞這麼一看,協約國裡的列強比較多,于是段祺瑞就跟協約國開出了條件,第一個條件就是逐漸提高關稅。第二個就是緩付庚子賠款,就是辛醜條約4.5億兩白銀,我們哪手頭實在是緊,一時半會兒還不上,能不能緩一緩?第三個就是廢除部分薪酬條約的條款。
段祺瑞還提出,我們中華民國不會派軍隊到歐洲參戰,老段是這麼想的,如果把北洋兵都派到了歐洲戰場,南方的革命黨肯定會趁火打劫,到那個時候我幫你們列強把自己折進去,這樣不劃算,但是我可以出資源出勞工,協約國這些列強一看,他們可以接受中國政府提出的條款,他們就一條讓中國政府盡快與德國宣戰。
日本的室内首相還派了西原龜三與段段祺瑞秘密商議,并且日本會對段祺瑞進行經濟援助,還有一筆2億日元的貸款,這些事都是段祺瑞自己給辦了,根本就沒向黎元洪打個招呼,段祺瑞已經飛揚跋扈慣了,然後來了個先斬後奏,逼着黎元洪在對德宣戰政府咨文上蓋章簽字。
黎元洪心裡是100萬個不願意,但是沒有辦法,他有苦說不出,自己就是一個擺設,吉祥物。吉祥物的特點,那就是人家願意把你擺在什麼地方,就把你擺在什麼地方。就這樣中國加入了協約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算黎元洪的脾氣再好,他也有忍不了的那一天。
于是黎元洪最後也動怒了,就是一個泥菩薩,他也有三分土性,黎元洪勾結了一幫國府議員,對内閣表示不滿,從此以後國務院就跟國會勢不兩立了。
再後來黎元洪手下有一幫瞎參謀爛幹事,給他出了一堆馊主意,他順水推舟把段祺瑞的國務總理和陸軍總長的職務給撤了。段祺瑞一看哪也是一臉蒙圈,我小看你黎元洪了,你還真是一條漢子,敢跟我玩這個。行,段祺瑞什麼話都沒說,帶着徐樹铮去了天津。
這一下黎元洪有點虛了,這個老段到底是要幹什麼?不會是要跟我玩陰的吧。于是黎元洪找來了北洋奇葩張勳,給他幫幫場子,張勳自己留個辮子,人送外号辮帥,他手下的軍隊也都留着,辮子,外号辮子軍,這個貨一天到晚心心念想的,那就是複辟大清,這下可好,黎元洪引狼入室了,張勳一進北京第一件事就是把國會給解散了,然後穿着清朝的朝服,帶着頂戴花翎跑到紫禁城,往溥儀皇帝身邊一跪,臣救駕來遲,那是給皇帝一頓三拜九扣,并口稱奴才恭迎聖上,國會解散之後,黎元洪就一溜煙跑了。
1917年6月15日張勳複辟了,這一下全國都震驚了,你張勳真是個跳梁小醜,這個事兒你也敢玩兒。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段祺瑞,段祺瑞自封為陶逆軍總司令,帶着自己的北洋軍殺回北京,要幹死張勳。段祺瑞的部隊和馮國璋的部隊已經進入了盧溝橋和廊坊,張勳來北京帶的人就不多,他的部下全在徐州,張勳就給徐州發電,讓他的部下帶兵來援,他的部下一看張勳玩複辟,你這是玩火自焚,我可不跟你混了。
張勳一下子就虛了,他跑到荷蘭公使館了,張旭那些辮子軍一看張勳跑了,他們也是樹倒猢狲散,一個個撒丫子全撩了,複辟這場鬧劇就持續了十幾天。
然後溥儀皇帝再次宣布退位,溥儀這個皇帝在中國曆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這個貨三次登基,三次退位,這個也真沒誰了。複辟鬧劇結束之後,黎元洪也是心灰意冷了,我再也不當總統了,不在段祺瑞手下當這個吉祥物了。
于是黎元洪通電全國,讓副總統馮國璋代理總統職責,自己不幹了,哥我下野了,這個時候段祺瑞又當上了國務總理,段祺瑞這是三次,此時段祺瑞已經是三造共和了,首先推翻了大清,然後又把袁世凱給逼退位了,這一回又把張勳給趕跑了。
看在張勳那是北洋舊臣的面子上,段祺瑞放了張勳一馬,從此以後張勳就離開了中國的政治舞台,這個時候大總統變成了馮國璋,段祺瑞不能再像玩黎元洪那樣使喚馮國璋了。
馮國璋那是有脾氣的人,人送外号,北洋之狗,段祺瑞的外号,那是北洋之虎,段祺瑞拿着日本人的錢準備武力統一中國,就在段祺瑞大打出手的時候,直系軍閥馮國璋正在壯大他自己的力量,一個是當權派,一個是奪權派,沖突不言而喻了,這一下就成了新的府院之争,到底是北洋之虎狠,還是北洋之狗狠?我們在下一集再和大家一一道來,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