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新研究:福爾摩斯使用的記憶法,也能拯救你的記憶力增強記憶的方法提升長期記憶力大腦的改變

最新研究:福爾摩斯使用的記憶法,也能拯救你的記憶力增強記憶的方法提升長期記憶力大腦的改變

圖檔來源:pixabay

當你在影視劇或綜藝節目中,看到一些記憶天才的驚人表現,你或許會驚訝,甚至半信半疑。但他們驚人的記憶能力,不僅來源于天賦,還因為一些有效的記憶方法。近期,一項發表于《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的研究發現,位置記憶術(也稱作記憶宮殿)的确能提升長期記憶力,并且能徹底改變大腦的記憶模式。

在各種天才或偵探主題的影視劇中,主角的标配能力之一便是過目不忘的記憶力,例如能記住整個城市的地圖,或在記憶裡進行資訊搜尋,尋找隻有一面之緣的面孔。雖然這些影視劇是為了制造戲劇性,但在現實中這種驚人的記憶力或許并非罕見。

1991年,托尼·博贊和雷德蒙·基恩聯合創辦了世界記憶錦标賽(world memory championships)。這項賽事已經成為代表記憶技術最高水準的賽事,它共包括10個記憶項目,要求在選手在固定時間内記憶數字、圖像和撲克牌等。如果你想要獲得國際記憶大師頭銜(imm),需要參加這10個項目,除了累積到一定的積分外,還需要實作1小時内記住1100個随機數字、1小時至少12副撲克牌以及60秒内記住一副撲克牌這3項硬性要求。而這些記憶大師之是以擁有驚人的記憶力,不僅天生腦力較強(大腦神經沖動傳導以及各腦區之間的協同能力更強),他們也會使用一些特定的記憶方法加以訓練。

最新研究:福爾摩斯使用的記憶法,也能拯救你的記憶力增強記憶的方法提升長期記憶力大腦的改變

托尼·博贊(左)和雷德蒙·基恩(右)。圖檔來源:世界記憶錦标賽中國官網

據推測,位置記憶術(method of loci)的出現是由于古希臘時期的演說家在發表演講或與人辯論時,不會使用講稿,是以開發出這種記憶方法來記下大量的文字内容。這種記憶術需要利用大腦想象建構一個十分熟悉的空間地圖(例如在一個具有路徑的房間或建築内),并将需要記憶的材料放置在路徑的某個顯著地标上,随後通過追溯路線來回憶,“拾起”之前被“丢下”的資訊。

2010年由bbc出品的《神探夏洛克》有一集中,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就通過這種方法進行記憶:他在腦海中建構出記憶宮殿——一座龐大的圖書館,利用位置記憶術來記憶案件中的全部資訊,并在需要時逐一回顧這些記憶,找出關鍵的破案線索。在世界記憶錦标賽中,這種記憶術也是參賽選手常采取的方法之一。不可否認,這些例子中的人可能本身就擁有高智商,那麼這種記憶方法對普通人是否也有幫助呢?一項2014年發表于醫學雜志《生理學教育進展》(advance in physiology education)的研究發現,泌尿科學生在學習課程時如果使用位置記憶術記憶,相比于隻學習課程的學生,成績會有明顯的提升。

最新研究:福爾摩斯使用的記憶法,也能拯救你的記憶力增強記憶的方法提升長期記憶力大腦的改變

英劇中福爾摩斯構想的記憶宮殿。圖檔來源:bbc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精神病研究所的科學家注意到,參加記憶賽事的選手在學習記憶術後,短時間内就會參加比賽,是以這種記憶術對長期記憶的影響無法得到評價。近期,在一篇發表于《科學·進展》的文章中,他們設計實驗探究了位置記憶術對長期記憶和人腦結構的影響。

研究團隊共設立了2組實驗。在第1組實驗中,研究者找來了17名記憶選手(記憶能力排名世界前50),并為他們一一比對了17位年齡、性别、用手習慣和智力相當的普通參與者(此前沒有使用過記憶術)。這34位參與者進行了單詞記憶測試(共72個單詞,記憶後20分鐘測試)和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成像實驗。随後,研究者選擇了50名年齡、用手習慣和智力相近(但低于第1組)的男性進行了第2組實驗。這組的實驗過程相對複雜,他們先将參與者分成3組,其中17人接受長達40天(每天30分鐘)的位置記憶術訓練,16人接受同等時間的工作記憶訓練(陽性對照,包括重複任務、回報學習成果和逐漸提高任務難度,以及進行适當獎勵。),剩餘17人作為空白對照。

最新研究:福爾摩斯使用的記憶法,也能拯救你的記憶力增強記憶的方法提升長期記憶力大腦的改變

第一組實驗結果(左圖),記憶選手和對照組的記憶表現(記憶單詞清單)明顯高于對照組;第二組實驗結果(右圖),利用位置記憶術的選手與其他兩組相比,短期記憶并無差異,但持續性記憶明顯提高。圖檔來源于論文

在訓練後,參與者分别需要在20分鐘和24小時後接受單詞記憶測試,以評估他們的短期記憶(weak memory)和長期記憶(durable memory)。此外,為了評估位置記憶術對長期記憶的影響,在實驗的4個月後,研究人員再次測試了這些參與者記憶單詞的能力。在此期間,他們還在多個階段對參與者進行了大腦fmri成像實驗。

第一組實驗的測試結果并不令人意外:記憶選手的短期記憶能力普遍較高,且單個記憶選手的記憶能力顯著高于與之比對的普通參與者。在第2組實驗中,3組參與者的短期記憶表現并沒有明顯差異,位置記憶術參與者的反應能力甚至普遍變慢,但這類訓練會增強參與者的持續性記憶。在4個月後的記憶回溯實驗中,他們的表現也明顯優于另外兩組。也就是說,位置記憶術真正提升的是長期記憶能力。這是如何實作的?當研究人員完成對fmri資料的分析之後,他們找到了答案。

已有的理論認為,在人腦休息時,海馬體-新皮層耦合會使短期記憶從海馬體轉移到新皮層,形成長期記憶。而進行了位置記憶術訓練的普通參與者,或許揭示了一個更普适的現象。他們的海馬體不僅與新皮層的連接配接增強了,而且與所有參與記憶過程的腦區的連接配接均增強了,包括鄰近内側颞葉(mtl)的腦區、壓後皮質(retrosplenial cortex)、外側前額葉皮層(lpfc)、腦幹和小腦。正是這些增強的腦區連接配接,聯合促進了更強的長久性記憶。

此外,研究者還發現了一個意料之外的現象。基于此前的研究,他們原本猜測位置記憶術會增強參與視覺空間處理(包括場景建構、心理導航和情景記憶)和記憶編碼的腦區活動,如壓後皮質和lpfc等。然而,fmri資料展示了截然相反的結果:無論是記憶選手還是第2組實驗中的普通人,在使用位置記憶術之後,他們的上述腦區的激活程度要麼下降,要麼沒有明顯變化。研究者表示,這個現象或許印證了神經效應假說(neural efficiency hypothesis):在認知任務中,高技能或高智商的人的大腦激活程度較低,或者說用腦更高效。

最新研究:福爾摩斯使用的記憶法,也能拯救你的記憶力增強記憶的方法提升長期記憶力大腦的改變

圖檔來源于論文。位置記憶術參與者(最右側)在記憶時,與陽性對照(上)和陰性對照(下)相比,參與記憶的腦區的激活程度降低。

研究人員表示,位置記憶術能增強記憶力,可能是因為它很好地結合了影響記憶的一些關鍵因素,如視覺空間處理、先驗性和新穎性。而這種方法對普通人增強長期記憶也是有效的,相比之下,工作記憶訓練或許幫助不大。

撰文: 石雲雷 審校:吳非

原始論文: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7/10/eabc7606

參考連結: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05617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958091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orking_memory_training#strategi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thod_of_loci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arts-culture/secrets-sherlocks-mind-palace-18094956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