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話題#小夥成功幫139人尋親獲贊福爾摩斯#
沖上熱搜
福建廈門救助站的90後小夥白興浪
因4年間幫助139個失散家庭團圓
被網友稱作“尋親偵探”

記者了解到
廈門救助站作為當地民政局直屬機關
主要職責包括對流浪人員實施救助等
在白興浪的辦公桌上
時刻擺放着一本記事台曆
上面記錄了
從救助對象入站到家屬接回——
幫助救助對象回家的點點滴滴
4年來,白興浪
已經積累了4本這樣的尋親台曆
最近,他的故事還被拍成微電影
感動了上百萬網友
白興浪介紹
救助站裡的大部分被救助對象
都有比較清晰的身份資訊
但也有少數人患有智力或精神障礙
幫助這些“無名氏”與家人團聚
變得困難重重
他會特别留意觀察
他們身上一些差別于其他人的特征
比如說口音和飲食習慣
可以判斷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而流浪者寫的文字
可以用來判斷其文化水準
......
微不足道的細節往往能在尋親過程中
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除了自身的判斷與分析外
白興浪也積累了很多種辦法
比如與公安溝通協查
或是和各地民政部門以及救助站合作
還有一條就是“尋親推送法”
廈門市救助站
與一項公益項目長期合作
白興浪和同僚隻要
将身份資訊碎片進行整合
通過抖音和今日頭條地理位置推薦技術
就可以向疑似流出地
定向推送尋人資訊
2021年
在擷取一些線索後
白興浪給有智力殘疾的流浪女子羅某
錄了尋親視訊
通過大資料推送到江西地區
熱心網友提供了贛州和瑞金的兩條線索
湊巧的是
在這兩個地方都有兩個女孩失蹤
且長相十分相似
通過比對
白興浪發現兩人雖然長得非常像
但牙齒卻有着細微的不同
另一位走失女子的兩顆門牙并不整齊
而羅某卻有着一口整齊的白牙
就因為這樣的小細節
幫助白興浪成功排除了錯誤的線索
最終使女子在瑞金尋親成功
白興浪的堅持
也喚起不少網友的熱心
在評論區
網友除了幫忙轉發資訊
還會輔助他辨認口音
有的網友甚至直接認出了視訊中的人
白興浪說:
“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立體的資訊時代
每個人都有可能幫助到别人
每個人都能成為尋親志願者”
“有的使用者不一定識字
但很可能會看短視訊”
7年來,尋親公益項目和公安系統、救助站和志願者組織一起,累計幫助超過20000個家庭團聚,共有2.6萬名志願者參與其中。
值得高興的是
如今,尋親志願者的隊伍不斷壯大
自學十多種方言幫人尋親的譚英換
在燒烤店幫人找家的榮民甘彪
幫助上百家庭團聚的河南村支書劉紅濤
這些看起來很普通的志願者
借助網絡的力量幫人尋親
成為失散家庭心目中的“神探”“英雄”
不少網友深受感觸
“在有限的生命裡
做着無限有意義的事”
最美的路,是回家的路
讓我們為“白興浪們”點贊
願那些走失的“遊子”
早日與家人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