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次府院之争,盡顯皖系榮光,段祺瑞為何從巅峰跌落神壇一、第一次府院之争,黎元洪的老臉算是丢盡了。二、第二次府院之争,段祺瑞依舊出盡風頭。三、徐世昌上台,依舊是段祺瑞說了算。四、曹锟、吳佩孚的崛起,使得段祺瑞終于下台了!總結:風水輪流轉,段祺瑞也有做傀儡的一天。

老袁是個牛掰的人物,他手下那票人也都不簡單。老袁一嗝兒屁,這幫人就亂了起來。啥情況?當然是争奪北洋政府控制權了!

按照《臨時約法》,當時的副總統黎元洪繼任為總統,可是黎元洪這家夥手裡沒有兵權。他在辛亥革命的時候,其實就是個打醬油的。昨天還是清朝的軍官,一覺醒來就成了革命黨領袖,小辮子讓人家新軍咔咔給剪了。

是以說這個時候的北洋政府,一直被手握軍權的段祺瑞掌控着。段祺瑞覺得自己是老袁的鐵杆粉絲,又是皖系的領袖人物,還擔任着總理的職務,他不掌權誰掌權?

兩次府院之争,盡顯皖系榮光,段祺瑞為何從巅峰跌落神壇一、第一次府院之争,黎元洪的老臉算是丢盡了。二、第二次府院之争,段祺瑞依舊出盡風頭。三、徐世昌上台,依舊是段祺瑞說了算。四、曹锟、吳佩孚的崛起,使得段祺瑞終于下台了!總結:風水輪流轉,段祺瑞也有做傀儡的一天。

黎元洪雖然沒有兵權,但好歹是七尺男兒,也曾經在槍林彈雨中走過來,是以他壓根就不想做個傀儡總統。

是以黎元洪的小情緒在這段時間比較多,在人事任免的問題上,兩個常常吵到要單挑的地步。第一次世界大戰打響以後,段祺瑞非常想參戰,可黎元洪偏偏唱反調,這不,兩個人又要掐起來了。

其實黎元洪心裡沒底啊,按理說他的嫡系在南方,而且他所謂的嫡系也不是他的嫡系,是以他是個光杆司令。

而段祺瑞不同啊,這貨手裡都是兵馬。為了搞定黎元洪,段祺瑞一口氣從全國叫來了十幾個督軍,組成了個督軍團來威脅黎元洪。最終黎元洪隻好妥協。

兩次府院之争,盡顯皖系榮光,段祺瑞為何從巅峰跌落神壇一、第一次府院之争,黎元洪的老臉算是丢盡了。二、第二次府院之争,段祺瑞依舊出盡風頭。三、徐世昌上台,依舊是段祺瑞說了算。四、曹锟、吳佩孚的崛起,使得段祺瑞終于下台了!總結:風水輪流轉,段祺瑞也有做傀儡的一天。

黎元洪是省油的燈嗎?顯然不是好不好?為了報複段祺瑞,黎元洪趁着段祺瑞和日本勾結的事情暴露後,果斷下令撤銷段祺瑞總理的職務。

兩個人徹底撕破臉了,段祺瑞二話不說就跑到了天津,并且公開宣布黎元洪這家夥的撤職令不管用,因為根據《臨時約法》,總統是沒有資格撤銷總理的!甚至打算要武力推翻黎元洪。

這個時候段祺瑞還談起法律了,威脅黎元洪的時候卻啥也不談。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黎元洪出了一個昏招,那就是請張勳入京。

張勳這個家夥腦袋後面還長着辮子呢!而且他的軍隊被稱為辮子軍,因為士兵們都留着辮子。張勳入京不僅沒幫助黎元洪,反倒打算把溥儀弄出來複辟。

好在這個時候有兵權的段祺瑞果斷出手,把張勳複辟的鬧劇給鎮壓下去了。這下子黎元洪可沒臉再做總統了,二話不說就辭職了。是以第一次府院之争,便由總理段祺瑞大獲全勝,手裡有槍好辦事。

兩次府院之争,盡顯皖系榮光,段祺瑞為何從巅峰跌落神壇一、第一次府院之争,黎元洪的老臉算是丢盡了。二、第二次府院之争,段祺瑞依舊出盡風頭。三、徐世昌上台,依舊是段祺瑞說了算。四、曹锟、吳佩孚的崛起,使得段祺瑞終于下台了!總結:風水輪流轉,段祺瑞也有做傀儡的一天。

黎元洪下崗以後,段祺瑞的老朋友馮國璋成了總統。自從老袁去世以後,北洋軍閥主要被分成了三個部分,直系、皖系和奉系。

其中皖系的領袖是段祺瑞,而直系的領袖則是馮國璋。至于奉系,當時還是雜牌軍,畢竟張作霖是土匪招安成了北洋軍閥之一。

是以這個時候直系和皖系在北洋政府争奪最高控制權。按道理時任大總統的馮國璋,應該是一把手,可是段祺瑞做慣了太上皇,就是不肯讓馮國璋一個人說了算。

老交情全都成了泡影,兩個老夥計又開始互撕了。當時廣東護法軍鬧得很兇,西南的軍閥們也比較猖獗。對于這些,段祺瑞主張武力鎮壓,而馮國璋卻覺得應該和平統一才對。

這下子兩人的關系也緊張了起來,段祺瑞索性直接派兵進入湖南動手,一點面子也不給馮國璋。馮國璋也不是吃素的,直接讓直系的幾支部隊宣布停戰和談。尤其是實力強勁的直隸督軍曹锟也支援馮國璋,這倒是讓段祺瑞内心受傷不已。

在這種情況下,段祺瑞負氣宣布辭職,他本來希望馮國璋挽留一下他,可是沒想到馮國璋嘴角微微上揚地說道:走,快走,麻溜的!

段祺瑞那叫一個氣啊,沒幾天功夫又組織了一場十督軍會議,讓他們合夥給馮國璋施壓,對西南地區動武,值得一提的是,曹锟也是這十督軍之一。看來這個時候曹锟還是個兩面派,誰也不願意得罪!

而此時的馮國璋已經意識到一點,自己被段祺瑞的皖系軍閥軟禁了!當時的馮國璋連離開京城的權力都沒有,想要回到南方直系的地盤就更加别想了。

此外張作霖居然也來插一杠子,入關兵谏。是以在這種情況下,馮國璋隻好再次把段祺瑞給捧出來做了總理,段祺瑞算是掙足了面子。

兩次府院之争,盡顯皖系榮光,段祺瑞為何從巅峰跌落神壇一、第一次府院之争,黎元洪的老臉算是丢盡了。二、第二次府院之争,段祺瑞依舊出盡風頭。三、徐世昌上台,依舊是段祺瑞說了算。四、曹锟、吳佩孚的崛起,使得段祺瑞終于下台了!總結:風水輪流轉,段祺瑞也有做傀儡的一天。

1918年,處境尴尬的馮國璋,不得不面臨下崗的局面。其實這對他來說,是如釋重負的感覺。因為北方沒有什麼他的嫡系力量,完全施展不開拳腳。現在你知道為啥中山先生怎麼都不肯北上,而老袁也怎麼都不肯南下了吧?

馮國璋下台的時候,段祺瑞還展現出自己的義氣,他表示跟馮國璋一起下崗領終身俸。其實段祺瑞早就把一切都部署好了,自己在背後操控安福國會,依舊執掌大權。

馮國璋沒辦法啊,兩手一攤就回家領養老金了。于是安福國會便将老好人徐世昌給請了出來做總統,這是繼老袁、黎元洪、馮國璋以後的第四位北洋政府的總統了。

這個徐世昌是老袁的舊相識,兩個人關系别提多好了。隻不過他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也沒有兵權!等于說徐世昌上台以後隻是個傀儡,拿主意的還是安福國會背後的段祺瑞。

兩次府院之争,盡顯皖系榮光,段祺瑞為何從巅峰跌落神壇一、第一次府院之争,黎元洪的老臉算是丢盡了。二、第二次府院之争,段祺瑞依舊出盡風頭。三、徐世昌上台,依舊是段祺瑞說了算。四、曹锟、吳佩孚的崛起,使得段祺瑞終于下台了!總結:風水輪流轉,段祺瑞也有做傀儡的一天。

馮國璋在1919年年底就去世了,這期間一直都是段祺瑞在背後掌權。皖系軍閥的勢力從1916年老袁去世以後開始,就沒有下台過。

段祺瑞在遏制馮國璋的同時,其實也曾經嘗試着拉攏過曹锟和吳佩孚,可惜效果甚微,人家死心塌地跟着馮國璋後面混。

馮國璋去世後,曹锟便成了直系的領頭人,他對段祺瑞早就有意見了,現在做了大哥,索性就跟段祺瑞撕破臉了,甚至要給馮國璋報仇。

就這樣,曹锟、吳佩孚便帶着大軍向北進軍,開始跟段祺瑞的皖系部隊幹仗了。吳佩孚打仗實在是太猛了,以至于5天之内,皖系就被打得潰不成軍。

曹锟和吳佩孚明白,隻有軍隊進了京城,才算是真正掌控了京城。當初馮國璋就是吃的這方面虧,才讓段祺瑞捏在手裡。

段祺瑞鬥不過吳佩孚,隻好選擇辭職下野。而他的那些親信們,諸如徐樹铮、段芝貴等人也都遭到通緝,甚至連安福國會都被曹锟給解散了。

兩次府院之争,盡顯皖系榮光,段祺瑞為何從巅峰跌落神壇一、第一次府院之争,黎元洪的老臉算是丢盡了。二、第二次府院之争,段祺瑞依舊出盡風頭。三、徐世昌上台,依舊是段祺瑞說了算。四、曹锟、吳佩孚的崛起,使得段祺瑞終于下台了!總結:風水輪流轉,段祺瑞也有做傀儡的一天。

從1916年到1920年,這4年多時間裡,段祺瑞一直都是北洋政府的實權人物。可是在直皖戰争過後,皖系慘敗,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是以段祺瑞徹底失去了掌權的實力。

不過段祺瑞好歹是做過多年總理的人,而且是老袁的鐵杆粉絲,是以這個人還是有一定威望的。直系在的時候,肯定輪不到他指手畫腳。可是等到直系被奉系擊敗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争過後,直系馮玉祥反水,奉系張作霖一舉入關,擊敗了吳佩孚,直系退出曆史舞台,奉系走上台前。

而張作霖和馮玉祥都沒有做總統,反倒是把下崗多年的段祺瑞給挖了出來,洗洗讓他成了臨時執政,也就是傀儡領袖的意思。

曆史真會跟人開玩笑,段祺瑞把黎元洪、徐世昌甚至馮國璋都當成過傀儡,他怎麼就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傀儡呢?

參考資料:《北洋軍閥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