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選自《人間五味》,人民文學出版社版 主播:強音 編輯:劉璐(實習) 本文系轉載,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email protected]
五 味
文 | 汪曾祺
山西人真能吃醋!幾個山西人在北京下飯館,坐定之後,還沒有點菜,先把醋瓶子拿過來,每人喝了三調羹醋。鄰座的客人直瞪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過春節了。别處過春節,都供應一點好酒,太原的油鹽店卻都貼出一個條子:“供應老陳醋,每戶一斤。”這在山西人是大事。
山西人還愛吃酸菜,雁北尤勝。什麼都拿來酸,除了蘿蔔白菜,還包括楊樹葉兒,榆樹錢兒。有人來給姑娘說親,當媽的先問,那家有幾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說明家底子厚。
遼甯人愛吃酸菜白肉火鍋。
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湯下雜面。
福建人、廣西人愛吃酸筍。我和賈平凹在南甯,不愛吃招待所的飯,到外面瞎吃。平凹一進門,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筍肉絲汆湯下面也,不知道為什麼叫做“老友”。
傣族人也愛吃酸。酸筍炖雞是名菜。
延慶山裡夏天愛吃酸飯。把好好的飯焐酸了,用井撥涼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
都說蘇州菜甜,其實蘇州菜隻是淡,真正甜的是無錫。無錫炒鳝糊放那麼多糖!包子的肉餡裡也放很多糖,沒法吃!
四川夾沙肉用大片肥豬肉夾了洗沙蒸,廣西芋頭扣肉用大片肥豬肉夾芋泥蒸,都極甜,崐很好吃,但我最多隻能吃兩片。
廣東人愛吃甜食。昆明金碧路有一家廣東人開的甜品店,賣芝麻糊、綠豆沙,廣東同學趨之若鹜。“番薯糖水”即用蕃薯切塊熬的湯,這有什麼好喝的呢?廣東同學說:“好野!”
北方人不是不愛吃甜,隻是過去糖難得。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鄉下人,六十多歲了。她還有個婆婆,八十幾了。她有一次要回鄉探親,臨行稱了二斤白糖,說她的婆婆就愛喝個白糖水。
北京人很保守,過去不知苦瓜為何物,近年有人學會吃了。菜農也有種的了。農貿市場上有很好的苦瓜賣,屬于“細菜”,價頗昂。
北京人過去不吃蕹菜【小編注:蕹[wèng]菜,别名空心菜】,不吃木耳菜,近年也有人愛吃了。
北京人在口味上開放了!
北京人過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見,大白菜主義是可以被打倒的。
北方人初春吃苣荬菜。苣荬菜分甜苣、苦苣,苦苣相當的苦。
有一個貴州的年輕女演員上我們劇團學戲,她的媽媽遠迢迢給她寄來一包東西,是“者耳根”,或名“則爾根”,即魚腥草。她讓我嘗了幾根。這是什麼東西?苦,倒不要緊,它有一股強烈的生魚腥味,實在招架不了!
劇團有一幹部,是寫字幕的,有時也管雜務。此人是個吃辣的專家。他每天中午飯不吃菜,吃辣椒下飯。全國各地的,少數民族的,各種辣椒,他都千方百計地弄來吃。劇團到上海演出,他幫助搞夥食,這下好,不會缺辣椒吃。原以為上海辣椒不好買,他下車第二天就找到一家專賣各種辣椒的鋪子。上海人有一些是能吃辣的。
我們吃辣是在昆明練出來的,曾跟幾個貴州同學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燒燒,蘸鹽水下酒。平生所吃辣椒之多矣,什麼朝天椒、野山椒,都不在話下。我吃過最辣的辣椒是在越南。一九四七年,由越南轉道往上海,在海防街頭吃牛肉粉。牛肉極嫩,湯極鮮,辣椒極辣,一碗湯粉,放三四絲辣椒就辣得不行。這種辣椒的顔色是桔黃色的。在川北,聽說有一種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線吊在竈上,湯做得了,把辣椒在湯裡涮涮,就辣得不得了。雲南佧佤族有一種辣椒,叫“涮涮辣”,與川北吊在竈上的辣椒大概不分上下。
四川不能說是最能吃辣的省分,川菜的特點是辣而且麻,——擱很多花椒。四川的小面館的牆壁上黑漆大書三個字:麻辣燙。麻婆豆腐、幹煸牛肉絲、棒棒雞;不放花椒不行。花椒得是川椒,搗碎,菜做好了,最後再放。
周作人說他的家鄉整年吃鹹極了的鹹菜和鹹極了的鹹魚。浙東人确是吃得很鹹。有個同學,是台州人,到鋪子裡吃包子,掰開包子就往裡倒醬油。口味的鹹淡和地域是有關系的,北京人說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大體不錯。河北、東北人口重,福建菜多很淡。但這與個人的性格習慣也有關。湖北菜并不鹹,但聞一多先生卻嫌雲南蒙自的菜太淡。
中國人過去對吃鹽很講究,是桃花鹽、水晶鹽,“吳鹽勝雪”,現在全國都吃再制精鹽。隻有四川人腌鹹菜還堅持用自貢産的井鹽。
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什麼國家的人愛吃臭。
過去上海、南京、漢口都賣油炸臭豆腐幹。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因為一個大人物年輕時常吃而出了名。這位大人物後來還去吃過,說了一句話:“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文化大革命”中火宮殿的影壁上就出現了兩行大字:
最高訓示:
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
我們一個同志到南京出差,他的夫妻是南京人,囑咐他帶一點臭豆腐幹回來。他千方百計居然辦到了。帶到火車上,引起一車廂的人強烈抗議。
除豆腐幹外,面筋、百葉(千張)皆可臭。蔬菜裡的莴苣、冬瓜、豇豆皆可臭。冬筍的老根咬不動,切下來随手就扔到臭壇子裡。──我們那裡很多人家都有個臭壇子,一壇子“臭鹵”,腌芥菜擠下的汁放幾天即成“臭鹵”。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苋菜稈,苋菜長老了,主莖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許小段,入臭壇。臭熟後,外皮是硬的,裡面的芯成果凍狀。噙住一頭,一吸,芯肉即入口中。這是佐粥的無上妙品。我們那裡叫做“苋菜稭子”,湖南人謂之“苋菜咕”,因為吸起來“咕”的一聲。
北京人說的臭豆腐指臭豆腐乳。過去是小販沿街叫賣的:
“臭豆腐,醬豆腐,王緻和的臭豆腐。”臭豆腐就貼餅子,熬一鍋蝦米皮白菜湯,好飯!現在王緻和的臭豆腐用很大的玻璃方瓶裝,很不友善,一瓶一百塊,得很長時間才能吃完,而且賣得很貴,成了奢侈品。我很希望這種包裝能改進,一器裝五塊足矣。
我在美國吃過最臭的“氣死”(幹酪),洋人多聞之掩鼻,對我說起來實在沒有什麼,比臭豆腐差遠了。
甚矣,中國人口味之雜也,敢說堪為世界之冠。
主播:強音,内蒙古大草原上的新聞主播,吃點牛肉幹,烤點羊肉串,讀點小文章,優哉遊哉。公衆号:強音radio,歡迎關注。
征稿
征集原創首發類稿件。
内容:激人奮進的勵志故事,真摯動人的情感故事,發人深省的人生感悟……
要求:字數800-2000字為宜,文章采用word格式用附件發送,并在郵件标題注明授權首發。請附上你的聯系方式以便發放稿費。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若10天沒有得到回複,請視為退稿,作者可自行處理。
征“夜讀”主播
工作職責:為公衆号粉絲朗讀每日“夜讀”文章。會基礎音頻剪輯。
履歷投遞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件注明“主播”字樣:
請将過去的語音作品與履歷一同發送。
更·多·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