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主航道有多個阻塞點,但雲桂水道亟待清理——廣西西江"黃金水道"水準增速高

作者:新華社用戶端

新華社南甯7月27日電(新華社)盡管廣西西江黃金水道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其對經濟拉動作用日益顯現,但與貨運需求的快速發展相比,仍有部分航運設施滞後,部分航道水位低阻,對接雲南、貴州等省際航道不夠暢通, 受訪者對水路推廣的增速較高。

一些主要航道缺乏導航能力繼續放緩

近年來,西江黃金水道的一些航道瓶頸被破解和緩解,但一些主要航道仍有限制和阻塞點。

《經濟參考》記者在常州水利樞紐上遊看到,數百艘大型貨船等候過閘門。下遊航道疏浚船正在建造中,隻允許長時間單向航行,并限制了每天通過閘門的船隻數量。漳州市交通局水運中心從業人員蘇志峰表示,近年來,幹水上下遊延誤的現象已成為西江航運幹線的"瓶頸"。一方面,貨運量增長過快,已經建成了一到四線鎖,并計劃擴大五線鎖;

拿督峽水利樞紐項目是珠江流域重點控水利樞紐,被譽為珠江"三峽工程"。記者3月幹涸期間在奧托峽水利樞紐鎖定上遊觀望,排隊等候航行的200多艘船舶。在6月洪水期間,逆流而上等待航行的船隻較少,但等待上遊下遊航行的船隻較多。

廣西大同峽水務樞紐閘管中心6月30日提供的船閘排程實時資料顯示,6月30日9時18分,28艘船舶在拿督峽等待下沉,等待520艘上山。6月29日,在閘門上沉沒和上升的船隻數量分别為34艘和36艘。

廣西拿督峽水利樞紐船閘管理中心主任王曉林表示,船舶候船時間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拿督峽閘下遊有幾條淺灘,航道疏浚工程今年年初才實施,夜間航行的條件不可用。船舶在幹水期間需要大幅降低下沉能力,航行效率大大降低。"原來航道疏浚後天不用靠天來吃,但是因為下遊10公裡沒有疏浚,而是還是靠天來吃的。

自治區香港航空發展中心進階工程師魏玉琴表示,拿督峽水利樞紐建成後,過去的船舶從試航前的數百噸到3000噸,對渡口的需求已經超過了設計标準,"當它沒有建成時, 我們沒想到貨物量會爆炸。"

廣西新東運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宜春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對建材的需求較大,公司日均生産能力為12萬噸砂石材,受拿督峽通航能力制約,目前日生産能力僅為2萬噸左右。他們準備投資建設大富士峽谷大壩,該大壩将把貨物運過大壩,然後運往珠江三角洲。

柳州市是西南工業大鎮,港口物流需求旺盛。柳州水路保護中心主任易雪強表示,所轄的柳江、紅江、濰江有658.9公裡,其中大部分是4級和5級水道,隻能通過300~500噸級船舶。廣西江集團紅花二線船閘有限公司董事長梁紅表示,紅花水源樞紐大壩下的水道受淺灘影響,千噸級船舶在幹旱期間無法通行。

廣西柳州鋼鐵集團物流公司黨委書記甯春明表示,由于拿督峽經常延誤,部分江灘無法通行,不得不選擇運輸成本高昂的陸路運輸。在高峰期,柳港每年通過沿江碼頭運輸150萬噸鋼材,2019年降至20萬噸,2020年降至10萬噸。

西津水利樞紐是南甯至珠江三角洲的"咽喉"路。在西津水利樞紐二線船閘施工現場,南甯港開發中心主任闫世光表示,一線船閘于1964年投入使用,兩個方向設計能力為650萬噸,2020年貨運量為1759萬噸,船舶的等待時間通常為一周左右。

雲桂溪河出海口尚未開放

西江及其部分支流是雲南、貴州、廣西至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水運路線。受一些曆史因素影響,一些梯級電站沿江建設未能同時建造船舶設施,導緻貨船無法通過雲南、貴州通過珠江三角洲。

白縣水利樞紐位于西江支流右江,是實施國家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标志性工程之一。右江水利公司樞紐管理中心主任汪洋表示,白縣樞紐以防洪為主,具有發電、灌溉、供水等一體化功能,通航設施屬于樞紐二期工程,今年6月23日正式開工建設。

白縣市香港航空發展中心主任楊偉權表示,白仙-雲桂交界處水路修複工程已啟動,通往雲南的右河道預計将于2026年5月全面通行。

位于下遊的白縣金雞灘航運樞紐船閘設計年通能力636萬噸,而目前白仙港已建成六港作業區總設計能力已超過金雞灘船閘通過容量的兩倍以上。南甯港航空發展中心建設與維修科科長李尚表示,金雞灘航運樞紐二線船閘受多重條件影響,尚未開工建設。目前,有關各方正在積極協調,試圖早日解決這一出貨瓶頸。

紅河是西江支流,是連接配接貴州和廣西的重要航道,也面臨着跨省航運設施建設滞後、不夠暢通的難關。

龍潭水電項目位于貴貴邊境地區,是國家實施"西部開發"和"西部電力東送"戰略的标志性工程,2001年開工建設時沒有船舶設施同時建設。龍潭水電站廠長王鵬宇介紹,龍潭水電項目于2008年12月23日一期工程7台機組全部投入發電運作。為了滿足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對航運日益增長的需求,龍潭水電站正在積極推進航海建設項目,将航海船舶從500噸規模提高到1000噸規模的初步工作,項目建成後,每年單程通航能力達350萬噸。

随着龍潭水電工程下遊岩灘、大華等水電站樞紐的建設,紅河部分路段逐漸具備通航條件,但通航困難重重。

大唐岩灘水電有限公司黨組工作部部長蔣春明表示,岩灘水電站隻能航行250噸級船舶,上遊河段配套設施不完善,航運價值一直沒有發揮好。

廣西勞雷爾電力有限公司大華水電站水利工程部主任助理表示,大華閘靠江和梯級水電站的限制,加上水運的快速發展,以及上下遊航道類型深度不足等因素,紅河幹流隻能通航500噸及以下的小噸位船舶, 而且不能形成集團規模,不能充分發揮紅河作為西南輸水通道的作用。

廣西河池西江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立新表示,段洪都作業區位于紅河流域上遊,受紅水通道水緊急情況、海灘風險、海灣、船閘寬度和水深短缺等情況影響,多年來運往段及珠江三角洲的船舶數量僅為20艘左右, 難以滿足港口發展的需要。

頭柳江和榮江發源于貴州省,并入廣西省柳城縣柳江。易雪強說,貴州一些地方已經按照500噸标準完善了通航設施,期待盡快開通堵點,開通省際航道,将貨物運往下遊地區。

多做促進西河航運增速

受訪人建議,完善西江黃金航道建設,要增強水路規劃營運的前瞻性、系統性、緊迫性。

首先,加強全流域前瞻規劃,預留足夠的發展空間。王曉林表示,拿督峽的設計考慮到了沿江地區航道條件的改善,航運增長,并為二線船閘的建設預留了空間,但沿江地區航運的強勁需求仍然超過了原來的設計要求。

廣西江集團西進二線船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慶表示,西津二線船閘可通3000噸船舶,單向年産能2760萬噸,比原西津一線船閘年通過産能大躍進,但西部陸地建成後的新航道(平地)運河, 河海船舶運力将達到5000多噸,貨運量也将大幅增加,二線船閘可能很快完工,将面臨運力不足,三線船閘建設規劃應提上日程并充分考慮未來江海多式聯運船型, 貨運量增長需求。

廣西西江集團營運管理部副部長林甯表示,船閘航能力不足是制約西江航運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議有關部門對西江黃金航道航行壓力較大的船閘進行測繪, 對現有貨物量、貨物類型、貨運量增長趨勢等名額進行綜合評估,對貨物"越壩"運輸進行統一規劃和建設。

受訪人建議,加快西江水道閘管和航道的改善更新步伐,使主要水道更加暢通,省際水道應盡快開通。目前,西江上遊有大量的沙子、礦石、建材等需要運往大灣區。貴港市交通局黨組成員黃傳浩建議,應盡快推進拿督峽水利樞紐二三線閘的建設。漳州臨港經濟區黨委副書記李健建議,加快常州水利樞紐五線閘建設,實施一線二線閘改擴建工程。

楊偉全、廣西大化縣港口航空局局長魏海林等人認為,推進金雞水利樞紐二線船閘、龍潭渡船設施、岩石灘升降機改造工程、大華船閘改造擴建工程盡快開工建設,解決雲桂嶼跨省航道瓶頸。推進天東大橋、天陽納坡大橋等淨高橋改造,協調整改右河道渡索無淨高,達到三級航道通航标準。

二是強化西江發展體系,協調各方利益。由于航道更新換乘涉及發電、航運、供水等各方利益,自治區香港航空發展中心進階工程師于淑華建議,應加強西江黃金航道品質提升效果,成立綜合協調機構,系統布局協調在建和改造項目。 協調西江流域開發利用,避免出現"多龍水管理"的局面。

魏海林提出,紅河是西江上遊的幹流,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開發的水電站沒有充分考慮航行的運作,沒有建造船舶設施,導緻紅河失去航行。建議今後,涉水航水樞紐的建設改造應充分考慮防洪、發電、航運、生态等方面的需要,将鎖具工程與水電工程一并規劃實施,確定設計标準與實際需求相比對, 并且不會在短期内落後。(記者 劉偉 黃浩明 何偉孫一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