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主航道有多个阻塞点,但云桂水道亟待清理——广西西江"黄金水道"水平增速高

作者:新华社客户端

新华社南宁7月27日电(新华社)尽管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其对经济拉动作用日益显现,但与货运需求的快速发展相比,仍有部分航运设施滞后,部分航道水位低阻,对接云南、贵州等省际航道不够畅通, 受访者对水路推广的增速较高。

一些主要航道缺乏导航能力继续放缓

近年来,西江黄金水道的一些航道瓶颈被破解和缓解,但一些主要航道仍有限制和阻塞点。

《经济参考》记者在常州水利枢纽上游看到,数百艘大型货船等候过闸门。下游航道疏浚船正在建造中,只允许长时间单向航行,并限制了每天通过闸门的船只数量。漳州市交通局水运中心工作人员苏志峰表示,近年来,干水上下游延误的现象已成为西江航运干线的"瓶颈"。一方面,货运量增长过快,已经建成了一到四线锁,并计划扩大五线锁;

拿督峡水利枢纽项目是珠江流域重点控水利枢纽,被誉为珠江"三峡工程"。记者3月干涸期间在奥托峡水利枢纽锁定上游观望,排队等候航行的200多艘船舶。在6月洪水期间,逆流而上等待航行的船只较少,但等待上游下游航行的船只较多。

广西大同峡水务枢纽闸管中心6月30日提供的船闸调度实时数据显示,6月30日9时18分,28艘船舶在拿督峡等待下沉,等待520艘上山。6月29日,在闸门上沉没和上升的船只数量分别为34艘和36艘。

广西拿督峡水利枢纽船闸管理中心主任王晓林表示,船舶候船时间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拿督峡闸下游有几条浅滩,航道疏浚工程今年年初才实施,夜间航行的条件不可用。船舶在干水期间需要大幅降低下沉能力,航行效率大大降低。"原来航道疏浚后天不用靠天来吃,但是因为下游10公里没有疏浚,而是还是靠天来吃的。

自治区香港航空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魏玉琴表示,拿督峡水利枢纽建成后,过去的船舶从试航前的数百吨到3000吨,对渡口的需求已经超过了设计标准,"当它没有建成时, 我们没想到货物量会爆炸。"

广西新东运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宜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对建材的需求较大,公司日均生产能力为12万吨砂石材,受拿督峡通航能力制约,目前日生产能力仅为2万吨左右。他们准备投资建设大富士峡谷大坝,该大坝将把货物运过大坝,然后运往珠江三角洲。

柳州市是西南工业大镇,港口物流需求旺盛。柳州水路保护中心主任易雪强表示,所辖的柳江、红江、潍江有658.9公里,其中大部分是4级和5级水道,只能通过300~500吨级船舶。广西江集团红花二线船闸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红表示,红花水源枢纽大坝下的水道受浅滩影响,千吨级船舶在干旱期间无法通行。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物流公司党委书记宁春明表示,由于拿督峡经常延误,部分江滩无法通行,不得不选择运输成本高昂的陆路运输。在高峰期,柳港每年通过沿江码头运输150万吨钢材,2019年降至20万吨,2020年降至10万吨。

西津水利枢纽是南宁至珠江三角洲的"咽喉"路。在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施工现场,南宁港开发中心主任闫世光表示,一线船闸于1964年投入使用,两个方向设计能力为650万吨,2020年货运量为1759万吨,船舶的等待时间通常为一周左右。

云桂溪河出海口尚未开放

西江及其部分支流是云南、贵州、广西至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水运路线。受一些历史因素影响,一些梯级电站沿江建设未能同时建造船舶设施,导致货船无法通过云南、贵州通过珠江三角洲。

白县水利枢纽位于西江支流右江,是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标志性工程之一。右江水利公司枢纽管理中心主任汪洋表示,白县枢纽以防洪为主,具有发电、灌溉、供水等一体化功能,通航设施属于枢纽二期工程,今年6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

白县市香港航空发展中心主任杨伟权表示,白仙-云桂交界处水路修复工程已启动,通往云南的右河道预计将于2026年5月全面通行。

位于下游的白县金鸡滩航运枢纽船闸设计年通能力636万吨,而目前白仙港已建成六港作业区总设计能力已超过金鸡滩船闸通过容量的两倍以上。南宁港航空发展中心建设与维修科科长李尚表示,金鸡滩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受多重条件影响,尚未开工建设。目前,有关各方正在积极协调,试图早日解决这一出货瓶颈。

红河是西江支流,是连接贵州和广西的重要航道,也面临着跨省航运设施建设滞后、不够畅通的难关。

龙潭水电项目位于贵贵边境地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开发"和"西部电力东送"战略的标志性工程,2001年开工建设时没有船舶设施同时建设。龙潭水电站厂长王鹏宇介绍,龙潭水电项目于2008年12月23日一期工程7台机组全部投入发电运行。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航运日益增长的需求,龙潭水电站正在积极推进航海建设项目,将航海船舶从500吨规模提高到1000吨规模的初步工作,项目建成后,每年单程通航能力达350万吨。

随着龙潭水电工程下游岩滩、大华等水电站枢纽的建设,红河部分路段逐渐具备通航条件,但通航困难重重。

大唐岩滩水电有限公司党组工作部部长蒋春明表示,岩滩水电站只能航行250吨级船舶,上游河段配套设施不完善,航运价值一直没有发挥好。

广西劳雷尔电力有限公司大华水电站水利工程部主任助理表示,大华闸靠江和梯级水电站的限制,加上水运的快速发展,以及上下游航道类型深度不足等因素,红河干流只能通航500吨及以下的小吨位船舶, 而且不能形成集团规模,不能充分发挥红河作为西南输水通道的作用。

广西河池西江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立新表示,段洪都作业区位于红河流域上游,受红水通道水紧急情况、海滩风险、海湾、船闸宽度和水深短缺等情况影响,多年来运往段及珠江三角洲的船舶数量仅为20艘左右, 难以满足港口发展的需要。

头柳江和荣江发源于贵州省,并入广西省柳城县柳江。易雪强说,贵州一些地方已经按照500吨标准完善了通航设施,期待尽快开通堵点,开通省际航道,将货物运往下游地区。

多做促进西河航运增速

受访人建议,完善西江黄金航道建设,要增强水路规划运营的前瞻性、系统性、紧迫性。

首先,加强全流域前瞻规划,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王晓林表示,拿督峡的设计考虑到了沿江地区航道条件的改善,航运增长,并为二线船闸的建设预留了空间,但沿江地区航运的强劲需求仍然超过了原来的设计要求。

广西江集团西进二线船闸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庆表示,西津二线船闸可通3000吨船舶,单向年产能2760万吨,比原西津一线船闸年通过产能大跃进,但西部陆地建成后的新航道(平地)运河, 河海船舶运力将达到5000多吨,货运量也将大幅增加,二线船闸可能很快完工,将面临运力不足,三线船闸建设规划应提上日程并充分考虑未来江海多式联运船型, 货运量增长需求。

广西西江集团运营管理部副部长林宁表示,船闸航能力不足是制约西江航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有关部门对西江黄金航道航行压力较大的船闸进行测绘, 对现有货物量、货物类型、货运量增长趋势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对货物"越坝"运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

受访人建议,加快西江水道闸管和航道的改善升级步伐,使主要水道更加畅通,省际水道应尽快开通。目前,西江上游有大量的沙子、矿石、建材等需要运往大湾区。贵港市交通局党组成员黄传浩建议,应尽快推进拿督峡水利枢纽二三线闸的建设。漳州临港经济区党委副书记李健建议,加快常州水利枢纽五线闸建设,实施一线二线闸改扩建工程。

杨伟全、广西大化县港口航空局局长魏海林等人认为,推进金鸡水利枢纽二线船闸、龙潭渡船设施、岩石滩升降机改造工程、大华船闸改造扩建工程尽快开工建设,解决云桂屿跨省航道瓶颈。推进天东大桥、天阳纳坡大桥等净高桥改造,协调整改右河道渡索无净高,达到三级航道通航标准。

二是强化西江发展体系,协调各方利益。由于航道升级换乘涉及发电、航运、供水等各方利益,自治区香港航空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于淑华建议,应加强西江黄金航道质量提升效果,成立综合协调机构,系统布局协调在建和改造项目。 协调西江流域开发利用,避免出现"多龙水管理"的局面。

魏海林提出,红河是西江上游的干流,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开发的水电站没有充分考虑航行的运行,没有建造船舶设施,导致红河失去航行。建议今后,涉水航水枢纽的建设改造应充分考虑防洪、发电、航运、生态等方面的需要,将锁具工程与水电工程一并规划实施,确保设计标准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并且不会在短期内落后。(记者 刘伟 黄浩明 何伟孙一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