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記者王繼新)近日,"史上最嚴格的村規"引發激烈争論,有村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從2019年10月1日起不允許有滿月、一個生日、60歲生日......從簡開始的一切,結束揮霍和浪費等不良行為。對此,民俗學家王作軒從吉祥文化的角度,解讀了婚喪親之痛、紅白喜事、生日活動背後的意義,他認為這些都屬于生活的禮儀,恰恰是應該遵守,而不是禁止。但他也強調,民間"有上百種不同的庸俗,十裡不同的風"的說法,對不同風俗的周圍繞提倡庸俗,杜絕庸俗和粗俗,揮霍浪費不應該。
"首先,滿月、生日等等,這些活動都是生活禮儀,是吉祥文化的一部分。王作軒告訴新京報,"生活禮儀是一個生活應該遵守的禮儀,人生的禮儀從一個'三'開始,以另一個'三'結束。"
據王作軒介紹,第一個"三"叫洗三。
"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三天,請和寶寶一起洗澡。洗完三'是滿月,剃光滿月的頭是滿月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寶寶的胎毛不能剃光,頭上留着一把毛頭鹵素門,民間管這種毛發叫"鬼擔心",從生理到心理都是起到保護孩子的作用。王作軒提醒道,"滿月代表着一家人丁繁華,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管是官人還是民間,都要做,但是,不做,是親戚之間的祝賀活動,因為,寶寶還很小,不吵鬧。"
然後是"百天"和"抓周"。"當嬰兒長大到100天時,它被稱為一百天,它被稱為一百歲。一歲活動,叫刮樂周,"夢之紅樓"有詳細的抓握周,孩子們随便抓東西,其實也代表了家庭對孩子的期望。王說。
從此,每年過完生日、60歲以後,都叫生日,都是生活禮儀的一部分。
而人生的第二個"三"是生命的終結,在葬禮的第三天。這一天被稱為"三個接一個",或稱"送三個",是親人與死者之間的告别儀式,是以,也顯得尤為重要。
王說:"結婚喪親之痛、紅白喜事、生日生日、滿月等,這些都是生活禮儀,是吉祥文化的一部分,應該遵守。他還強調,"有些民間傳說是健康的,有些是壞習慣,就是粗俗、粗俗,比如有些地方有毆打新郎的習俗,一旦發生新郎就被直接殺了,這些都屬于庸俗,比粗俗更有害。"
"在尊重當地風俗的基礎上,要杜絕庸俗,堅持健康的庸俗、庸俗、外土,這才行。王說。
新京報記者 王繼新編輯唐偉
校對張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