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忠信傳家的伏湛家族

忠信傳家的伏湛家族

西漢初年曾經有過一叫伏勝的儒生,對于中國文化史做過重要貢獻,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尚書》就是由他傳播下來的。在伏勝之後,這個家族一直長盛不衰,尤其是進入東漢以後,更是以忠信而聞名。

伏氏家族在東漢的輝煌是從大司徒伏湛開始的。伏湛字惠公,其父親伏理曾經教授漢成帝《詩經》,是當世名儒。伏湛不僅能夠少傳家學,而且也曾經到長安的太學裡學習,自成一家之學,學成後教授弟子數百人。王莽的時代裡,曾經将河内郡改名為後隊,改都尉為屬正,伏湛就被任命為後隊屬正。更始元年(公元23年)王莽滅亡後,更始帝任命伏湛為平原太守。當時天下大亂,而伏湛治理下的平原郡卻安然清靜,太平無事。伏湛甚至還在公務之餘教導學生,講誦不辍。而且,伏湛還對家人說道,古代的君主遇到災荒都會減少口糧,何況我呢?如今天下饑荒,我們自己一家飽食暖衣于心何忍?他們家也都以粗糧度日,多餘的俸祿都用來赈濟鄉裡,一時間投奔伏湛的又百餘家。當時的天下,地方州郡紛紛擁兵自重,平原郡的督郵也想幫伏湛起兵,結果伏湛果斷将其斬首,平原郡也得以保全。

忠信傳家的伏湛家族

光武帝劉秀即位後,聞知伏湛是名儒舊臣,就把他征召到自己身邊,任命為尚書,朝廷的各種制度都是由伏湛制定的。而且,光武帝以為伏湛是宰相之才,湊巧大司徒鄧禹也出征在外,光武帝就任命伏湛代理司徒之職,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式任命伏湛為大司徒,封陽都侯。當時天下尚未安定,光武帝劉秀集團所控制的區域也就是洛陽、長安等中原核心區域,其他地方還有衆多的割據勢力。曾經有一隊伍占據富平,劉秀一直久攻不下。這群人也知道對抗下去是沒有希望的,但他們又不敢輕易相信别人。他們放出話來,隻要是大司徒伏公前來,一定投降。光武帝劉秀立即派伏湛前往,伏湛到達富平後,這群人立即投降,伏湛也給他們以妥善的安置。伏湛其人不僅自己無論在什麼情況之下都不會有失文德,“自行束修,訖無毀玷,笃信好學,守死善道,經為人師,行為儀表”。而且他在任官期間,始終都強調要把禮樂作為理政化民的首務,在擔任大司徒之後,就向光武帝建議及時恢複地方上的鄉飲酒禮,重在強調以德服人。

忠信傳家的伏湛家族

後來,光武帝出征在外,伏湛等人主持了宗廟祭祀活動。在這場典禮上,有兩個官員有失體統,沒有遵守應有的禮儀,伏湛沒有及時處分,是以而被罷免。建武六年(公元30年)改封為不其侯,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夏天光武帝劉秀準備再次重用伏湛,可惜在光武帝的宴會上伏湛中暑,不久病重而亡。光武帝非常傷心,親臨吊唁并賞賜了葬地。當時人評價伏湛:“公廉愛下,好惡分明,累世儒學,素持名信,經明行修,通達國政。”

伏湛之子伏隆也很早就以節操而為鄉裡所稱贊,光武帝即位後對伏隆非常賞識,把他視為親信。光武帝即位之初,以前梁王劉永為首的一支力量也盤踞在今天豫東、山東一帶,劉永主要依靠的就是軍閥張步等人。光武帝起初想用政治攻勢來解決張步,于是就派伏隆以太中大夫的名義前往山東勸降張步。張步一開始也想投降劉秀,随着伏隆來到洛陽朝見光武帝。但是,光武帝隻封他為侯,顯然沒有滿足他的野心。建武三年,光武帝派伏隆任命張步為太守,而劉永則是派人封張步為齊王。張步貪戀侯王之位,于是殺了伏隆,再次投入到劉永集團之中。伏隆在臨死之前,還曾經向光武帝劉秀上書建議皇帝及時平定山東。劉秀讀到伏隆的上書,流淚對伏湛說道:“隆可謂有蘇武之節!”

忠信傳家的伏湛家族

後來伏湛的不其侯爵位由其子伏翕繼承。之後,伏光、伏晨先後繼承了這一爵位。伏晨因為孫女被漢順帝立為貴人而被進位“特進”。伏晨之子伏無忌不僅能傳家學,而且也博物多識。漢順帝時被任命為侍中屯騎校尉。永和元年(公元136年)漢順帝下诏讓伏無忌和議郎黃景等人一起校訂皇家藏書。到漢桓帝即位後,漢桓帝還曾經下令讓伏無忌和黃景、崔寔等人一起參與到《東觀漢記》的編撰之中。在公務之餘,伏無忌自己還曾經“采集古今,删著事要”,寫成了一部《伏侯注》。

伏無忌之子伏質官至大司農,伏質之子伏完被稱為“深沉有大度”,舉孝廉之後,被任命為五官中郎将。之後被漢桓帝看中,娶了漢桓帝的長女陽安公主。伏完和陽安公主一共生了五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其女伏壽後來嫁給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被立為皇後。漢獻帝和伏皇後,可以說是患難夫妻,伏皇後跟着皇帝颠沛流離,受盡了喪亂之苦。後來到了許昌,雖然不再流離,卻成了曹操的傀儡。建安十四年,伏完在憂慮之中去世。幾年後,曹操發現伏皇後對他的不滿,廢皇後為庶人,誅殺了伏家百餘口。亂世之中,名門望族能幸存者,百不及一,伏家百餘年的興盛也被終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