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獻之的“羽化成仙”,留下的是學無止境的書法奧妙讓人愛恨纏綿的東晉時期王獻之其人書學之路父子孰強孰弱的争論一代書法才子的“羽化成仙”

作者:書法影響力

東晉,一個文人愛,武者恨的特殊曆史時期。很多人之是以不願意提起這個時期,是因為這個時期的社會動蕩之厲害,外有異族觊觎,内有王族之亂。可謂是真正的水深火熱。

王獻之的“羽化成仙”,留下的是學無止境的書法奧妙讓人愛恨纏綿的東晉時期王獻之其人書學之路父子孰強孰弱的争論一代書法才子的“羽化成仙”

今天,我們暫時抛去這個王朝不好的一面,以平和的心态去看一看這個時代讓人引以為傲的一面。東晉時期,是文化藝術大發展的時期,無論是文學,還是書法繪畫都在這個時期得到了巅峰式的發展,并為後世的文學,書法繪畫奠定了格調與法則基礎。這是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不能相比的,甚至是盛世隋唐也要向其俯首。

東晉時期文化藝術的大發展主要得益于那個時期清談思維的盛行。之是以盛行清談玄理,是因為這個時代的文人貴族都信奉老莊之道。以天地為根本,行自然之事。不苛求必須的規則,隻希望自由無為的思想。尤其是書法藝術,在這個時代的表現則更加的璀璨。

王獻之的“羽化成仙”,留下的是學無止境的書法奧妙讓人愛恨纏綿的東晉時期王獻之其人書學之路父子孰強孰弱的争論一代書法才子的“羽化成仙”

東晉時期的書法藝術發展是整個書法曆史中最耀眼的一個朝代。誕生了以王羲之和王獻之為書學代表的,并具有明顯時代特色的書法風格。東晉的書法風格影響了自東晉之後至今天為止将近兩千年的時間。是以今天我們專門說一說王獻之其人。

王獻之,字子敬,小名官奴,漢族,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生于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東晉書法家、詩人、畫家、官員,“書聖”王羲之第七子、晉簡文帝司馬昱之婿、晉安帝司馬德宗的嶽父。王獻之平時寡言少語,但是天資聰明,情商很高。才情卓越的王獻之還被當時的東晉公主司馬道福看中,并成為簡文帝司馬昱之婿。

王獻之的“羽化成仙”,留下的是學無止境的書法奧妙讓人愛恨纏綿的東晉時期王獻之其人書學之路父子孰強孰弱的争論一代書法才子的“羽化成仙”

王獻之書學其父王羲之,在其父的指導下,還對篆籀以及隸書有過許多研究。王獻之書法雖然學習其父,但是其書法風格并不一味守舊,而是與其父有很多明顯的區分。王羲之筆法偏向與内擫,而王獻之則偏向于外拓。形态方面,王羲之偏向扁平,王獻之偏豎長。這一點尤其是在小楷上有很明顯的表現。王獻之早年的行楷書法就是以王羲之書風為主的,後來經過漫長的書學之路與不斷的探索和改進,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人将父子二人并成為二王的原因。

王獻之天資聰慧,對于書法學習則是學習其父,但是并不拘束其父一門,而是潛心研究諸體,将諸體精髓融合應用到自己的書法中。王獻之的草書除了學習其父王羲之,還兼學東漢的張芝,并别為一體。王獻之小楷學習鐘繇和王羲之,在二人的基礎之上進行别開生面的改進,并對後世的小楷書法産生了深遠影響。他的行楷書法也與其父有不同的風格表現,是我們學習行楷的上好資料。

王獻之的“羽化成仙”,留下的是學無止境的書法奧妙讓人愛恨纏綿的東晉時期王獻之其人書學之路父子孰強孰弱的争論一代書法才子的“羽化成仙”

曆代至今都有對王羲之父子孰強孰弱的争論。這可能也是因為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的。畢竟有的人認可王羲之的書學以及風格,也有人認可王獻之。比如李世民就極力推崇王羲之,而否定王獻之,導緻王獻之很多墨迹都散佚了。而王羲之的很多手劄尺牍都得以摹畫并儲存下來。

是以說,二王父子孰強孰弱的争論其實必要性不大。最讓我們引以為傲的是二人的書學思想以及經典作品可以保留下來供後世學習觀摩,這就是最慶幸的事情了。

王獻之的“羽化成仙”,留下的是學無止境的書法奧妙讓人愛恨纏綿的東晉時期王獻之其人書學之路父子孰強孰弱的争論一代書法才子的“羽化成仙”

王獻之之前的婚姻生活是幸福的,他與妻子郗道茂自幼相識,算是青梅竹馬。成婚後與妻子生活恩愛有加,不離不棄。後司馬昱之女司馬道福被王獻之的才情所吸引,極盡努力迫使王獻之休妻,并與自己成婚,但是王獻之對前妻念念不忘,與公主司馬道福陌生感極強。生活并不幸福。王獻之為了懷念自己的妻子郗道茂,特意寫下了《思戀帖》:

思戀,無往不至。省告,對之悲塞!未知何日複得奉見。何以喻此心!惟願盡珍重理。遲此信反,複知動靜。(見《淳化閣帖》)
王獻之的“羽化成仙”,留下的是學無止境的書法奧妙讓人愛恨纏綿的東晉時期王獻之其人書學之路父子孰強孰弱的争論一代書法才子的“羽化成仙”

王獻之寫給前妻的《思戀帖》

此帖足以證明王獻之的品性了。386年,東晉一代才子王獻之在郁郁寡歡中離世。帶着他一生的才情“羽化成仙"了。至此之後的幾年,随着謝氏家族的不斷衰落,東晉也随之滅亡,中國曆史也就此展開了新的曆史篇章-南北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