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代三百年學術史中沒有第二人!章太炎真有這麼偉大嗎?

在學術史上,章太炎是一道奇異的風景,之是以說奇異,在于他學問既深,追求亦高,見識既廣,為人亦狂,他是國學大師,許壽裳稱他“在清代三百年學術史中沒有第二人!”

清代三百年學術史中沒有第二人!章太炎真有這麼偉大嗎?

章太炎既瘋且狂,膽大包天,以革命家自居,為此不怕殺頭,不怕進監獄,不怕逐出宗族,他七次遭到政府通緝,三次關進監獄,卻從來沒作過任何摧眉折腰之态,精神高昂,勇敢剛毅,嬉笑怒罵,縱橫天涯。

章太炎,浙江餘杭人,1869年出生,清末民初革命家、思想家、國學大師,學術上廣涉國小、曆史、哲學、政治學等,著作等身。章太炎從小跟随外祖父學習,從1890年開始,到杭州诂經精舍,跟随清代著名樸學大師俞樾學習,埋頭苦學達八年之久。

甲午戰争失敗後,章太炎義憤填膺,毅然走出書齋,決定用學問提升民族素質,喚醒沉睡的人們,到上海擔任了《時務報》編務,幫助張之洞辦《正學報》,希望借人之力變法維新,但維新最終以戊戌六君子慘遭殺害結束,這讓章太炎意識到,維新改變不了現狀,隻有革命。

1899年,章太炎前往日本,在日本積極進行反清準備,不久傳回上海,編輯《亞東時報》。八國聯軍侵華以後,章太炎極受震驚,改變與改良派的合作态度,徹底斷絕了改良的理念,于1901年在東京《國民報》發表《正仇滿論》,不久即遭到清政府的追捕,被迫流亡日本,開始為中國尋找出路。

清代三百年學術史中沒有第二人!章太炎真有這麼偉大嗎?

随後,章太炎以他的如椽大筆,發表着他的革命理念,抒發着對清朝腐朽統治的痛恨,他在《蘇報》上發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罵光緒皇帝“載湉小醜”,罵慈禧太後“不過先帝一遺妾耳”,隻知吸食民脂民膏,傷害國家元氣,隊此外别無能耐……為此,他受到了清政府的忌恨,卻還不肯避開風頭,大聲呐喊“革命流血起,流血自我起”,結果被捕入獄。

章太炎以學問立世,以革命揚名,以罵人著稱。到了民國,他更加罵得肆無忌憚,他罵袁世凱,罵一切新貴,個個罵得聲振寰宇,蕩氣回腸。罵得這些被罵的對象咬牙切齒,惱羞成怒,但都拿章太炎沒辦法,他太有名氣,太有人氣,和他對罵,或者對他下手,隻會讓章太炎的人氣更旺,這是劃不來的,隻得當作“章瘋子”的瘋言瘋語,忍氣吞聲。

後來,章太炎在北京,到政府找袁世凱談話,衛兵阻擋,章太炎甚至操起桌上的大花瓶,朝袁世凱的畫像砸個粉碎,果然把袁世凱惹毛了,把章太炎軟禁了。軟禁了的章太炎也要發洩,他寫下“速死”兩個大字,貼在堂屋牆上,然後寫了很多“袁世凱”的字,貼滿屋子,用手杖痛擊,他稱之為“鞭屍”,這是他解恨的獨特方式。

清代三百年學術史中沒有第二人!章太炎真有這麼偉大嗎?

無論在清末,還是在民初,章太炎始終在用自己的那支筆,與封建腐朽鬥争,與社會不平鬥争,展現出旺盛的革命精力和不屈的人格魅力。1936年,章太炎病逝于蘇州。身為章太炎學生的魯迅曾評價老師說:“考其生平,以大勳章作扇墜,臨總統府之門,大诟袁世凱包藏禍心者,并世無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者,并世亦無第二人。這才是先哲的精神,後生的楷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