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表帳下的五大王牌名将,蔡瑁暫居第二,第一名震敵國

作者:圖說三國

熟讀漢末三國曆史,從黃巾起義之後,中原地區就一直是戰火連天,而相對南方地區的荊州或益州比較安定,沒有動亂。于是乎,很多江北人士紛紛南渡,選擇荊州或益州避禍亂。作為荊州牧的劉表,與當時以剝削百姓、殘忍治世的亂世枭雄不同,他十分推崇儒家的基本思想理念,故其治理之道以仁愛和中用為主,手下雖然有一批能人志士,但是并沒發揮出其最大的作用。那麼劉表手下有多少王牌大将呢?

top 5 黃忠

劉表帳下的五大王牌名将,蔡瑁暫居第二,第一名震敵國

黃忠,字漢升,南陽人,在劉表手下,并沒有得到太多重用,擔任中郎将,主要作為劉磐的副将駐軍長沙攸縣,後來一直跟随劉磐與江東的孫策交戰艾縣,成為阻擋東吳方面的重要武将。後來投靠劉備,得到重用,在入川之戰中,每戰先登,勇冠全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黃忠在定軍山一戰中陣斬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淵,升任征西将軍,劉備稱漢中王後改封後将軍,賜關内侯,成為蜀漢名将之一。因其在劉表手下時間雖然很長,但是地位一直很低,故而排名最後。

top 4 黃祖

劉表帳下的五大王牌名将,蔡瑁暫居第二,第一名震敵國

黃祖,劉表手下大将,出任江夏太守。黃祖,能力一般,但是卻做了幾件大事,第一是黃祖的部下,射殺孫堅這位漢末名将,第二就是怒斬祢衡這狂士,雖然黃祖打仗水準不怎麼樣,但是也沒有丢失半寸土地,據史料記載對抗孫軍的戰事上幾乎呈現下風,甚至有屢戰屢敗之績,但仰賴守土防禦戰略,其江夏領土從未落入過孫家之手,而僅有軍民被虜走的記載,此外,黃祖軍還有射殺淩操、徐琨的小勝。最後的結局,建安十三年(208年),黃祖兵敗被殺。

top 3 劉磐

劉表帳下的五大王牌名将,蔡瑁暫居第二,第一名震敵國

劉磐,劉表從子,為人骁勇,數次為寇于艾、西安諸縣。與南陽人黃忠共守長沙攸縣。江東孫策于是分海昏、建昌為左右六縣,以東萊太史慈為建昌都尉,治海昏,并督諸将共拒劉磐。劉磐的對手是東吳方面第一猛将太史慈,可想而知,劉磐的能力也不低。隻可惜,曆史記載甚少。

top 2 蔡瑁

劉表帳下的五大王牌名将,蔡瑁暫居第二,第一名震敵國

蔡瑁,字德珪,荊州名族,劉表的水軍統領,曾協助劉表征服七郡一百多個縣,肅清江表,擁兵十萬戰艦千艘。在仕奉劉表期間,曆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諸郡太守。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劉表獲得漢廷封賜為鎮南将軍,其後蔡瑁則被劉表任命為“鎮南将軍軍師”。劉表病亡後,擁護劉琮繼位,在公元208年曹操揮軍入荊州時,與蒯越共同迫劉琮降伏曹操,爾後仕入曹操麾下,曆任從事中郎、司馬、長水校尉,封爵為漢陽亭侯。

top 1 文聘

劉表帳下的五大王牌名将,蔡瑁暫居第二,第一名震敵國

文聘,字仲業,南陽宛人,劉表的大将,鎮守荊北,劉表用他來抵禦北方諸侯的進攻。劉表死後,其子劉琮降曹操。文聘初不随見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見,問其何以遲,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見人。曹操被這份忠臣臆下之情所感動,先嗆然而譽之,仍舊讓他守衛江夏,使其典北兵、鎮荊江。文聘也不負曹操所望,守禦荊城之際,多次引兵阻遏關羽之師,攻其辎重,燒其戰船,立下莫大之功,成為曹操倚為屏障的大将之一,威名遠播。文聘駐守江夏數十年,威恩并施,“名震敵國”,使孫吳不敢進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