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紋唇感染化膿,蓬萊女士遭遇美麗陷阱

本報訊 (ymg全媒體記者 劉曉陽 通訊員 王健)近年來,很多愛美女士越來越關注對外表的追求,紋眉、紋美瞳線、紋唇等半永久化妝術越來越受熱捧,從事這一行業的商家不斷湧現,各種半永久廣告幾乎是遍布大街小巷,然而,半永久紋繡火爆的背後充斥着各種各樣的問題……

今年三月份,蓬萊市民王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位資深的美容老師要來蓬萊做紋繡活動,而且價格相當優惠,經與老師微信聯系,二日後相約在某飯店房間給王女士做紋繡。王女士對自己的唇色不滿意,美容老師告訴她,紋唇可以改變運氣,王女士毫不猶豫的同意了。可沒想到做完後第二天,王女士的嘴唇就開始出現了疼痛,化膿的問題。經醫院檢查,王女士的嘴唇感染了,至今一個多月了,王女士還在處于治療階段,到現在嘴還是腫的,王女士要求賠償。而美容老師則認為,王女士的嘴唇問題是因為她自身後期護理不到位導緻的感染,過一段時間就會好。王女士多次和她聯系無果,美容老師将她從微信好友中拉黑。王女士非常氣憤,将此事投訴到了蓬萊區消費者投訴中心。

接到投訴後,消投中心從業人員立即展開調查,由于王女士沒有美容老師的任何聯系方式,并且微信不是正規的網絡交易平台,無法查到經營者資訊,是以消投中心無法受理。

由于紋繡行業門檻低、利潤高,無形間驅使了一大批紋繡教育訓練機構的興起,如今做紋繡行業的很多都是從美甲店、理發店、美容店衍生出的“第二行業”。不僅實體店越來越多,如今很多的微商也涉獵紋繡行業。從2009年12月11日開始,衛生部頒布了新的《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修訂後的《目錄》中已将美容紋飾術(即紋眉技術、紋眼線技術、紋唇技術)删除,隻保留了眉部手術“眉修整術”和“眉提升術”。“紋眉”與“眉修整術”、“眉提升術”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是以,紋繡的項目不屬于醫療美容。

在受理紋繡類的投訴中,紋繡後出現高低眉不對稱、中間加價、廣告宣傳與實際效果相差較大、紋繡後出現感染、受傷等問題占大多數。目前仍有許多美容問題監管面臨着空白,關于美容的标準,比如紋眼線寬窄問題,眼眉顔色深淺等問題,當消費者與美容機構發生争執,沒有具體标準來衡量,僅依靠肉眼觀察無法判斷。

是以蓬萊區消投中心建議廣大消費者,在做紋繡項目時應注意:

一、差別生活美容與醫療美容。微整形、水光針、雙眼皮、隆鼻等醫療美容服務項目的,除了需要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外,還須有醫療機構頒發的執業許可證,且該機構進行的整形美容項目必須在審批範圍之内。

二、紋眉、紋眼線等美容項目,如果紋繡器具如果消毒不嚴密,就會出現交叉感染,B肝、C肝、艾滋等傳染病都是通過血液傳染的,風險很大。如果因紋繡器械未消毒産生的角膜損傷,可能會引起角膜感染,嚴重的會導緻永久性視力損傷。是以要選擇規模較大、信譽度較高、資質有保障的美容機構。

三、理性辦理美容美發預付卡,認真了解預付卡的使用 期限和範圍、服務項目、退款條件、違約責任等細節,特别關注商家終止服務、經營場所轉讓時的限制性約定。

四、要妥善保管簽訂的有關協定、付款發票等證據,如果發生美容方面的消費糾紛,消費者可以先找經營者協商,協商不成,可向相關行政職能部門進行投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