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苻堅
苻堅從繼位到去世也不過短短二十幾年。但就是這短短的二十年,這個氐人建立的小國在苻堅的帶領下如同驚雷炸裂般以狂飙急進的速度迅速統一北方龐大的國土。從西方的薩珊波斯邊界到東方的高句麗邊界,從北方的大漠到南方的巴蜀處處飄揚着前秦的戰旗。雖然前秦國祚不長,但是前秦在這二十幾年中如同透支自己一般綻放出了最絢爛的生命之花。縱觀五胡十六國到北朝時期,再沒有一個少數民族的政權的疆域如此之龐大。
龐大的前秦版圖
本文的重點我們不去描繪淝水之戰如何如何,筆墨着重在苻堅憑借弱小政權發展成為威名赫赫的北方大秦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
苻堅自幼出身顯赫的前秦皇族:爺爺是惠武帝苻洪;叔叔是明帝苻健;老爹是東海王苻雄。傳說苻堅降生時天生異象,背後有字“草付臣又土王鹹陽”。大概的意思是這個孩子将來要在鹹陽建基立業。這句是拆字:草付是苻,臣又土是繁體的堅字。要知道當時苻氏還沒有建國,是以家族對他非常看重。
苻堅自小聰明伶俐,非常好學。無論是待人接物還是弓馬騎射都積極學習。在8歲的時候主動提出要請老師教授儒學,這在五胡戰亂年代情況下簡直是稀有。在老師的教導下,小苻堅刻苦學習長大後成為遠近聞名的文武全才。
《晉書·卷一百十三·載記第十三》記載:苻堅,字永固,一名文玉,雄之子也。祖洪,從石季龍徙邺,家于永貴裡。其母苟氏嘗遊漳水,祈子于西門豹祠,其夜夢與神交,因而有孕,十二月而生堅焉。有神光自天燭其庭。背有赤文,隐起成字,曰“草付臣又土王鹹陽”臂垂過膝,目有紫光。洪奇而愛之,名曰堅頭。年七歲,聰敏好施,舉止不逾規矩。每侍洪側,辄量洪舉措,取與不失機候。洪每曰“此兒姿貌瑰偉,質性過人,非常相也”
在苻堅剛剛登上皇位的時刻,中國北方的割據政權林立,氐族的前秦并不出彩。别說和匈奴人建立的前趙以及羯人建立的後趙相比,即使和同時期的鮮卑慕容部的前燕和拓跋部的代國相比都沒有什麼特别的優勢。況且周圍還有牆頭草一樣的軍閥張平、仇池楊氏、前涼等割據政權。雪上加霜的是,苻堅剛剛繼位前秦就發生了大旱災。面對着内憂外患,年輕的帝王何去何從?
強鄰環伺下的前秦
前秦此時的國内一片混亂:首先關中平原胡漢雜居,民族沖突十分尖銳;其次不知律法是何物的氐族豪強橫行不法;綿延的大旱災,民不聊生。苻堅面臨的就是這樣一幅讓人焦頭爛額的情景。前任皇帝苻生的心腹董榮、趙韶等人為非作歹、欺壓良善,民憤極大。苻堅迅速鏟除了這些害群之馬并提拔了大批寒門漢族官吏充實官員體系。這樣做既緩和了尖銳的社會沖突,又培養了自己的嫡系官員。
苻堅前期之是以取得這麼大的成功和王猛是分不開的。正是在以王猛為首的漢族官員的治理下才迅速恢複了社會秩序。王猛對于苻堅來說如同管仲之于齊桓公一樣重要。“若王猛之治國,苻堅之管仲也。”
《晉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記載“猛宰政公平,流放屍素,拔幽滞,顯賢才,外修兵革,内綜儒學,勸課農桑,教以廉恥,無罪而不刑,無才而不任,庶績鹹熙,百揆時叙。于是兵強國富,垂及升平,猛之力也。堅嘗從容謂猛曰“卿夙夜匪懈,憂勤萬機,若文王得太公,吾将優遊以卒歲”
王猛
苻堅和王猛采取了如下措施才得以迅速恢複了社會秩序,有效緩解了民族沖突。前秦經濟開始逐漸恢複和發展。
打擊頑固分子,整頓社會風氣
都說亂世用重典,王猛對于驕橫跋扈目無王法的皇親貴胄直接按律治罪。接連斬殺了幾十個擾亂治安的豪強,朝堂為之震驚。社會風氣逐漸轉入良好,出現了久違的太平景象。
提升官員素質,依法治國
廣泛設定學堂,強制氐族的公卿子弟入學學習。徹底改變了氐族隻重武力,輕視文化學習的陋習。朝廷選拔優秀畢業生充實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員隊伍,極大了提高了前秦的政府工作效率。這為将來前秦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經濟上倡導勤儉,發展生産
為對抗旱災,前秦興修水利、疏通溝渠,減免賦稅、發展生産。以皇帝苻堅為首的皇室以身作則削減用度、勸導農桑,甚至親自耕種。前秦政權形成了從平民到皇族的發展共識,人們對前秦的認可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經過苻堅、王猛等君臣同心的治理,前秦順利度過了旱災。經過十幾年的休養生息,前秦内政逐漸穩固,經濟開始複蘇。前秦迎來了難得的曆史發展機遇。在平定以苻幼為首的五公叛亂後,前秦内部安定、國力強盛。苻堅重新把重心放到了周邊的割據政權上。
平燕
公元370年,苻堅拜王猛為帥東征前燕。此時前燕景昭皇帝慕容儁已經去世10年,幽皇帝慕容暐懦弱無能、貪财好色。就這種末代帝王居然還嫉賢妒能,把前燕的戰神慕容垂給排擠的被迫投奔前秦。宗室老将慕容恪也已經去世。等王猛打到壺關、晉陽的時候,前燕才拼湊了幾十萬大軍妄圖抵抗前秦的進攻。結果一戰即潰,前秦長驅直入包圍都城邺城。慕容暐被俘,前燕并入前秦版圖。
壺關、晉陽兩戰獲勝後,秦軍直撲邺城
《資治通鑒·晉紀二十四》記載:“十二月,秦王堅遷慕容暐及燕後妃、王公、百官并鮮卑四萬馀戶于長安。”
定蜀
前秦建元九年,東晉梁州刺史楊亮派兵攻前秦屬地仇池。前秦梁州刺史楊安率軍迎擊。不但擊敗了來犯之敵,并且追擊敵人到漢川。在獲得增援後拿下漢川後進逼梓潼。東晉梓潼太守抓獻城投降。梓潼失守後巴蜀大地已經門戶洞開。東晉益州刺史周仲孫從成都撤離向南中逃跑。如下圖綠色箭頭從仇池(成縣)追擊到漢川(漢中);通過劍門、梓潼進占成都。
《資治通鑒·晉紀二十五》記載:“九月,安進攻漢川。冬,秦王堅使益州刺史王統、秘書監硃肜帥卒二萬出漢川,前禁将軍毛當、鷹揚将軍徐成帥卒三萬出劍門,入寇梁、益;梁州刺史楊亮帥巴獠萬馀拒之,戰于青谷。亮兵敗,奔固西城。肜遂拔漢中。徐成攻劍門,克之。楊安進攻梓潼,梓潼太守遂降于安。十一月,安克梓潼。...益州刺史周仲孫勒兵拒硃肜于綿竹,聞毛當将至成都,仲孫帥騎五千奔于南中。奉遂取梁、益二州。”
前秦進軍巴蜀路線圖
前秦占領成都後,邛、夜郎等西南地方勢力相繼向前秦投降。西南地區首次納入北方政權版圖。
巴蜀版圖歸秦
滅代
公元376年,苻堅借口劉衛辰部受到欺負派大軍北伐代國。代國可不是省油燈:地域處于農耕和遊牧地區的結合部,宜耕宜牧、兵精糧足。但是也趕上代國倒黴:代王拓跋什翼犍病重;北方高車部落叛亂。在此國家危亡時刻,代國上下應該同心破敵才對。但是愚蠢的拓跋寔君發動政變,殺死父親和弟弟妄圖自立代王。前秦趁機北伐,代國亡。
前秦滅代
平涼
公元376年,苻堅統兵十三萬渡過黃河讨伐前涼。前涼悼公張天賜派大将馬建、掌據全力抵抗。結果馬建投降,掌據戰死。親臨戰場的張天賜懷着悲傷的心情逃回了都城姑臧。目前秦兵圍姑臧的時候前涼悼公張天賜出城投降,前涼亡。
前秦平涼路線
小結:
苻堅從公元370年對外征戰開始到淝水之戰以前,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掃平了北方諸侯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氐人帝國。苻堅待人寬厚,沒有強烈的民族界限。即使在征戰期間也沒有窮兵黩武,前秦國内依然社會穩定、人們富足。如果這種情況能夠續下去的話,可能北方各族人們能夠安居樂業百餘年。從這個角度來說苻堅是有曆史貢獻的。
我是曆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