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淝水之戰中慘敗的苻堅,為什麼能成為柏楊心中的大帝?

每個人都有一個關鍵時刻—有時候,曆史給你的僅僅隻有一瞬間,就看你在這短暫的時間内,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斷。往往也就是這驚心動魄的一瞬間,決定了你是成王,還是敗寇!

在淝水之戰中慘敗的苻堅,為什麼能成為柏楊心中的大帝?

曹操

赤壁之戰中,曹操接連決策失誤,緻使統一大業功敗垂成!李自成建國“大順”,一路北上,摧枯拉朽,埋葬朱明王朝,卻又在輝煌的頂點上驟然隕落,空餘下了倉促的41天帝王夢。

還有我們今天要講的前秦王苻堅,統帥百萬大軍南下與東晉謝安的八萬北府軍展開殊死博戰。戰前,苻堅先後攻滅了前燕、仇池、前涼、代國等4個國家,成功統一北方,與東晉南北對峙,大有一統天下之勢。

在淝水之戰中慘敗的苻堅,為什麼能成為柏楊心中的大帝?

李自成

在冷兵器時代,征服東晉,最大的困難就是長江天險。對此,苻堅根本沒放在心上,反而認為,“以吾之衆旅,投鞭于江,足斷其流,何險之足恃”。我把所有的馬鞭投到江裡,就能截斷水流,這啥好擔心的!何等自信,又是何等自負!

戰後,前秦國力大衰,苻堅一蹶不振,身死國亡,遺恨千古。

在很多人眼中,苻堅留給後人的是充滿貶義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成語典故,是一位典型的在關鍵時刻沒有把握好自己的功敗垂成者。

在淝水之戰中慘敗的苻堅,為什麼能成為柏楊心中的大帝?

然而,著名作家柏楊卻給予苻堅很高評價:“在中國數千年曆史上,有資格稱得上大帝的不過五人,他們是秦始皇、漢武帝、前秦王苻堅、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在柏楊心中,前秦王苻堅是能夠與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齊名的人。

秦始皇、漢武帝、李世民和康熙都是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兼備的帝王,苻堅有資格和他們并列嗎?

在淝水之戰中慘敗的苻堅,為什麼能成為柏楊心中的大帝?

秦始皇

當然有。細翻史章,你就會發現苻堅絕非傲慢魯莽、殘暴不仁的君王,反而是個開明大度、謙恭仁慈、慕義懷德、善于納谏、具有雄才大略而又完全漢化的一代少數民族英傑。他在用人、治國、武功三個方面,絕對可以傲視群雄。

先說用人吧。苻堅用人不拘一格。王猛出身貧寒,少年時家貧如洗,曾像劉備一樣販賣畚箕。關于王猛的才能,當時的大臣呂婆樓說,“其人謀略不世出”。現代的曆史學家範文瀾也說:“苻堅在皇帝群中是個優秀的皇帝。他最親信的輔佐王猛,在将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将相”。

在淝水之戰中慘敗的苻堅,為什麼能成為柏楊心中的大帝?

後來,呂婆樓推薦了王猛。苻堅對王猛一見如故,非常信任,“朝政莫不由之”,讓他裁奪一切軍國内外之事。在那個“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亂世,苻堅能做到這一點,非常不容易。此外,苻堅能廣開才源。他诏令各級官員大力舉薦人才,并通過考察,檢驗舉薦是否公正,獎罰分明。即使是宗室外戚,沒有才能也一概不用。

在淝水之戰中慘敗的苻堅,為什麼能成為柏楊心中的大帝?

在治國方面,興利除弊,大力改革,很有氣魄。五胡十六國時期,是一個強者為王,殺人如麻,人命如草芥的時代。皇帝尚且朝不保夕,何況一般的百姓呢!這一時期産生了中國曆史上最殘暴的皇帝石虎。就連苻堅的前任苻生也出了名的暴君:每逢接見大臣,都讓侍從箭上弦,刀出鞘,鐵鉗、鋼鋸等擺放跟前,看誰不順眼,就随即殺掉。如哪位大臣有所勸谏,就被視為诽謗,殺之;若有人說句奉承話,就被視為獻媚,殺之。

在淝水之戰中慘敗的苻堅,為什麼能成為柏楊心中的大帝?

苻堅墓

苻堅即位後,大力整頓吏治。太後的弟弟酗酒豪橫,搶人家的财物和子女,為害一方。王猛得知後,毫不猶豫地下令将他斬殺。他休養生息,勸課農桑,減輕賦稅,扶助貧困,救濟孤寡。為解決關中經常幹旱的問題,他興修水利,引泾水,修管道溉田,推廣區田法。此外,他積極恢複太學和地方各級學校,廣修學宮,推行漢化。

正是在苻堅的治理下,前秦經濟迅速發展,百姓安定,國富民強,成為諸國中最有生氣的國家,因而敢于與群雄角逐,并且愈戰愈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