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淝水之战中惨败的苻坚,为什么能成为柏杨心中的大帝?

每个人都有一个关键时刻—有时候,历史给你的仅仅只有一瞬间,就看你在这短暂的时间内,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往往也就是这惊心动魄的一瞬间,决定了你是成王,还是败寇!

在淝水之战中惨败的苻坚,为什么能成为柏杨心中的大帝?

曹操

赤壁之战中,曹操接连决策失误,致使统一大业功败垂成!李自成建国“大顺”,一路北上,摧枯拉朽,埋葬朱明王朝,却又在辉煌的顶点上骤然陨落,空余下了仓促的41天帝王梦。

还有我们今天要讲的前秦王苻坚,统帅百万大军南下与东晋谢安的八万北府军展开殊死博战。战前,苻坚先后攻灭了前燕、仇池、前凉、代国等4个国家,成功统一北方,与东晋南北对峙,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在淝水之战中惨败的苻坚,为什么能成为柏杨心中的大帝?

李自成

在冷兵器时代,征服东晋,最大的困难就是长江天险。对此,苻坚根本没放在心上,反而认为,“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险之足恃”。我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这啥好担心的!何等自信,又是何等自负!

战后,前秦国力大衰,苻坚一蹶不振,身死国亡,遗恨千古。

在很多人眼中,苻坚留给后人的是充满贬义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成语典故,是一位典型的在关键时刻没有把握好自己的功败垂成者。

在淝水之战中惨败的苻坚,为什么能成为柏杨心中的大帝?

然而,著名作家柏杨却给予苻坚很高评价:“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有资格称得上大帝的不过五人,他们是秦始皇、汉武帝、前秦王苻坚、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在柏杨心中,前秦王苻坚是能够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齐名的人。

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和康熙都是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兼备的帝王,苻坚有资格和他们并列吗?

在淝水之战中惨败的苻坚,为什么能成为柏杨心中的大帝?

秦始皇

当然有。细翻史章,你就会发现苻坚绝非傲慢鲁莽、残暴不仁的君王,反而是个开明大度、谦恭仁慈、慕义怀德、善于纳谏、具有雄才大略而又完全汉化的一代少数民族英杰。他在用人、治国、武功三个方面,绝对可以傲视群雄。

先说用人吧。苻坚用人不拘一格。王猛出身贫寒,少年时家贫如洗,曾像刘备一样贩卖畚箕。关于王猛的才能,当时的大臣吕婆楼说,“其人谋略不世出”。现代的历史学家范文澜也说:“苻坚在皇帝群中是个优秀的皇帝。他最亲信的辅佐王猛,在将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将相”。

在淝水之战中惨败的苻坚,为什么能成为柏杨心中的大帝?

后来,吕婆楼推荐了王猛。苻坚对王猛一见如故,非常信任,“朝政莫不由之”,让他裁夺一切军国内外之事。在那个“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乱世,苻坚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此外,苻坚能广开才源。他诏令各级官员大力举荐人才,并通过考察,检验举荐是否公正,奖罚分明。即使是宗室外戚,没有才能也一概不用。

在淝水之战中惨败的苻坚,为什么能成为柏杨心中的大帝?

在治国方面,兴利除弊,大力改革,很有气魄。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一个强者为王,杀人如麻,人命如草芥的时代。皇帝尚且朝不保夕,何况一般的百姓呢!这一时期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石虎。就连苻坚的前任苻生也出了名的暴君:每逢接见大臣,都让侍从箭上弦,刀出鞘,铁钳、钢锯等摆放跟前,看谁不顺眼,就随即杀掉。如哪位大臣有所劝谏,就被视为诽谤,杀之;若有人说句奉承话,就被视为献媚,杀之。

在淝水之战中惨败的苻坚,为什么能成为柏杨心中的大帝?

苻坚墓

苻坚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太后的弟弟酗酒豪横,抢人家的财物和子女,为害一方。王猛得知后,毫不犹豫地下令将他斩杀。他休养生息,劝课农桑,减轻赋税,扶助贫困,救济孤寡。为解决关中经常干旱的问题,他兴修水利,引泾水,修渠道溉田,推广区田法。此外,他积极恢复太学和地方各级学校,广修学宫,推行汉化。

正是在苻坚的治理下,前秦经济迅速发展,百姓安定,国富民强,成为诸国中最有生气的国家,因而敢于与群雄角逐,并且愈战愈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