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隻有在不懈奮鬥中才能成就偉業、實作夢想。
“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連日來,習主席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全軍官兵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表示,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曆史起點上,一定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繼往開來、接續奮鬥,更加堅定、更加昂揚地走在實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廣闊道路上,努力創造屬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
“70年滄桑巨變,70年偉大跨越,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都源于一棒接着一棒跑的不懈奮鬥。”武警湘潭支隊執勤一中隊官兵又一次來到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一起再次回顧學習那段筚路藍縷的艱辛奮鬥曆史。指導員辛全感慨地說:“今天,我們年輕一代要赓續永久奮鬥的光榮傳統,書寫屬于自己的夢想篇章。”“上甘嶺特功八連”受閱官兵攜帶一面鮮紅的戰旗,以昂揚的姿态駕駛戰車接受習主席檢閱。傳回營區後,他們第一時間學習習主席重要講話并展開讨論。4次參閱的隊員武龍談道:“先輩們的無畏犧牲、艱苦奮鬥,凝聚成了偉大的上甘嶺精神。我們作為後來人,一定要牢記習主席囑托,苦練精訓,像前輩那樣負重前行、不負芳華。”
進行偉大鬥争、實作偉大夢想,始于不懈奮鬥、成于不懈奮鬥。認真學習領會習主席重要講話,某資訊通信基地、第71集團軍某旅、第73集團軍某旅、新疆軍區某團、中部戰區空軍某旅、海軍航空兵某師空中勤務大隊、武警安徽總隊、武警某部、南昌警備區等機關黨委在讨論交流中共同感到:波瀾壯闊的曆史正是由一個個奮鬥故事共同彙聚而成,前進征程上,更要以時代擔當接續昨天的榮光,以實幹精神開啟明天的輝煌,奏響振奮人心的追夢樂章。
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作為經曆轉型重塑的新調整組建部隊,第72集團軍某旅官兵對此有着深刻認識:“我們是改革重塑之後的接棒者,我們有決心在強軍新征程上跑出一個好成績。”北部戰區海軍某基地牽頭組建的艦艦/潛艦飛彈方隊,以鐵流滾滾之勢,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學習習主席重要講話,該基地政治工作部主任呂東方說:“偉大成就令人振奮,但是距離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标越近,我們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繼續奮鬥。”中國第18批赴黎巴嫩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官兵在學習讨論中談道: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增多,更加需要增強憂患意識,弘揚奮鬥精神。
用偉大奮鬥精神繪就青春底色,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前進征程上,廣大青年既面臨着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肩負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國慶假期,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火箭軍某旅發射六營營長羅寅生正帶領官兵在野外駐訓場開展夜間火力突擊演練。“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習主席的話語令羅寅生熱血沸騰。剛剛完成高原駐訓的第74集團軍某旅官兵,還未歸建又轉入下一個演訓任務。訓練間隙,圍繞習主席重要講話展開學習讨論,官兵紛紛表示:“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始終保持沖鋒的姿态,方能譜寫新時代壯美的青春之歌。”剛剛參加完閱兵的海上巡邏機梯隊長機飛行員、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師師長姚寶松說:“青年官兵要敢于當先鋒,不要當看客,披荊斬棘、勇于拼搏,讓青春年華在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釋放絢麗光彩。”
奮鬥既要志存高遠,又要腳踏實地。軍事科學院戰争研究院研究員郝智慧是一名從事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理論研究的專家,聆聽了習主席的重要講話,他有了更深感悟:“隻有幹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以奮鬥之我、科研之我、奉獻之我為中國夢強軍夢貢獻智慧和力量,才能不負這個偉大的時代。”從事裝備工作30餘年的第83集團軍某旅進階工程師鄭獻民激動地說:“閱兵中新亮相的衆多國産主戰裝備是無數科研人日夜奮鬥的成果。實作強軍目标,我們唯有繼續奮鬥,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心無旁骛埋頭苦幹。”
曆史正在掀開新的篇章,習主席的重要講話為全國人民、全軍官兵不懈奮鬥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陸軍某部時刻保持箭在弦上的戰備狀态,一場應急演練在風沙中打響;西部戰區空軍某雷達旅機動分隊正在高寒山地條件下研究破解反幹擾操作、低空目标搜尋等實戰化訓練難題;去年創造了同型艦戰備巡航紀錄的海軍百色艦,此刻又巡航在祖國的藍色國土上。去努力、去拼搏,即便是平凡一員、普通一兵,也一定能在人民軍隊履行使命的道路上留下奮鬥的身影。
(本報北京10月4日電 記者魏兵、邵龍飛、賴文湧,特約記者李永飛、李振華、高宏偉、王迪、楊韬,通訊員張少波、王恒達、王帥、陳曦、劉俊、周磊、何梓源、呂雪飛、李珏宏、陳樸、安會永、張騰飛、常骁弘、孫帥、王光傑、楊健、李強強、張高強、蔡盛秋、王晨光、許秋雨、王曉桐、鐘翔超、郭靳、張富華、徐偉、高旭堯、黃遠輝、陳明、張鈞泓、徐弘源、張斯琦、黃志偉、徐明章、常桂蘋、付孟哲、林彤、陳坤豐、梁張明、位修朋、張鵬程、陳靈進等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