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斑犀鳥在《中國鳥類野外手冊》編号158(學名:Anthracoceros coronatus)大型鳥類,體長74~78厘米。

嘴具大的盔突,顔色為蠟黃色或象牙白色,盔突前面有顯著的黑色斑;上體黑色,具金屬綠色光澤,
下體除腹為白色外,亦全為黑色,外側尾羽具寬闊的白色末端。翅緣、飛羽先端和基部亦為白色,飛翔時極明顯。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常綠闊葉林中。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動。多在樹上栖息和活動,有時也到地面上覓食。
叫聲為“嘎克、嘎克、嘎克”,非常洪亮。飛翔時頭部和頸部向前伸直,兩翅平展,很象一架飛機,是以俗稱“飛機鳥”。
主要以榕樹等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也到地上捕食蝸牛、蠕蟲、鼠類、蛇、爬行類和昆蟲。吃食的時候,常常先将食物抛在空中,然後用嘴準确無誤地一口叼住,再吞咽下去。消化不了的果核、獸骨等食物殘渣,則從胃中反吐出來。冠斑犀鳥分布于中國、印度、緬甸、孟加拉、斯裡蘭卡、泰國、中南半島和馬來西亞等地。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注:犀鳥科,所有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近危物種(NT)。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聲明:鳥種科普資訊來自百度百科,圖檔為個人攝影創作。#鳥類攝影##攝影頭條##動物保護##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