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上頭條#泰國毗連高棉,寮國,馬來西亞和緬甸。全年氣溫在30度上下,是全世界最溫暖的地方之一。隻有在秋天降雨之後天氣才會變得涼爽。這裡的天氣話題永遠是雨季和旱季,泰國是一個神秘和野性的國度,這裡原野人迹罕至被世人所遺忘。這裡是全世界最肥沃的地區之一,擁有全球十分之一的物種。一個充滿野性和風情的國度。
雨林中最為神秘的犀鳥也在泰國繁衍生息。犀鳥是森林生态體系中最大和最強壯的鳥類之一,以水果和動物為食。泰國森林中生活着12種以上的犀鳥。其中包括盔犀鳥,白冠犀鳥,還有白喉犀鳥和棕頸犀鳥等。最小的犀鳥是冠斑犀鳥,它們一年四季主要依賴森林中的無花果為生。無花果樹的根經常會圍繞着寄主四周生長,最後殺死寄主。無花果對于犀鳥和其他動物都是非常健康的食物。在惬意的生活中對犀鳥産生的威脅的主要是來自東南亞熊貓(熊狸),熊狸主要以水果為食,也吃小鳥和鳥蛋。犀鳥會通過鳴叫向同類發出警告,進而輕易從敵人那裡逃脫。

盔犀鳥
白冠犀鳥
棕頸犀鳥
白喉犀鳥
冠斑犀鳥
泰國現在森林覆寫率是26%,而50年前是60%。泰國熱帶雨林降雨充沛,每年降雨量至少200厘米。約有一半的動植物生活在雨林中,這裡氣候在濕漉漉的雨季和幹燥炎熱的旱季之間轉變。犀鳥缺少翼膜,因而空氣可以從羽毛之間穿過,它們飛翔的時候就像火車經過一樣發出轟轟聲。犀鳥求偶時會帶給雌雄一顆無花果。在求偶季節,犀鳥會有幾百隻,甚至上千隻聚集在一起社交和求偶。在求偶期間,雄鳥會撫摸雌鳥的喙,和雌鳥嬉戲讨取雌鳥的歡心。
沼澤中生活着印度野牛,印度野牛以10頭左右群居在一起,雄牛會在不同群體裡穿梭。沼澤中還生活着4-6頭一群的水鹿。雄鹿通過尿液來圈占領地。水鹿主要敵人是虎,豹和豺等肉食動物,遇到危險時水鹿會用蹄子發出聲音來警告敵人,同時也是向同伴發出危險來臨的信号。雄鹿會用蹄聲把敵人從鹿群引開。水鹿的聽覺和嗅覺及其靈敏,依靠這兩個技能來逃避敵人的追殺。
印度野牛
水鹿
豺
紫水雞以爆炸般響亮的叫聲而聞名。水雉是一夫多妻制,雄性最多可以有四隻伴侶,它們一般在3-9月繁殖。
紫水雞
雨林樹冠生活着許多又大又吵鬧的動物,每天清晨長臂猿家族就開始吼叫,這種叫聲幾千米外都聽得到,它們用這種叫聲來宣告是這片領地的主人,用來警告意圖侵入它們領地的同類和其他動物。雖然長臂猿在類人猿家族中身材最為矮小,但是它們在雨林樹冠上稱王稱霸。長臂猿是雜食動物,白天覓食,水果,樹葉,鮮花都是它們的食物。白掌長臂猿特别喜歡吃水果,如果在森林裡發現它們的蹤迹,說明附近有很多水果。長臂猿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觀察力,但是它們不夠謹慎。長臂猿生活在小型家庭中,每個家庭有一對父母和最多4個子女。它們的交配方式和大多數類人猿不同,它們大多數生活在樹上來躲避地下的危險。盡管長臂猿看上去像猴子,但是它們是類人猿,是大猩猩,黑猩猩,猩猩和人類的近親。
長臂猿
泰國分布着5種猕猴,猕猴是除人類以外分布最廣的靈長類動物。短尾猴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紅色的臉和淡黃色的幼崽。短尾猴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它們會花時間清理自己的衛生和幫助同類梳理毛發。短尾猴的臉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變成棕灰色。猕猴的社會結構和習性幾乎和人類無異。猕猴以青草,樹葉,樹根和樹皮為食。普通猕猴經常被用做人類疾病的試驗品。成年猕猴天生就善于跳躍。雌性猕猴發情期會與多個猕猴發生交配,發情期雌猴會通常和10多隻雄猴交配。雄猴大多數生活在高海拔地區,每個族群都有幾十隻猴子。猕猴有時間會待在水裡,一般是為了覓食和降溫。
短尾猴
葉猴也是另外一種靈長類動物,它們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樹上,它們很怕水,葉猴一般一胎隻生一隻猴子。葉猴幼崽是金黃色,随着年齡增長毛發慢慢變着灰黑色。
葉猴
熱帶雨林中還生長着很多色彩豔麗的鳥類:绯胸鹦鹉,白腹鳳鹛,短尾鹦鹉,翠鳥,灰頭綠啄木鳥,長尾小鹦鹉,綠喉太陽鳥,藍綠鵲,鳳頭樹燕,魚鷹,白胸翡翠鳥,紅嘴藍鵲,黑腹蛇鹈。
绯胸鹦鹉
白腹鳳鹛
短尾鹦鹉
翠鳥
灰頭綠啄木鳥
長尾小鹦鹉
綠喉太陽鳥
藍綠鵲
風頭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