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鳥圖(三十七)雙角犀鳥

作者/陳勝利

鳥類的遷徙讓我們生活的世界多了一道自然風景。不少市民發現,我們居住的城市裡,鳥兒越來越多,甚至有的鳥兒在市民家的窗台上築巢安家,構成了一幅鳥與人類和諧共生的美妙圖景。

百鳥圖(三十七)雙角犀鳥

話說雙角犀鳥(學名:Buceros bicornis):是大型鳥類,體長119-128厘米,翼展146-160厘米,重量2.15-4千克。雄性較大。後頭和頸白色,其餘上體黑色。尾白色,具寬闊的黑色次端斑。翅大覆羽具白色端斑,初級覆羽白色,在翅上形成明顯的白色翅斑,在黑色的翅上極為醒目。下體胸部黑色,其餘下體白色。嘴和盔突均較大,基部黑色,嘴端和盔突頂部橙紅色,嘴側橙黃色,下嘴乳白色。

百鳥圖(三十七)雙角犀鳥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平原常綠闊葉林,尤其喜歡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溝谷地帶。分布于中國、印度、緬甸、泰國、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百鳥圖(三十七)雙角犀鳥

雙角犀鳥雄性成鳥長着一個30厘米長的大嘴和一個大而寬的盔突,盔突的上面微凹,前緣形成兩個角狀突起,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又好像古代武士的頭盔,非常威武,是以得名雙角犀鳥。上嘴和盔突頂部均為橙紅色,嘴側橙黃色,下嘴呈象牙白色。它的頰、颏和喉等部位均為黑色,後頭、頸部為乳白色,背、肩、腰、胸和尾上的覆羽都是黑色,腹部及尾下的覆羽為白色。翅膀也是黑色,但翅尖為白色,還有明顯的白色翅斑,極為醒目。尾羽為白色,但靠近端部有黑色的帶狀斑。腿灰綠色并沾有褐色,爪子幾乎為黑色。雌鳥的羽色和雄鳥相似,隻是盔突較小。眼睛上生有粗長的睫毛。虹膜深紅色,嘴基黑色,上嘴端部及盔突頂部橙紅色,嘴側橙黃色,下嘴象牙白色或乳白色。跗蹠灰綠色沾褐,爪近黑色。

百鳥圖(三十七)雙角犀鳥

雙角犀鳥的食量很大,食性也很雜,主要以各種熱帶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也吃大的昆蟲、爬行類、鼠類等動物性食物。一般在樹上覓食,也有時在地上。犀鳥的大嘴看起來很笨重,實際上它既是工具又是武器,使用起來卻非常地靈巧,可以輕松自如地采摘漿果,輕而易舉地剝開堅果,還能得心應手地捕捉鼠類和昆蟲。

百鳥圖(三十七)雙角犀鳥

主要吃各種野果,也食蛇、蜥蜴、大型昆蟲、鼠類和谷物。繁殖習性似冠斑犀鳥。取食和栖息于原始林的頂冠層。

百鳥圖(三十七)雙角犀鳥

雖然該物種分布範圍較廣,但它發生的密度低,是塊狀分布。适度數量少,并有可能在其分布範圍内迅速不斷下降,是以被列為近危。在中國數量稀少,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百鳥圖(三十七)雙角犀鳥

碧水藍天、鳥語花香、安居樂業,直覺反映了這些年生态建設的成效,在這其中,數量持續增加的鳥類成為最靈動的存在。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