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冠皺盔犀鳥在《中國鳥類野外手冊》編号162(學名:Rhyticeros undulatus)雄鳥體長約105厘米,雌鳥較小。

尾白,雄雌兩性的背、兩翼及腹部均為黑色,但雄鳥頭部奶白色,枕部具略紅的絲狀羽,裸出的喉囊上具明顯的黑色條紋。雌鳥頭頸黑,喉囊藍色。
成對或小群飛于森林上空,鼓翼聲沉重。鳴叫為一種重複的、粗短似犬吠的koe-guk叫聲。
分布于印度次大陸東北部、中國西南部、東南亞及大巽他群島。
中國在雲南西南部的盈江采到标本。種群數量極為稀少。
主要栖息于海拔400~1500m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尤其在河流沿岸濕性常綠闊葉林中較易見。常成3~5隻的小群活動。叫聲單調、沙啞、像狗叫,有時也能發出低沉的雙音節聲音。
飛翔時顯得較笨重,很遠即能聽見振翅聲響。有時也進到村寨附近和果園中活動和覓食,主要以植物果實為食,也吃樹蛙、蝙蝠、蜥蜴等動物性食物。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注:犀鳥科,所有種)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聲明:鳥種科普資訊來自百度百科,圖檔為個人攝影創作。#動物保護##攝影頭條##鳥類攝影##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