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江狗肉是一種聞名全國的風味小吃。它的烹饪方法很獨特,原料、加工過程、配料也非常講究。據“貴州花江狗肉館”的黎族大師傅介紹,做花江狗肉時,要選擇30斤左右的成年公狗做原料,以保證肉肥瘦均勻、嫩而不老。然後像殺豬一樣的宰殺狗,把狗血全部放出來,不剝狗皮,再用開水把毛燙掉。狗皮香、薄、有咬勁、可美容,是以從來都不去狗皮。而其他地方在做狗肉時,一般是将活狗直接打死、吊死甚至毒死,再将皮一剝就了了事,狗血全瘀在肉裡,燒出來肉不好吃。同時毒死、病死或是死了很久的狗的狗皮剝不下來,毛也去不幹淨,是以花江狗肉上有皮無毛,也是他們品質可靠的一個标志。将狗毛、狗骨、狗内髒完全除去後,就可以把肉放到特制的砂鍋鼎罐中,加上從貴州當地運來的花椒、生姜、陳皮、八角、山奈、砂仁、薄荷草等作料,和一些用來去掉狗的土腥味的藥草,用文火慢慢來炖了。炖時用小火,是為了防止湯汁稠濃。水要一次性放足,中間不加水、保持原湯,讓肉香都炖出來。一般炖到狗肉八九分熟就差不多了,出來後湯清爽而鮮美,肉細嫩而純香。
花江狗肉的吃法也頗為獨特。炖好的狗肉被切成薄片或塊狀,整齊地排在盤子裡,盤子邊上是加了姜、胡椒粉、蔥花、芫荽、味精的狗肉湯,以及用幾十種調料做成的蘸料。吃的時候,将狗肉放到滾燙的狗肉湯中,原本八九分熟的狗肉立刻被燙熟了,再舀點狗肉湯到蘸料中,蘸料立刻就化開了。大夥邊蘸邊吃,真是又燙又辣、又麻又香。
花江鎮經營狗肉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走進花江鎮,可以看到大街兩旁布滿了經營狗肉的個體戶。花江是通往興義的要道,每天四五百人在此食宿,狗肉是這些客人的特佳食品。據說每天供應的狗肉都在數百斤,每天要殺三四十條狗。花江狗肉是以受到人們的喜愛,據說有三種理由:其一是狗肉可以治病,尤其是對高血壓患者有降壓之功能,對年邁體弱,小兒尿床症效果最好。一般人冬天吃了狗肉可增加熱量,夏天吃了狗肉可降熱。體壯者強身,體弱者補氣,男女老幼皆宜。其二是店主殺狗不剝皮,像殺豬似的用開水把毛燙掉,去其内髒,小火沙鍋慢炖。水一次性放足,中間不添加水,保持原湯,讓肉香都炖出來。炖時要放花椒、生姜、陳皮、八角、山奈等佐料。其三是,吃法講究,把炖好的狗肉切成片或塊,用碗裝好,用滾燙的原狗肉湯沖進碗内,加入姜、蔥花、胡椒粉、蕪荽、味精等。再給一盤胡辣椒水,邊蘸邊吃,又燙又辣又麻又香,清爽可口,味道鮮美。再添一杯美酒,更是其樂無窮。
貴州花江狗肉操作的全部過程:
1退毛(水的溫度在60--70之間)退好沖洗幹淨。去骨:(破腹開始去骨。不要外面去。這樣就損壞外面的皮。保持狗皮完整)去骨以沖洗。再過下水。這樣去掉狗骨頭的狗肉就收縮。再用噴火槍把餘下的毛噴好。再沖洗幹淨。
2煮狗肉的過程:水燒開以後放狗骨頭。狗肉(去掉骨頭的狗肉)裡面再放砂仁。(15來個)姜4兩。對葉連1兩。煮過程中用中火。皮軟就可以。
3鍋底過程:用豬油和菜油(豆油也可)放姜和蒜苗和狗肉一起抄上1--2分鐘。放煮好狗肉的原湯;再放砂仁。(湯料粉)鹽/狗肉香/木姜花粉/胡椒/味精。雞精/轉轉香/雞肉精粉/起鍋。裡面再放蔥花/香菜/大棗.
4粘料過程:香菜和蔥花放在碟下面/再放糊辣椒面、花椒粉、味精、(沾料粉)雞精、轉轉香、木姜花粉、鹽、狗肉香粉,再放蒜末在上面。用高溫油淋下。關鍵地方淋油過程—高溫油的裡面有1/3是小磨香油,再放少量的胡椒粉在高溫油裡面,但是要控制油的溫度,淋好高溫油後,再放豆腐乳,(花生、芝麻,抄香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