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棋聞 | 王銘琬:劫争是華爾茲的奏樂

作者:弈客圍棋
日本棋聞 | 王銘琬:劫争是華爾茲的奏樂

原址: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200903/dde/018/040/016000c

原題:コウはワルツの調べ 囲碁 王銘琬九段

摘自:每日新聞

圖檔:岩波新書編集部

作者:王銘琬 九段

圍棋的規則之一就是,“圍住就能吃子”,但是在這規則中,有一個叫“劫”的特别規則。

日本棋聞 | 王銘琬:劫争是華爾茲的奏樂

這個圖就是“劫”的棋型。黑1之後,白a這顆子就被包圍,然後黑棋就能把a位這顆子拔掉。如果此時白棋下在a位的話,黑1這顆子也就能拔掉,那樣就能恢複原狀。就這樣周而複始的話,這盤棋就沒完沒了。

這個時候,就有了一個“提掉之後不能立馬提回去”的規定。黑1吃掉白棋之後,白棋不能立馬反過來吃掉黑棋,這個時候需要下在其他地方。如果對方跟着應的話,白棋才可以在a位提回那顆子。

劫這個字,看上去就不是吉祥的字,一旦發生劫争,局面上必然會形成兇險的局面。如果下錯一個地方的話,有可能就此全盤皆輸。無論是職業還是業餘,很多棋手都不喜歡打劫。反而有的一流棋手将“擅長打劫”作為自己的标志。

果不其然,我們在想棋的時候,基本上都想“我這麼下的話,對手會這麼下”,都是以“1·2、1·2”的節拍進行思考。對棋局的評價也是“自己的這手棋和對手的那手棋出現了差距”。也就是說,自己和對手的“1·2”的劫材,正是進行曲的節奏。

但是,一旦自己拔劫之後,就需要再花一手棋才能“解消”。劫的特點就在于“需要花3手棋解決問題”。然後在計算的時候,也是在1下劫材、2對手應劫、3把劫拔回去。就這樣“1·2·3”、“1·2·3”的節奏,正是“華爾茲”的節奏。

在電影《鐵皮鼓》中,有個鏡頭就描寫的是,軍隊在進行曲中向前邁進,此時主人公用鼓打起了華爾茲的節奏,士兵們的腳步就此變亂,最後大家都開始跳起舞來。

一旦開劫的話,我們就需要從兩個節拍換成三個節拍,是以有一些人沒法好好應對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是以在開劫的時候,與其害怕出現失誤,不如試試看用華爾茲的節奏,跟着感覺走會更好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