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陸遊(1125一1210),字務觀,号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大詩人。他生活在漢族與女真族鬥争激化的時代。在六十多年的創作生活中,他寫了9000多首詩。反對金人的民族壓迫,反對宋朝加投降政策,是貫穿在他作品中的基調,在中國人民抗抵國内民族壓迫和近一百多年的帝國主義侵略鬥争中,起過巨大的鼓舞作用。近代梁啟超在《讀陸放翁集》中寫道: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集中什九從軍樂,亘古男兒一放翁。
又:
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
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
對這位偉大的愛國者做了為大家都同意的熱烈歌頌。
朱東潤先生說,陸遊是南宋著名書法家,自己也很自負。今天介紹他的七古《草書歌》。
(二)陸遊《草書歌》
傾家釀酒三千石,閑愁萬斛酒不敵。
今朝醉眼爛岩電,提筆四顧天地窄。
忽然揮灑不自知,風雲入懷天借力。
神龍戰野昏霧腥,奇鬼摧山太陰黑。
此時驅盡胸中愁,捶床大叫狂堕帻。
吳箋蜀素不快人,付與高堂三丈壁。
簡注:
傾家,把家産全拿出來。閑愁句,五鬥為斛,閑愁萬斛,有五千石,即使飲酒三千石,也不能把閑愁壓下來。是說飲酒不能消愁。爛岩電,《世說新語》:晉裴楷說王戎“眼爛爛如岩下電。指眼光明亮有如山岩下的閃電。神龍二句,《易經坤》:龍戰于野,其血玄黃。太陰,月亮。這是描寫自己在草書中創造的藝術境界:有如群龍野戰,在昏霧中能嗅到它們身上的腥臭;又如奇鬼摧垮了山峰,月亮也消失了它的光明。帻,音責,頭巾。吳箋二句,吳地所産的箋紙,蜀地所産的絹素,都是寫字的材料。這是說用紙或絹作草書,都不能使人快意,是以,隻有将草書寫在高牆上才能發揮筆力。
散繹:
傾盡家财,釀成美酒三千石,
竟然壓不住心中閑愁一萬斛。
今天我醉眼生光燦燦如閃電,
拿筆作草,感到天地都狹窄。
信筆揮灑時,渾然自不知,
風雲湧筆端,若有神助力。
有如神龍戰于野,霧氣迷濛腥撲鼻;
又似奇鬼推倒山,月光被遮天漆黑。
這時候,才能把心中愁悶都驅盡,
捶床大叫,不知頭上帽子已墜落。
吳箋蜀素,尺寸太小不宜作狂草,
把豪情,全潑向高堂三丈白牆壁。
品讀:
這首詩作于淳熙九年(1182)。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利用點,線,面的有機統一組合,顯示複雜的動感和韻律,形成千變萬化的奇觀,表現出藝術家豐富的精神世界。陸遊這首詩寫自己借草書來排遣閑愁。
閑愁是什麼?詩中未說,可是在他的《題醉中作草書卷後》待中卻講得很清楚: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峥嵘。
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
須臾收卷複把酒,如見萬裡煙塵清。
這也再一次證明了,這位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對現實的關注,是他創作激情的根源。
今人朱東潤評曰:陸遊此詩極能深入。中間四句寫書家提筆縱橫的意境。草書馳驟揮灑,更能發抒書家的不平之氣。
在《草書歌》的品讀中,提到陸遊的另一首作品《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後》,再把這一首也略作介紹。
(二)陸遊《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後》
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如天落銀河傾。
端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虜運盡行當平。
何時夜出五原塞,不聞人語聞鞭聲!
注:磊落,衆多貌。五兵,古代的五種兵器:戈,殳,戟,酋矛,夷矛。槊,音朔,矛長一丈八尺為槊。端溪,在廣東,産硯石,世稱端硯,很名貴。五原塞,在内蒙古五原縣。不聞人語句,這裡是說部隊夜間行軍靜悄悄的。
評:此詩作于淳熙三年(1176)。
陸遊說,自己胸中藏有種種不同的兵器,但是沒有殺敵的機會,是以把上馬作戰的意圖,完全從書法中透露出來。“如見萬裡煙塵清”,正寫出那橫掃敵人,心滿意得的神态。最後更從正面提出他的志願。
附圖八幅,陸遊,紹興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