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陳泰這個人,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就和小段一起看一下吧。
人們口口相傳着明朝監察禦史陳泰兩袖清風,愛憎分明的故事。陳泰一生剛正不阿,鐵面無私,彈奸劾惡,不遺餘力。從監察禦史到左佥都禦史再到副都禦史,他官至正三品高位,曆經宦海浮沉三起三落,百折不撓,令人敬仰,不失為一代铮臣,世稱"鐵"禦史。

懲治貪官 偵獄楷模
陳泰,字吉亨,明永樂初年生于光澤城關,先從外祖家姓曹,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他應鄉試獲第一名。宣德年間又高中進士,授任安慶府學訓導後才恢複本姓。
據清版《光澤縣志》和《光澤文史資料》等記載,陳泰家為遠近聞名的書商,以印書藏書為業,開辦"杭川閣"書屋。他自幼聰穎好學,苦讀寒窗,崇拜李綱、文天祥等一代良臣的氣度。由于為人正直,廣有賢名,他任訓導不久就閱聽人多上官極力推薦,正統初年被任命為江西監察禦史。
陳泰在其位謀其政,潛心研究法理,從嚴執法,緝拿兇犯,懲治貪官,查辦了許多大案要案,成為明代法苑的"偵獄楷模"。
一次,陳泰回光澤,恰巧有一樁案子剛剛審結:當地惡霸巫金魁奸淫了縣刑獄長黃隆的妻子後,反而誣陷黃隆因霸占别人妻子而殺死自己妻子。縣衙定案黃隆死罪上報,等令開斬。但他仔細翻閱案卷後發現許多疑點,于是微服私訪,了解到不少惡霸誣陷他人的證據。經過缜密地收集證據重審,惡霸巫金魁坦白了自己的陰謀,被處以極刑。黃隆當即被釋放,縣令也因糊塗斷案被罷官,百姓皆呼陳泰為"陳青天"!
清正廉潔 嚴以為政
正統三年(1438年),陳泰巡視山西時了解到一些外任官員俸祿低,于是上疏:"今在外諸司文臣去家遠任,妻子随行。然祿厚者月給米不過三石,祿薄者一石二石。然其所折鈔,急不得濟。九載之間,仰事府育之具,道路往來之費,親古遺問之需,滿罷門居之用,其祿不贍,則不免失其所守,此是以陷罪者多也。"
皇帝在閱讀奏章後也深感"俸薄不足以養廉""吏俸薄犯贓者必多"。遂加俸,衆官吏得益,也更勤民事。
身為禦史,陳泰從嚴治吏,絲毫不苟。他奉命巡視貴州時,發現有将領進剿賊寇不力,卻以殺平民百姓首級來冒功,當地百姓怨聲載道。他立即上疏奏章朝廷,參罷了有關官員和将領,百姓之冤皆被雪洗。
正統六年(1441年),南方幹旱,北方洪澇,百姓受難,民不聊生。官府救濟錢糧又被層層克扣,到百姓手上所剩無幾。災民暴亂,地方動蕩不安。陳泰認為事皆由貪官污吏而起,于是聯合一班正直官員上奏,力述貪官污吏之危害。皇帝閱奏大為震怒,并立即展開調查。最終,吏部尚書郭琏、都禦史陳智、侍奉郎李庸、祭酒貝泰等一批位高權重的貪官紛紛被彈劾落馬,民怨逐消,暴亂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