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魏最難堪的都督陳泰,與姜維交手數次,他人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曹魏最難堪的都督陳泰,與姜維交手數次,他人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姜維為蜀漢效力數十年。

數十年間他也遇到過不少對手。

姜維的對手之中,讀者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一生活躍在西北的曹魏宿将郭淮郭伯濟,以及最後滅蜀功成的鄧艾鄧士載了。

那麼讀者們是否知道姜維一生軍事生涯中還遇到過一位名叫陳泰的将軍呢?

今天就讓我對他的背景、生平做一個盤點。

曹魏最難堪的都督陳泰,與姜維交手數次,他人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01

陳群之子,平步青雲

曹魏有一個不成文的慣例,位高位重者的子弟往往有機會入宮做皇帝的近侍秘臣。仕途環境非常的良好。

比如鐘繇的長子鐘毓在十四歲的時候即擔任了黃門侍郎(不是太監。這是由士人擔任的近官)。放今天就是廳級幹部,出道即巅峰。有個好爹就是爽。

作為三公之子(陳群當時任司空)的陳泰,自然也有這種機會。于是,陳泰起家官即為散騎侍郎。

沒過幾年,到了正始時期,陳泰便升官做了遊擊将軍。遊擊将軍是曹魏的禁軍中最重要的武官之一,執掌遊擊營。

顯然陳泰的仕途非常順利,比絕大多數官員爬履曆要快得多。所任官職也全部是要任、重任。

之是以仕途這麼順,一方面是因為他家族的強盛,為他提供了非常多的政治資源;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陳泰在當時有一個大靠山——司馬懿。

說起來,陳氏與司馬氏之間的關系始終很友好。陳群、司馬懿二人他們一直是政治上的盟友,私底下的朋友。

陳泰在少時便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司馬師、司馬昭二兄弟。陳泰亦與二人有很深的友誼。

由此來看,他們兩家的聯系是比較緊密的。

正始年間時,幼帝曹芳在位,國家的大權實際上是交給了兩位托孤大臣——曹爽、司馬懿去打理。

司馬懿便借機扶植了一批自己的黨羽。小侄子陳泰便是其中之一。

陳泰之後在司馬懿的安排下,出為并州刺史,到了地方上混取資曆政績。并州地處邊鄙,在當時有大量的匈奴等外族人居住。

陳泰本傳中記載他在并州時,“甚有威惠”,深得外族愛戴與支援。但事實上并不是這樣。

按照《孫禮傳》所記載的時間來看,并州刺史孫禮的前官即是陳泰。記載說孫禮的前官并不能有效的制約外族,導緻匈奴王劉靖漸漸強盛壯大,鮮卑族又屢屢犯境。

并州處在一個非常不穩定的狀态,是以朝廷才打算安排孫禮取代陳泰。

陳泰在應對外族、治民理事上的才能顯然不足。不過情有可原,作為一個年輕人來說,當時的陳泰自然是比較缺乏政治經驗的。

但這次失敗的政治經曆并沒有影響到陳泰的前途。畢竟陳泰上面還有人。陳泰卸任并州刺史後回朝進入尚書台任尚書。

自陳泰仕官始,一直都有強大的背景罩着他,着實令人酸、酸、酸、酸。

司馬懿對陳泰的幫助極大,陳泰自然也投桃報李。在高平陵之變中,他毫不猶豫站在了司馬氏這邊。幫助司馬懿勸說曹爽投降放棄抵抗。

掌握政權後的司馬氏開始安排一批身在中央做官的親信出任地方刺史、太守一類的長官,慢慢滲透、控制地方上的權力。

陳泰則被安排到了雍州為官,任雍州刺史。軍事上是作為當時的雍涼都督郭淮的副手。曹魏的雍、涼二州即是今天陝西、甘肅一帶。從此以後,陳泰與姜維多次交手。

曹魏最難堪的都督陳泰,與姜維交手數次,他人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02

與姜維鬥法,卻成為了曹魏最難堪的地方都督

起初,姜維因為受到了朝内主政者——費祎的限制、壓制,是以每每北伐可調動的軍隊數量都不超過萬人。力量比較薄弱。郭淮、陳泰可以輕松應對姜維。

郭淮病逝後,由陳泰接任做了征西将軍、雍涼都督。

蜀漢那邊,費祎遇刺身亡,姜維再也沒有了掣肘,終于可以甩開膀子打仗。

可想而知,陳泰不會再像以前那麼輕松了。

陳泰先是在襄武之戰中喪師折戟,導緻了護軍徐質的陣亡、隴西郡的一半人口被姜維遷回蜀漢。

很快姜維又發動了一次北伐。在洮水以西殲滅了雍州刺史王經所率的數萬大軍。這是曹魏數十年間遭遇的最嚴重的戰敗之一,也是蜀漢戰果最豐厚的一次北伐。

曹魏最難堪的都督陳泰,與姜維交手數次,他人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很多史料将洮西大敗推鍋給王經,認為是王經不聽從陳泰指揮的緣故。可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恐怕并非如此。

在戰争結束後,刺史王經反而回洛陽做了司隸校尉、尚書,并沒有被降職免官。要知道,王經隻是一個農民出身的官員,出身在當時算極為卑微低下的。

王經在朝内也沒什麼強有力的靠山,甚至都不算司馬氏的黨羽。連他的母親都認為王經做官做到太守這一級就好了,再往上爬就非常危險了。

可王經如果真的犯了這麼大的錯誤、為曹魏造成這麼嚴重的損失的話,又為什麼沒被免官降職呢?

那麼隻有一種解釋——王經其實并不是這場戰争失敗的主責。主責在誰呢?恐怕就在陳泰身上。

陳泰的本傳喜歡吹噓陳泰的才能與功績,誇耀他與姜維作戰時的表現。

可是有一點是它掩蓋不了的,即——這位雍涼都督僅僅履職一年不到,就被朝廷解任,調回朝做尚書仆射。

陳泰是曹魏曆任地方都督中在職時間最短的一位;并且也是曆任地方都督防禦敵國進攻時損失最為慘烈的一位。

雖然從地方都督轉遷尚書仆射不算降職,但這表現出一個信号——雍涼經曆慘重失利後,司馬昭并不再相信陳泰在軍事上的才能,是以才會快速地将陳泰解任。

但畢竟陳泰還算是司馬氏的親信,又是司馬昭的親密發小。司馬昭也便沒有難為陳泰,隻是沒有讓他再做雍涼都督而已。

曹魏最難堪的都督陳泰,與姜維交手數次,他人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03

魏晉易代之事,令他信仰崩塌,憂憤而亡

甘露元年以後,司馬昭不斷地侵逼魏帝曹髦,終使曹髦忍無可忍,于甘露五年五月率宮中的宿衛們進攻司馬昭府。

然而連宮門都還沒出去,曹髦就被賈充率領的軍隊攻殺了。弑帝的惡行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司馬孚、陳泰他們抱着皇帝的屍體痛哭流涕,要求司馬昭處死賈充。

在漢魏時期,士人們心中建立了相當穩固的對皇帝的認同感與信仰。是以在當時來說,要經營禅讓、改朝換代,往往需要像曹操那樣穩步長期經營n年才可,很難一蹴而就。

而弑殺皇帝的行為更是挑戰了不少士人心中的認知與底線。

陳泰要求司馬昭處死賈充并不算過分。可這讓司馬昭犯了難。盡管賈充弑帝了,但對司馬氏來說有大功。沒有賈充這樣的人,司馬昭的腦袋恐怕真要被皇帝奪去。

如果司馬昭處死了賈充,無疑會寒了這批走狗的心,緻使這批人喪失對自己的忠誠。

兩難之下,司馬昭還是選擇保住了賈充。親自出手弑殺皇帝的成濟做了替罪羊。

這讓陳泰極為不滿。陳泰對司馬氏失望至極。不久後便嘔血病逝。

曹魏最難堪的都督陳泰,與姜維交手數次,他人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在魏晉交替的這段曆史時期中,類似陳泰這種情況的人非常多。他們出于自身利益關系才幫助司馬懿戰勝曹爽,奪取了曹魏的政權。

他們起初根本沒有想過司馬氏會取代曹氏。司馬氏一步一步地侵逼曹氏,他們也隻是不斷地通過自我欺騙來麻醉自己。

當司馬氏揭開最兇惡的面目以後,這批人的價值觀道德觀與自身的現世利益産生了激烈的沖突。

如果反對司馬氏,帶來的結果可能就會是舉族被誅戮。如果不反對司馬氏,則是背離了自己對忠孝、對道德的精神追求。

陳泰憤于皇帝被弑,卻又不敢正面反對司馬氏,最後在家中悲痛而亡;

一直在幫助自己家族攫取權位的司馬孚,到了晉朝卻堅持以魏純臣自居;

阮籍為司馬氏作《勸進表》,但卻始終與司馬氏保持距離,拒絕與司馬氏聯姻。并且平日裡行為、言談乖張放蕩,消極避世。

他們都在沖突的時代痛苦地活着,又痛苦地死去。

策劃:魚羊史記 監制:魚公子

撰文:光芒 制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