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群之子陳泰為司馬昭屢立戰功,曆史評價卻褒貶不一陳泰重大事件之四——狄道之戰陳泰重大事件之五——司馬昭親信,屢擔重任陳泰重大事件之六——死因争議

作者:公孫楓翔

三國良将系列之陳泰(下)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嘉平五年(253)二月,在東興之戰取得勝利的東吳太傅諸葛恪再次大舉伐魏。五月,蜀漢姜維率軍出武都,自石營經董亭進攻魏國南安郡,與東吳攻勢相呼應。陳泰率兵救援,行軍到洛門時姜維已經因糧草不濟而撤退,雙方沒有正面交鋒。

正元二年(255)正月,魏車騎将軍郭淮去世,陳泰繼任為征西将軍,接管雍、涼二州諸軍事,成為魏國西部地區的最高軍事統帥。郭淮去世不久,魏國實際掌權者司馬師也因眼疾重傷不治身亡。消息傳到蜀漢,姜維經過周密準備,七月再次北伐。

陳群之子陳泰為司馬昭屢立戰功,曆史評價卻褒貶不一陳泰重大事件之四——狄道之戰陳泰重大事件之五——司馬昭親信,屢擔重任陳泰重大事件之六——死因争議

雍州刺史王經趕緊向陳泰報告,情報顯示姜維、夏侯霸打算兵分三路分别向祁山、石營、金城進軍。王經建議自己進兵至為翅,讓涼州派援兵到枹罕,再讓讨蜀護軍到祁山,三面迎擊蜀軍。

陳泰經過分析認為,蜀漢兵力不足以三路出擊,不大可能分散兵力,而且涼州軍不宜越境到雍州,于是回複王經:“繼續觀察蜀軍動向,要掌握确切消息,等我的援軍抵達再出擊。”姜維果然沒有分兵,之前隻是散布假消息的疑兵之計,蜀漢數萬大軍出現在枹罕,意在攻取狄道。陳泰指令王經進駐狄道城堅守等待援軍,随後啟程前往陳倉。

結果就在指令傳遞的期間,雍州刺史王經與蜀漢軍隊已經接戰,而且初戰失利,退到了洮河東岸。陳泰得知王經沒有第一時間進駐狄道城,料想形勢有變,趕緊親率大軍救援。可在此期間,王經又被姜維殺得大敗,帶着萬餘名士兵倉惶退入狄道,更多的士兵則四散奔逃。雖然王經最終進駐了狄道,卻不是主動進駐而是被動逃入,姜維則緊随其後把城池團團包圍。

《三國志·姜維傳》載:複與車騎将軍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于洮西,經衆死者數萬人。經退保狄道城,維圍之。魏征西将軍陳泰進兵解圍,維卻住鐘題。

得知王經連敗兩陣,陳泰晝夜兼程加緊行軍,同時分兵把守險要。朝廷派來的鄧艾、王秘也率領援兵趕到,三路援軍一同趕往隴西。陳泰召集衆将商議對策。

安西将軍鄧艾表示:“王經連敗使蜀軍士氣大振,而将軍您的部隊剛把敗軍收攏起來,士氣低落,隴右人心惶惶。古人曾說‘蝮蛇螫手,壯士解其腕。’孫子曰‘兵有所不擊,地有所不守。’講的是必要時犧牲部分保全大局,有時需要果斷放棄一部分利益。如今隴右局勢,比毒蛇更危險;狄道這地方,已經不僅僅是即将失守的問題。姜維兵鋒确實難以抗衡,不如壯士斷腕,以退為進,先穩住防守再從長計議。”

陳泰并不贊同,說道:“姜維輕裝深入我境内,必然希望速戰速決。本來王經如果早點進入狄道城,有高牆深壘掩護,可以消磨蜀軍銳氣。誰知王經擅自出兵交手,正中姜維下懷,隻得以敗軍之姿退守狄道。然而姜維如果立即揮軍東進擷取栎陽的糧倉,再以此招收降卒、招攬羌胡,越過狄道城直接進軍關中,恐怕隴右各郡有被傳檄而定的危險,這才是我最擔心的。可姜維卻沒這麼做,把士氣正盛的軍隊浪費在攻打一座孤城,那麼很快士氣就會被消磨。何況攻城需要的器械他們也不充足,糧草又不夠,怎麼可能迅速拿下狄道?”

陳泰繼續說道:“蜀軍遠征在外而糧草不濟,正是攻守之勢逆轉,我軍擊破敵軍之時,不僅不能撤,反而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反攻。洮河在外,姜維在裡,現在正是我們包圍蜀軍的時機。我們隻需要占據外圍制高點,蜀軍必會不戰而走。敵人不可放縱,包圍也不可持久,大家怎麼能說斷腕、不守之類的話呢?”

《三國志·陳泰傳》載:縣軍遠僑,糧谷不繼,是我速進破賊之時也,所謂疾雷不及掩耳……今乘高據勢,臨其項領,不戰必走。寇不可縱,圍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此?”

陳泰批評鄧艾,并闡明進軍決心後,立即帶兵從隴西郡高城嶺悄悄通過,趁夜色掩護登上狄道城東南的高山上,讓魏軍士兵多舉火把,鼓号齊鳴,讓狄道城内魏軍以及城外的蜀軍都知道,魏國援軍已到。城内守軍見狀士氣大振,城外蜀軍則軍心動搖。姜維本以為魏國援軍需要集結時間,不可能這麼迅速到達,而且幾番圍攻不成,本身士氣就有所回落。姜維不敢戀戰,趕緊撤退。

陳群之子陳泰為司馬昭屢立戰功,曆史評價卻褒貶不一陳泰重大事件之四——狄道之戰陳泰重大事件之五——司馬昭親信,屢擔重任陳泰重大事件之六——死因争議

陳泰沒有急于追趕,考慮到山路艱險容易設伏,于是等了足足三天,做好充分準備才南下反擊。陳泰率軍從另一條路繞行,結果在南部山口與姜維遭遇。姜維的注意力都在自己所走的這條路,是以等于埋伏失敗,雙方打了一場遭遇戰。結果自然是士氣正旺的陳泰軍獲勝,姜維再次撤退。

這時從涼州趕來的援軍也已經抵達附近,于是陳泰派人到狄道與王經約定兩路夾擊蜀軍。姜維得到消息,知道大勢已去,便率軍撤回了蜀地。在陳泰的指揮下,魏軍終于解救狄道,被圍将士終于可以出城。

因輕敵而險些戰敗的王經向陳泰請罪:“城中糧食所剩不到十天,如果不是将軍來救,舉城上下都将遭殃,整個雍州險些喪失,這都是我的錯啊。”陳泰沒有懲罰王經,而是慰勞一番将士,指令各部各歸本地嚴加守備,便回到上邽繼續駐守。

上面提到陳泰在軍事會議上曾反駁甚至批評鄧艾,因為當狄道城陷入危局時,鄧艾建議放棄狄道,退守外圍。從結果上看陳泰當然取得勝利,但在當時鄧艾的意見不僅在軍中,即便在朝廷也是主流,畢竟這樣更加穩妥。

當初陳泰得知王經被姜維包圍,認為雍州将士上下齊心,加上狄道城防堅固,姜維并不能迅速攻破,于是一邊修書上表朝廷,一邊急行軍救援。消息傳到朝廷,群臣紛紛表示必須集結大軍支援雍州,否則涼州有被姜維切斷的危險。

實際掌權者大将軍司馬昭則很冷靜,分析道:“以前諸葛亮就以奪取涼州為目标,但從未成功。像這樣的長遠戰略,姜維更加無法勝任。雖說狄道城防堅固,但姜維糧少是以必定猛攻,征西将軍陳泰選擇快速救援,是非常正确的。”

後來司馬昭曾評價陳泰:“陳玄伯沉穩、勇猛、果斷,作為獨當一面的大将,能解救即将丢失的城池,即不要求朝廷增兵,又能簡明扼要地報告消息,是以我一看就知道陳泰必能取勝。都督大将,就該這樣嘛!”

《三國志·陳泰傳》載:司馬文王語荀顗曰:“玄伯沈勇能斷,荷方伯之重,救将陷之城,而不求益兵,又希簡上事,必能辦賊故也。都督大将,不當爾邪!”

可見司馬昭對陳泰是多麼欣賞與信任。隻不過令人感慨的是,此番陳泰冒險繞路解救狄道,作為下屬的鄧艾求穩的意見沒被采納。不知鄧艾是否在他的老上司陳泰身上得到啟發,使得後來鄧艾的兵行險着玩得更大,不僅逼退姜維,還直接把蜀漢給滅了。當然這是另一個故事,關于鄧艾我們留到另外的篇章。

陳群之子陳泰為司馬昭屢立戰功,曆史評價卻褒貶不一陳泰重大事件之四——狄道之戰陳泰重大事件之五——司馬昭親信,屢擔重任陳泰重大事件之六——死因争議

甘露元年(256),司馬昭加号大都督,奏事不名,假黃钺。雖說實權方面已經無以複加,但這種禮儀上的進階,每走一步都是司馬家族代魏的一個階梯。

每朝皇帝寶座前進一步,朝廷内部都會有波動,因為具體到每個人,雖然都知道司馬家族掌權的事實,但接受程度、底線各有不同。為鞏固朝廷局勢,司馬昭進行了一些人事調整,其中陳泰被調回朝廷任尚書右仆射,負責官員選拔,加侍中光祿大夫銜。掌管人事的職位自然非常重要,可見司馬昭确實把陳泰當做親信。

不過陳泰也沒在朝廷過幾天安穩日子,因為東吳又來找麻煩了。東吳大将軍孫峻集結大軍在淮河以南地區,擺出即将大舉進攻的姿态。于是司馬昭以陳泰為鎮軍将軍,假節督淮北諸軍事,同時下诏徐州各地監軍以下都要聽從陳泰排程。

這裡插句題外話,說起鎮軍将軍,大家能否想到另外一個人?筆者想說的是趙雲。在之前的系列文章裡對于趙雲在蜀漢的地位有過詳細論述,但很多朋友還是不太了解。當中對于鎮軍将軍的含義筆者簡單介紹過,将軍名号絕非簡單的“重号将軍”“雜号将軍”分高低,例如鎮軍将軍,其地位就非常高。陳泰是個例子,其父陳群則是另一個。這個話題因為以前講過,這裡就不再展開了。

且說孫峻意欲伐魏,結果尚未出師便發病而死。東吳伐魏告一段落,另一場淮揚地區的大戰卻正在醞釀。

原來,慫恿孫峻伐魏的不是别人,正是在“淮南三叛”第二叛的主角之一文欽,此君逃到東吳後積極充當帶路黨,時刻不忘反攻魏國。而此時的魏國揚州方面軍事統帥諸葛誕,也正蠢蠢欲動。

甘露二年(257),諸葛誕在壽春起兵反司馬昭,外聯東吳援軍,聲勢頗盛。司馬昭親自率領大軍迎戰,各路部隊集結在丘頭,陳泰則負責大軍整體的行政管理。

司馬師、司馬昭兄弟都與陳泰私交很好,而司馬昭特别喜歡與司隸校尉武陔探讨評價人物,某一天司馬昭就跟武陔讨論起陳泰,司馬昭問道:“陳泰相比其父司空陳群如何呢?”武陔答道:“通曉典籍,學識淵博,以教化天下為己任者,陳泰當然比不上陳群;嚴明紀律、簡明精幹,在軍事上建功立業,陳泰則超過了陳群。”這個評價還是很客觀的。

後來陳泰回朝,增加封邑到兩千六百戶,後代中一人封亭侯,兩人封關内侯,家族顯赫一時。

陳群之子陳泰為司馬昭屢立戰功,曆史評價卻褒貶不一陳泰重大事件之四——狄道之戰陳泰重大事件之五——司馬昭親信,屢擔重任陳泰重大事件之六——死因争議

甘露五年五月初七(260年6月),魏國皇帝曹髦因不滿司馬昭專權而“造反”,帶着侍衛與仆人出宮讨伐司馬昭,被中護軍賈充指使太子舍人成濟殺死。

公然弑君可是封建社會逆天大罪,司馬昭趕緊召集朝臣商議對策。大家都到了,卻不見陳泰。司馬昭便讓陳泰舅舅荀顗去叫他。陳泰說道:“世人公論我比不上舅舅,如今舅舅可不如我。”此次事件如果陳泰不露臉,宗族可能都會受牽連,于是家族子弟紛紛要求陳泰上朝,陳泰無奈之下隻能哭泣着上朝。

司馬昭見到陳泰,趕緊把他請到一邊的側室,摒退衆人後才問:“玄伯,你快幫我想想辦法。”陳泰答道:“殺賈充以謝天下。”司馬昭當然不舍得賈充,便問是否有其他辦法,陳泰堅持意見。對于曹髦之死,陳泰悲痛欲絕,氣得直吐血,不久便離世。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内容出自幹寶《晉紀》與孫盛《魏氏春秋》,細節有所出入,互相補充形成上面的文字,然而陳泰本傳并未有任何記載。

裴松之在作注時指出兩本史料中的錯誤,甚至直言不諱地批評孫盛根據幹寶的記載添油加醋,根據個人喜好篡改史實,裴松之評價稱“凡記言之體,當使若出其口。辭勝而違實,固君子所不取,況複不勝而徒長虛妄哉?”

意思是史料中人物的對話,一定要確定當事人确實說過。過于修飾則會違背事實,不是君子所為,至于修飾得水準低下,一眼就看穿的文字,隻不過“徒長虛妄”而已。裴松之引用了另一則史料來反擊幹寶與孫盛這種添油加醋、杜撰史料的行為。

《案博物記》載:太丘長陳寔、寔子鴻胪紀、紀子司空群、群子泰四世,于漢、魏二朝并有重名,而其德漸漸小減。時人為其語曰:“公慚卿,卿慚長。”
陳群之子陳泰為司馬昭屢立戰功,曆史評價卻褒貶不一陳泰重大事件之四——狄道之戰陳泰重大事件之五——司馬昭親信,屢擔重任陳泰重大事件之六——死因争議

意思是陳家四代,在漢、魏兩朝都有盛名,但德行卻逐代遞減。“公慚卿,卿慚長”說的是陳群、陳泰位至三公,卻不如隻做到九卿的陳紀,陳紀又不如隻做到縣長的陳寔。當時社會評價陳家四代人官越做越大,德行一代不如一代。

可能有人會說,裴松之引用《案博物記》貶低陳泰也隻是一家之言,不代表幹寶《晉紀》、孫盛《魏氏春秋》的記載一定為假。筆者個人觀點則傾向于贊同裴松之。原因很簡單,寫史書通常會把要寫的人物誇耀一番,尤其本傳對負面事件常采用避諱的手法。如果陳泰因忠于曹髦而吐血緻死,這可是最值得稱道的忠君表現,即便陳壽礙于時代不敢大肆渲染,也絕不會隻字不提。

更何況即便是王淩、毌丘儉、諸葛誕、鐘會這四大反抗司馬家族的将領,陳壽在傳記結尾仍然不吝贊美之詞“王淩風節格尚,毌丘儉才識拔幹,諸葛誕嚴毅威重,鐘會精練策數”,加入陳泰因忠君之情而死,那絕對要記上一筆。然而實際情況是《三國志》隻字未提。

史書上的人物對話,其實大多數都是史學家根據收集的資料加工整理,很難有機會還原當時的原話。而孫盛又在本已出現錯誤的幹寶基礎上大加潤飾,這使得可信性進一步降低。相反裴松之引用的文字則是對陳氏四代人的社會評價,這不是對具體行為的評價,而是對四代人近百年表現的總結,尤其是最近一代陳泰的總結。人物對話可以修飾甚至杜撰,但社會評價不可能由某個人單獨形成。“德不配位”可以說是晉朝社會對陳泰的主流看法。

然而很遺憾,陳泰堅持要處死賈充,抱着死去的曹髦痛哭的橋段太生動、太深入人心,以至于裴松之将其收錄進注解的本意很多人都忘記了。太多的文章引用這個記載,卻忽略了裴松之真實目的是否定這個記載。

陳群之子陳泰為司馬昭屢立戰功,曆史評價卻褒貶不一陳泰重大事件之四——狄道之戰陳泰重大事件之五——司馬昭親信,屢擔重任陳泰重大事件之六——死因争議

筆者認為,以陳泰一貫對司馬家族忠心耿耿,尤其被司馬昭視作心腹的經曆來看,對司馬昭之心陳泰不可能不清楚。是以要說陳泰因曹髦之死悲痛欲絕,筆者是不信的。君不見曹髦死了也就死了,道義上司馬昭雖然受到負面影響,但大權未受分毫動搖,太陽還是照常升起。是以陳泰的死更多是個巧合,畢竟也六十歲了,已算高壽。

總的說來,在才能上陳泰非常厲害,在整個曹魏陣營是屈指可數的外姓官二代名将,上承郭淮,下啟鄧艾,是魏國西部前線獨當一面的統帥級将領。在與姜維的交鋒中保持優勢,有相當出色的戰績。然而陳泰的知名度卻遠不及郭淮、鄧艾,筆者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出自“公慚卿,卿慚長”的社會評價。不同于當今社會對古人翻來覆去的過度解讀,古代社會對曆史的評價在一段時期内會保持穩定。雖然陳泰不見得真的德行比郭淮、鄧艾差,可一旦社會風評形成,想翻案就難了。

陳泰的故事就為您講完了,下一期将迎來系列文章曹魏陣營武将的最後一位名将,鄧艾。感興趣的話敬請點選關注吧,您的支援是我持續更新的最大動力,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