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優一先”先進事迹系列展播
為紮實開展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相關宣傳活動,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和公安隊伍教育整頓進一步走深走實,按照自治區公安廳黨委的工作要求,廳新聞宣傳處策劃開展“紅七月”“兩優一先”先進事迹系列宣傳活動。分别對榮獲國家級表彰、自治區級表彰和公安廳級表彰的“兩優一先”先進個人和集體的先進事迹進行廣泛宣傳,以先進典型引領全區各級公安機關廣大民警輔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他是同僚眼中的“老黃牛”,工作起來喜歡拼命;他用解剖刀抽絲剝繭,還原事實真相守望正義。從警24年來,他勇于擔當、迎難而上,将命案偵破作為首要任務,2012年被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2015年被評為内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享受全國公安機關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獎金,201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刑警,2021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榮譽稱号。他就是烏蘭察布市警察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法醫陳泰。
讓每一具屍體“說話”
在公安刑偵隊伍裡,法醫面對的是非死即傷,聽到的是哭泣與哀訴,嗅到的是血腥與腐臭。不論白天黑夜還是山高路遠,隻要有屍體,法醫都要風雨無阻趕赴現場,進行勘查和屍體檢驗。内蒙古烏蘭察布市警察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陳泰,就是這樣一位能把像一團亂麻的案件,梳理出清晰的脈絡、讓屍體“開口”說話、為死者申冤、給生者告慰的人。24年來,陳泰共檢驗屍體一千餘具,進行過五百多人次的人身損傷鑒定,檢驗物證檢材上千份,先後參與或主持重大案件的現場勘查工作四百多起次,進行重大或疑難案件的法醫鑒定五百多起次,以自己的專業技術為偵查破案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重案現場挖掘真相
2012年9月,豐鎮市發生一起惡性殺人案。正在醫院打點滴的陳泰拔下針頭,與戰友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由于屍體高度腐敗,現場證據缺乏,給案件偵破造成極大的困難。陳泰沖在最前面,主動承擔起最苦、最累、最危險的工作。即使蛆蟲在他的雙腳周圍蠕動,蒼蠅在他的身上亂飛,都絲毫不能幹擾他細緻認真的工作。屍表檢驗結束後,他顧不上休息,又對屍體進行解剖。解剖過程中,他鼻涕、眼淚直流,心理和生理刺激達到極限,但他硬是連續工作了8個小時。屍檢結束後,他坐到哪裡,腐屍的惡臭味就帶到哪裡,弄得大家都不敢與他同處。通過現場勘查以及屍體檢驗,陳泰認為此案的案件性質為他殺,緻傷工具為銳器,并根據屍體腐敗情況及室内蛆蟲生長情況确定死亡時間為十五天前。根據他的結論,指揮部制定偵查措施,确定偵查方向,很快破獲了此案。
選擇了法醫這一行,陳泰從來沒有後悔過。因為不斷地去揭示真相,才能将犯罪分子繩之以法,才能告慰那些失去生命的人們,才能讓人民群衆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他們身邊。從進入公安機關的那天起,他就抱定一個堅定的信念:幹法醫工作要精益求精,做出的每一個鑒定都要能經得起曆史檢驗。就是憑着這種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陳泰曆經考驗。
勤于學習 練好“基本功”
大學畢業後,陳泰一直沒有放棄對法醫學的鑽研。他本着“練好基本功”才能更好地為偵查破案服務的思想,系統地學習了《法醫病理學》《法醫損傷學》等業務知識,并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強調在實戰中應用。他不斷總結工作中的得與失,努力提升法醫檢驗鑒定水準。同時,他還利用參加公安部組織的全國法醫青年人才教育訓練班的機會,進行學習和交流,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掌握目前法醫學最新的知識,為法醫實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2年12月8日,烏蘭察布市集甯區火車站對面四馬路附近的一戶民宅突然失火,聞訊趕來的集甯區公安消防特勤中隊迅速将火撲滅。在清理現場時,發現2男2女4具屍體,屍體分别被膠帶紙和布條纏繞捆綁,火災立刻上升到重特大命案。由于該案性質惡劣、作案手段罕見,此案被公安部、公安廳列為挂牌督辦案件。
接報後,陳泰第一時間趕到案發現場,并對現場進行了細緻、全面的勘查。經過他與其他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終于提取到了許多有價值的物證。陳泰又用了兩天兩夜将四具屍體檢驗完畢。通過觀察屍體的損傷,結合現場勘查,陳泰客觀地分析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過程,并成功為犯罪嫌疑人畫像;通過屍體解剖時胃内容的消化程度以及屍斑、屍僵等情況,陳泰又準确地推斷出死者的死亡時間;通過對屍體恥骨聯合的檢驗,準确地推斷出其年齡;經過全面系統的屍檢工作,分析認為這四名死者的死因均為機械性窒息。法醫工作為案情偵破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也為及時抓捕犯罪嫌疑人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細緻工作為破案提供支撐,是陳泰最大的心願。24年如一日,陳泰奮戰在公安刑偵一線。超常的付出、忘我的投入、不知倦怠,是上司和同僚們對他的定格。
編 輯:戴思惟 沈翠英
校 對:韓 斌 張豔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