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段時間,關于孔子是不是來自南韓?南韓人提出了異議。不過,在南韓公認的最有名氣的文學人物,此人的地位是相當于孔子在中國的地位的,其名叫崔緻遠。南韓人極其推崇崔緻遠,不過,這位著名人物,一生很多時間卻在中國學習和當官。後來他回到南韓,給南韓做出了很多貢獻,也都是從中國那裡學習到的知識和積累到的經驗。

有趣的是,我們在揚州的唐城遺址,遇見了一個為南韓人修建的博物館,就是為崔緻遠修建的。這是中國第一個為外國名人而修建的博物館。一方面是突出了中韓之間友誼的橋梁,另一方面也是紀念他在揚州當官時留下的印迹。
崔緻遠紀念碑亭,他12歲從新羅到唐朝來學習,據說臨走前父親說:如果十年間沒有考中進士,我就沒有你這樣的兒子。不過他很争氣,18歲考入進士,當時還是進士及第的第一名。之後步入仕途。他因為撰寫征讨黃巢起義軍的檄文而名聲大噪。
崔緻遠28歲傳回國家新羅,為祖國做出了很多貢獻,其中他引入唐朝先進的治水技術,解決了渭川河水泛濫的問題。他的文學作品《桂苑筆耕集》就是新羅時代唯一的一本個人别集。他為後來南韓的文學發展起到了重大的影響,奠定了其在南韓文學中的地位。圖中的雕像,就是南韓人制作好送到揚州來的。
崔緻遠出生于慶尚南道,這幅圖就是慶尚南道的畫卷。
每年都有很多南韓人到揚州旅遊,都必到唐城來觀看崔緻遠紀念館。當然,很多崔氏家族的人,也會到這裡來跪拜他。
也有南韓進階官員到此來觀看,其中包括右圖的前南韓總統全鬥煥,并且親自題詞。
有人開玩笑說,南韓人認為全世界都是他們的,但是他們最偉大的聖人,卻是在中國做官和學習的。但是不管怎麼說,崔緻遠仍然是一位偉大的人物,為中韓友誼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