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兩個妹子放在你面前,第一位家裡有礦,而且你兩知根知底,自由戀愛,就是在當地沒什麼權勢,不能在事業上,官場上給你幫助,另一位除了富有之外,權勢隻手遮天的那種,榜上他家千金至少在官場上少奮鬥十年。
看看人家元稹,擺在面前的挑選對象這也太好了吧,關鍵兩位都是美女,這小子真是祖上積德,祖墳冒煙的那種。有人說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選擇個屁,都拿下。呵呵。

貞元九年(793年)明經及第(比考進士簡單一些的一種考試),然後高高興興去蒲州上班,在當地認識了一位遠親崔莺莺,這妹子才貌雙全,知書達理,善解人意,家裡面經商,有幾個小錢,不過可惜,當時商人地位偏低,元稹自視自己是隻潛力股,年少成名,金飯碗加身,若娶商家女子,感覺在事業上沒啥幫助,萬一同仁聚會,别人家娶的都是某某郡主,某相女兒,甚至某皇親國戚公主,自己娶個商人女,那多沒面子,是以沒有辦法,這段情投意合的感情最終隻能含淚放棄。
第二年,元稹再度進京考進士,因為有才學,ppt編的好,對不起,是文章寫得好,被當時京兆尹韋夏卿所賞識,我就說多讀書很有好處,你所讀的書不知不覺中就在某一時刻會給你神助攻,然後跟韋夏卿交往之間,就遇見了他閨中待嫁的女兒韋叢,當時吧,記得那是在一個陽光明媚,春暖花開的季節,元稹隻多看了她一眼,再也不能忘掉她容顔,在加上他老爸的官場關系,如果能把妹成功,那豈不是美滋滋,爽歪歪,一來二往,沒想到這事情就這麼成了,元稹有才情,有前途,關鍵長得又帥,把韋叢給深深吸引了,單出一張帥沒啥殺傷力,但是與任一才能牌一組合,那就是王炸啊,娶一位大戶人家的千金是什麼體驗,嬌生慣養?矯揉造作?整天死作? 非也,非也!元稹真是祖上積德,沒想到這位韋叢小姐不但知書達理,善解人意,賢惠端莊、通曉詩文,更重要的是出身富貴,卻不好富貴,不慕虛榮,上的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妥妥一位旺夫美女,是以說,一個女人作不作,跟家庭背景沒關系,跟家庭教育和自帶的基因以及成長生活環境有關。
元稹第一次科舉落榜,雖然有班上,但是作為官場小柔柔,沒什麼錢,韋叢從大富人家來到這個清貧之家,卻無怨無悔,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關心和體貼丈夫,對于生活的貧瘠淡然處之。哎,這樣的妹子給我來一打,元稹原本以為跟她結婚隻是一個政治上晉升的途徑,卻沒想到韋叢是這樣一個賢德女子、體貼的嬌妻。婚後元稹忙着邊打工邊科舉,家中的家務全是韋叢一人包辦,而婚前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父親掌上的小明珠,母親疼愛的小女兒,韋叢的賢惠淑良可想而知,是以元稹在數年以後,總還是會忍不住想起與他共度清貧歲月的結發妻子韋叢。
元和元年(806年)四月,元稹和白居易一同登科及第,元稹為第一名,授左拾遺,職位為從八品。從此,元稹的公務員身份終于由臨時工轉正了,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真的是天妒英才,老婆韋叢因病去世,年僅二十七歲。此時的三十一歲的元稹已升任監察禦史,幸福的生活就要開始,愛妻卻駕鶴西去,元稹無比悲痛,心痛到口吐鮮血的那種地步,回想往日時光荏苒,一起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理想,韋叢與他同苦七年,卻在他即将飛黃騰達的時候離開了他,而元稹能做的隻有祭奠亡故的愛妻,以及在詩中寫下自己的思念。
一首傳頌千古絕唱就此誕生:
離思五首·其四
唐 ·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有人評價元稹寫最真的情詩,做最渣的事,元稹就是渣男,這麼好的老婆剛去世不久,他就利用工作出差機會尋花問柳,勾搭妹子。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當時正如日中天的詩人元稹,以監察禦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四川。他久聞蜀中詩人薛濤的芳名,是以到蜀地後,特地約她在梓州相見。與元稹一見面,薛濤就被這位年僅三十一歲的年輕詩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兩人議詩論政,情誼漸深。什麼叫小牛吃老草,薛濤比元稹大11歲,雖然有薛濤非常有才氣,但是畢竟薛濤出生風塵,元稹不會考慮明媒正娶的事情,不久後元稹便調任洛陽,從此兩人勞燕分飛,關山永隔。分别已不可避免,薛濤十分無奈。對于沒有給她名分,薛濤也能想明白,并不後悔,很坦然,沒有一般小女子那種一失戀便尋死覓活的做派。很多時候,人生悲劇就是源于讀書太少,結婚太早,于是薛濤從此她脫下了極為喜愛的紅裙,換上了一襲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從熾烈走向了淡然,愛過一個男人,沒有出嫁,就為他出家,這就是女詩人薛濤的真摯與純情,敢愛敢恨也敢放下。
看看薛姑娘寫的詩詞水準和風格,換成一般男人還真把持不住。
《春望》節選
風花日将老,佳期猶渺渺。
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
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
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
元和四年(809年),喪妻不到一年的元稹,馬上就續弦了,這次光明正大的正式迎娶了老朋友兼番鎮監軍的表妹安仙嫔,不為别的,就是攀龍附鳳和找政治靠山,目标明确,順便再過一把洞房瘾。不過不到五年,第二任妻子又仙逝了,double kill,承受第二次中年喪妻。
元和十年(815年),元稹出任通州司馬,又娶了涪陵刺史女兒裴淑,開啟了他的第三次婚姻,這家夥,看來是給民政局領證處增加工作量的,在這期間,元稹不但和薛濤舊情複燃,還在823年,任職任越州(今紹興)刺史期間、又喜歡上了唱戲的名角劉采春,然後滾在了一起,自己在外面風流快活,留下裴淑一個人在四川老家照顧三個孩子。
看看人家的精彩演繹,再看看自己,拿起手機找個妹子聊天的機會都沒有,人家随随便便,有史料記載的就6個女人,沒記載的那種街邊攤的不知道多少了,這就是差距,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不過沒必要羨慕,踏踏實實過日子,咱們傳遞的可是正能量和主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元稹官場上有升有沉,從一名編外人員臨時工幹起,一路震蕩上揚,最高幹到宰相,最後又幾個跌停,53歲暴卒于武昌軍節度使的崗位上,估計玩的太high,老天也看不下去了,為官之道褒貶不一,有正直,勤政,愛民的一面,也有枉法,勾結,損人的一面,感情生活很豐富,還好在封建社會,男人三妻四妾是常态,否則落到現在,肯定被噴成翔,是以本人無法評價,留給後人說。
最後再來一首元稹的著名詩詞,描寫的是黃色的一種植物:
《菊花 》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作者:今晚吃魚
芸芸裡的衆生,塵中的塵
2021.11.06于滬
轉載請聯系授權,侵權必究
關不關注無所謂,有所感悟就行